第六讲台湾女性写作教学目标:1.了解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史。2.掌握台湾文学的重要文学现象——女性写作的概况。3.理解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及其文学贡献。教学重点:1.重点掌握台湾女性主义代表作家李昂的创作情况。2.分析李昂的代表作品《杀夫》。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起源女性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至今方兴未艾的西方思想文化与文学艺术思潮和运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高潮的结果。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西方女权思想主要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至19世纪后半叶,西方兴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妇女运动,历时约70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达到顶点。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浪潮的结果是:欧美妇女赢得了选举权、财产继承权、受高等教育权和经商权等基本权利。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最早掀起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浪潮,并很快波及到西方各国。这次运动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现存父权制文化的强烈不满和质疑。与第一次浪潮中以争取妇女的权益和参政意识及强调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革不同,第二次浪潮论争的重点已由妇女的权益转向了妇女的“经历”以及男女两性在性别上的差异,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差别,并把这种差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地位的基础。从此,女权主义运动开始指向文化思想等一切领域对妇女的歧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史称新女权主义运动。新女权主义在对父权思想文化体系进行大批判的同时,号召张扬女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重新以女性的视角审视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对立文化,新女权主义与现代西方各种非中心化的理论和运动汇为一股“反”字头的文化思潮,对既定的秩序和价值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伍尔夫在1929年出版的《一间自己的屋子》和波伏娃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被认为为后来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次女权主义运动进入8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个崭新的理论流派,有人称之为女性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观点有:解构宏大理论体系;反对本质主义的社会结构论;关于话语即权力的理论;关于身体与性的思想;多元论、相对论的思想与个人主义政治。后现代女权主义颇具颠覆性,它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而且要颠覆女权主义流派据以存在的基础。一、西方几位重要女性主义批评家简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这是伍尔夫的一本影响世界女性的书,被誉为“女性的圣经”:这是一部介绍伍尔夫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的美国电影,女主角妮可·基德曼因扮演伍尔夫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时时刻刻》伍尔夫以女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认识社会为题写下的名作《一间自己的屋子》,提出经济独立可以使女人不再依赖任何人,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女人就可以平静而客观地思考。这本书被誉为“女性的圣经”,对中国女性知识分子影响很大,它也引起中国女性作家对于自身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话语权、女性自我意识等的重新思考。另外她还提出“双性同体”诗学观,对90年代的中国女性作家(如陈染等)影响较大。(二)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第二性》是波伏娃探索女性处境和出路的集大成之作,被当作女权运动的经典。在书中她富有创建地提出并论证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这一著名命题。•波伏娃在书中指出了男人如何将自己定义为自我,而将女人定义为他者;如何以男性为主体,以女性为客体。她指出,这个世上只有一种人性那就是男性;女性只不过是男性的偏离;这个世界是一个男人的世界。波伏娃把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运用于对妇女状况的分析和研究之中,对一切现成的习俗、价值、信仰质疑。关于妇女解放的途径,她更强调个人的努力,而非整体的行动,认为尽管现存的性别压迫是结构性的,解决问题却要靠个人战胜环境的努力。•波伏娃批判了男性中心主义;开创了女性形象研究的批评方式,即从女性经验出发,并清算其中所隐含的男权意识(如认为女人有“母爱”、“依赖”、“自我牺牲”的天生“女性特质”),以女性视角对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以两性和谐的为目的的超越性别对立的创作方法的主张。二、台湾女性写作概况9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三)70年代初,台湾经济的起飞和社会的转型,台湾新女性主义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一)台湾的女性文学始于50年代。(二)60年代,台湾的社会局势渐趋稳定,出现了一大批年轻女大学生作家。作品内容产生以下几种变化:1.怨妇成长为新女性2.塑造理想女性——女强人形象3.表现女性在新旧缝隙中的两难选择(四)进入80年代,台湾女性文学有很大发展。文坛上涌现出大批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形成了颇为壮观的女性文学潮流。9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50年代60年代50年代60年代5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9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60年代5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女强人”得名于朱秀娟在《女强人》一文中塑造的林欣华形象。小说主人公林欣华,在大学联考意外失败后没有灰心丧气,而是进入一家公司,从打字员做起,尽力尽心,奋力拼搏,踏入商界,最后成为令人佩服的总经理。林欣华的“强人”形象,不是来自于慈禧太后式的对权力的阴险控制,而是源于通过主人公的不懈努力、历经困难后在经济与人格上的双重独立。所谓“强”,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更体现在精神上的独立。八十年代台湾都市小说作品中的“女强人”式女性形象不少,萧飒的《如梦令》中的于珍,廖辉英的《盲点》中的丁素素,杨青矗的《女企业家》中的朱琪敏,袁琼琼的《自己的天空》中的静敏等人物。在现阶段,女性本质与女权本质的矛盾是构成女性“两难”的根本因素。所谓女性本质,就是女人相对男人的性别区分和性别特点,简而言之,是两性的自然性,男女性征是先天的。女性如果无视自己的女性本质,一定要完全进入男性的角色,这既是对几千年文明史的反叛,也是对她自身的反叛。女权本质则是指女性在争取政治、经济、文化、人身等各种权利的斗争中体现的社会性。完美的女性存在应该是二者的统一,而不是只取其一端。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本质和女权本质恰恰构成了女性存在的二律背反——都有合理性,但又互相排斥。(五)进入90年代,随着台湾文学的日趋多元化,台湾的女性文学有了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女性文学有闲适、恬淡化的倾向。90年代80年代70年代60年代50年代由于台湾经济的起飞,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物质文明已成为现实。女性作家们对生活、社会、人生的重大主题的思考比从前少了,她们有闲暇去表现都市人生活的高雅情趣。另外,女性文学向消费性、娱乐性发展。三、开拓女性写作的天空——袁琼琼《自己的天空》袁琼琼,笔名朱陵,1950年出生于台湾新竹县,毕业于台南商业职业学校。她曾在《创作》月刊提任编辑,后从事专业写作。1980年以《自己的天空》获联合报短篇小说奖,名声大噪。袁琼琼是一位用自己手中的笔呼吁妇女抗争、获取独立人格、价值尊严和平等地位的青年作家,在80年代的台港文坛和台湾女性中撑起了“自己的天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春水船》、《自己的天空》,散文集《红尘心事》、《随意》等,她的诗歌清新柔美,也很引人注目。台湾评论界认为,她以“现代人的敏感和通达人情观察女性心理和转变社会中的男女伦常,深入描写感性问题”,写得平实而不浮泛,细节生动深刻,文笔极有才情。四、勇于突破禁忌的女性主义作家——李昂施淑女(施淑)施淑青(施叔青)施淑端(李昂)鹿港作家三姐妹:李昂生平李昂,本名施淑端,1952年生。现任教于文化大学。从十六岁发表短篇小说《花季》至今,写作不辍。小说《杀夫》被翻成十国语言各国出版。笔名“李昂”借用了母亲的姓氏“李”,而“昂”则有可以昂首挺胸的意思。李昂特色她重视的是“性”在社会意义对人造成的影响,对女性性心理、女性生活写得很真实,具有令人震惊的艺术内容,在审美层次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作品早期作品:《花季》《混声合唱》70年代:小说“鹿城故事”系列与“人间世”系列、编写《镜与灯》、小说《杀夫》80年代:“情书系列”、专栏《外遇》90年代:长篇小说《迷园》、“戴贞操带的魔鬼”系列(《北港香炉人人插》《看不见的鬼》)•李昂的创作:(1)始终立足于台湾,是忠实的台湾书写者。(2)原乡-都市-政治-女性-性是李昂关注的焦点。•李昂是台湾文坛上最具现代女性意识和批判性的女作家。•李昂自觉地以女性主义立场推动女性自省和男女互动的崭新局面。她更注重文章的批判性,施淑也认为,李昂的小说不以文采取胜,而以发掘问题见长,性既成为问题,多半与畸形的、扭曲的男女关系有关。•1999年,小说集《杀夫》入选“台湾文学经典”,更确立了它在台湾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李昂个人创作的高峰,还成为台湾文学作品中外译文最多、国际影响也最大的经典之一。主要人物:林市陈江水阿罔官《杀夫》作品以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传达出隐忍负重的女性走上抗争之路的悲剧。作品蕴涵着对男权秩序的颠覆精神。《杀夫》是鹿港女人对悲剧命运的强力反抗,也是对壁垒森严的男权文化圈的疯狂抵御;小说主人公林市遭受了丈夫的性暴力和外来的言语戕害,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杀夫》1984年改编成电影:林市的眼神由清纯到恐惧到绝望……《杀父》揭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生存处境:一、“饥饿”的女性李昂曾把《杀夫》称为“吃不饱”的文学,体现“吃不饱”的妇女在旧社会只能依附男性生存而处在受尽凌虐残害的非人地位。为了揭露了这种对女性摧残的罪恶,小说一开始就进入了这一主题。林市母亲成为寡妇后,被封建家族势力抢占屋子、赶出家门,因为饥饿到濒死地步,阿母被一个军人以两个饭团作诱饵而遭到“强奸”,不堪的一幕正好被适时赶到的族人撞个满怀,林市的叔叔立即动用封建族权的力量,将阿母绑在大柱子上,毒打后坠石投河。女人毫无尊严可言,封建男权对此却觉得理所当然。林市叔叔所代表的家庭族权力量在此中的虚伪和可耻暴露无遗。(鲁迅小说《祝福》、虹影小说《饥饿的女儿》)二、性和精神的压迫在其母悲惨死去后,她被他叔叔收养,在叔叔家做尽各种苦差事,到17岁时被叔叔嫁给四十岁的杀猪屠夫陈江水,叔叔拿他换取长期免费的猪肉。妻子的身份并没能让她获得尊严,反而更加卑贱。丈夫把她当成小丑来取乐,看她狼狈吞咽赏给她的吃食以满足他经济操控的自豪感,以嫖客心态朝她脸上扔了几个开苞铜钱来显示他的主导地位,当她不愿意忍受性虐取悦丈夫时,丈夫就不给饭吃,饥饿的林市想找份工作养活自己,但是没人给她工作机会。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中,林市陷入找不到出路的绝望。小说主人公林市不但没有经济自主权,经济上受丈夫掌控,更遭到丈夫非人的性虐待,甚至精神上也备受折磨,终致在这三重压迫虐待下做出杀夫的失控举动。三、人性异常扭曲的女性阿罔官在小说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是对林市造成了最大程度上的精神伤害,甚至可以说是导致林市杀夫的关键人物。她长期守寡导致心理扭曲变态,喜欢偷听,把林市受虐疼痛时的嚎叫声说成是林市生性淫荡,跟邻居众人一起造谣羞辱林市,还在背后嘲弄林市母亲,故意让林市听见,让她得知她母亲的惨死情况。林市的精神世界开始崩溃!这个懵懂无知的少妇她终于看清了人间的一切,包括族人的催逼、杀母,弃林市于不顾,包括丈夫对自己的兽行、非人对待,包括这原本以为可依靠的女性长辈人物阿罔官的背叛与捉弄。女性深受男权压迫伤害,却又不自觉地成为男权文化的捍卫者,站在男权立场毫不留情地去迫害其他女性,这是很可怕的很可悲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广泛存在。思考与讨论:1.什么是女性写作?什么是女性主义文学?2.你了解哪些当代女性主义作家?读过哪些作品?3.试评价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现状。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