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意见(2010年1月16日)中发〔2010〕1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更加突出改革创新,在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体系、制度安排上有新的突破;更加突出基础建设,在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支撑能力上有新的部署;更加突出强化政策,在提高含金量、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上有新的举措。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确保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继续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贡献。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七次全委会议精神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预期目标是: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2%,力争粮食总产达到950万吨,减少贫困人口40万,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一、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用足用好支农资源1.继续落实好增加“三农”投入的各项政策。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财政支出“三个优先”的政策规定。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开发有偿使用费全部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2.继续落实好各项农业补贴资金。完善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整合办法,保证资金按时足额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落实涉农“四补贴”政策,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马铃薯脱毒种薯补助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落实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玉米等临时收储的政策支持。3.继续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各项资金到村到户。继续完善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支付方式,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对土地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各项资金征收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对农业补贴对象、种类、资金结算的监督检查,不准将补贴资金用于抵扣农民交费,切实维护农民权益。4.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各部门各行业在制定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有效衔接,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鼓励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参与农村产业开发和公共设施建设。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完善各项措施,逐步建立引导更多城市资源为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二、推进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5.实施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工程。深入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示范项目,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旱作农业区各县(区、市)要落实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规范技术和服务,优化品种结构,靠实工作责任,高标准组织实施。6.实施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工程。抢抓国家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的政策机遇,落实相关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做好供种用种的衔接工作,今年脱毒种薯种植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7.实施1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河西和沿黄灌区24个县(区、市)要组织实施好高效节水农业工程规划,通过政策推动、激励驱动、示范带动、服务促动,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将今年节水200万亩任务分解落实到乡、村、户。推进水权制度改革,突出高效节水,构建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下大力气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广高效农业发展。争取到2012年累计推广1000万亩。8.实施1000万亩优质林果工程。重点发展苹果、核桃、花椒、葡萄、红枣等林果产业。制定优质林果业发展规划。落实扶持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酿酒原料特别是河西走廊葡萄产业带建设。今年林果优质化率提高10%以上。推进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落实果品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发展园艺作物标准生产基地,创建12个国家级苹果标准园,促进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加强果品贮运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果品精深加工。9.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落实草食畜牧业扶持办法,加快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步伐。加快养殖小区建设,发展规模养殖。加快畜种改良和良种推广,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完善扑杀补贴政策。高度重视秸秆转化利用工作,发展人工种草,推广青贮氨化。各市州要重点抓好1-2个县(区),今年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40%以上,第四季度开展巡查考核。到2012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60%。推进农业和畜牧业的有机结合,走秆畜互促、良性互动、循环利用的草畜产业发展路子。10.加快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区域性特色产业和有机农产品。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推行规范化种植,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道地药材的市场份额和增值空间,种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左右。扩大高原夏菜面积,创建12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蔬菜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推动制种产业整合和企业并购,引导种子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提高制种业的发展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11.做优地方性特色产品。认真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抓好小杂粮、食用菌、百合、油橄榄、茶叶、枸杞、木耳、黄花菜、白瓜子等具有地方性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把发展地方性特色产品同推进“一村一品”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特色产品专业村、专业乡镇,努力在扩大规模、发展精深加工和争创品牌上下工夫、上水平。12.突出抓好水利建设。继续抓好引洮、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盐环定扬黄续建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和大型灌区泵站更新改造。加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施力度。继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启动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重点治理。抓紧实施灾后水利重建项目,力争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恢复重建任务。13.落实134万亩梯田建设任务。认真实施梯田建设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坚持政府补助同农民自筹相结合,加快梯田建设进程。加强梯田配套和后续开发力度,提高梯田的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出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14.继续抓好生态建设。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防护林、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做好重点公益林补偿和湿地恢复与保护工作,认真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积极开展森林抚育试点工作。抓好甘南黄河上游湿地保护、黑河流域近期治理和黑河流域中游湿地恢复与治理项目等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建设工程,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搞好清洁小流域建设。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重视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抓紧做好祁连山北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与生态恢复、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两江一水”生态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项目报批工作。全面完成年度生态保护和建设各项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着力抓好农村二、三产业,提高促农增收的水平15.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扶优扶强,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兼并、联合重组、跨区域经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化层次和水平。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16.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统筹制定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规划,积极支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重视仓贮能力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市场筹措资金、地方组织建设的办法,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吞吐调节机制,规避市场风险。高度重视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工作。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大力支持优势农产品扩大出口,拓展外销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创汇能力。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新网工程”和邮政服务“三农”建设,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基地+超市”的农超产销对接、社区肉菜连锁经营直销店等运营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在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17.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优质专用品种培育、重大病虫害防治、旱作节水技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技术的研发。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果园规范化管理、牛羊杂交改良、秸秆青贮、畜禽标准化养殖、保护性耕作等成熟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推广节本增效等新技术新机具,促进节约型循环型现代农业发展。18.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专业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立;已经建立的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提高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在全省评选200个左右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优、民主管理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补助,使其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19.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加快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范围,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和农民科技明白人的作用。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启动基层农技特设岗位计划。落实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积极发展农机服务专业组织,提高农机推广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抗旱和农村水利技术、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重视农村户用沼气和农户用电维护,加快实施农村广播电视、电话、邮政、网络通达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20.着力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开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设施种养业等适用技术培训,加快培养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机作业能手、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和骨干龙头加工企业领办人等农业农村发展急需的实用人才,提高农民综合运用技术的能力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民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加快劳务经济发展,提高农民非农收入。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落实县一级整合资源的要求,统筹培训设施、资金、师资等各种资源,积极做好农民工资格认证工作,提高培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