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教育教学?1、现状: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2、感同身受:换位思考(统一过关、听不懂坐足300分钟、分数威逼)3、研究学生:(1)人是怎样成长的?成长规律(2)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习规律我们的课堂距离学生有多远?1、异化的教育:(1)教育目的性的迷失:目中无人的教育;异化成唯分数的教育;(2)教育方法的错位:以惩戒控制为手段,伴随痛苦与恐惧的“规训”。我们的课堂距离学生有多远?2、错位的教学—疏离学习者本人的教学(1)教学设计的错位:教学设计重在为了自己“好教”,忽视或不重视学习对象的研究,受教学经验驱使。(2)课堂主体的错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绝对操控者。学习只是“经过”学生,没有“通过”学生。(3)课堂流程的错位:课堂教学重教轻学、先教后学,老师把教与讲视作自己的核心职责,哪怕只是安慰性的教与讲。(4)过程结果的错位:课堂教学重结果轻过程,一般会采取“前程加速,后程反复”策略,新课教学进度快,留出大量时间进行备考训练。传统课堂—选择适应教师的学生;淘汰不适合应试的学生人,怎样成长的?1、你希望自己孩子成为怎样的人?2、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方法——“适应儿童的天性”杜威,民主与教育,儿童中心说。人本学说。建构主义。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顺应树的本性人的自主成长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规律。安全、身体健康、拥有快乐幸福。人格和融、内心强大刘良华:学生自治。日常生活中的自食其力;集体生活中的自我管理;学习生活中的自学自习。我们的课改实践—在路上(六个阶段)1、我校的整体性教改从2008、5、30日“搬迁新校十周年即学校教改启动仪式”以来,至今将近四年。主要进程如下:1、教改的准备阶段,2008、4月初—2008、7月底,进行物质准备培训准备心理准备。2、初步实施阶段,2008、9—2009、2月,将近一学期。学校出台了《路桥二中整体性教改实施方案》,行政推进,统一模式,尝试转变。3、教改深化阶段,2009、3月—2010、2月,将近一年。学校出台了《路桥二中整体性教改深化方案》,整体推进,统一做法,课堂还权。4、教改的反思沉寂期,2010、3月—2010、7月。绩效讨论,梳理问题,反思管理。5、教改的调整深化期(更灵活更本质)2010、9月—2011、7月。尊重学习规律与学科本质,从提炼模式走向抽取课堂环节与要素,从单一的课的研究走向整体学科建设。6、课改拓展期,2011、9月—2014、7月。把“教改”换称为“课改”,也是我们四年改革视域的不断拓展,课改不仅包含课堂改革、教学改革,更是课程改革,我校将从“动词”的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逐步走向“名词”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改——在路上(两个时期)1、“入模”期,约两年,主要特点是行政推进,统一模式,重点在教师课堂还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2、“出模”期,约一年半,提出“更本质更灵活”,尊重师生的课改自主权,依据学习规律与学科本质,从单一的课的研究走向整体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课改——在路上(三个过程)1、教学——传统课堂教与学关系的错位2、学——为了学、针对学、保证学指导思想:以生为本、学为中心学教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3、学教——学教和谐背景:1、赫尔巴特与杜威赫尔巴特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2、课堂改革钟摆:教与学(范畴)近年教改典型(洋思、杜郎口、生本……)以生为本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处理好师生的关系,课改中的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帮助者,切忌越厨代庖,成为主宰者掌控者。学生主体并不否认教师作用,在保障学的前提下,教师比起传统课堂更重要的作用是把握学科,整合教材,提供合适的学材内容,精心布置前置任务、准备课堂流程,课中适时有效作为,引导点拨评价提升,不包办也不霸占,课后有针对性的作业与纠错巩固,有效利用考试评价手段诊断激励学习。指导思想:“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首先要把“学放在教之前”,把它理解成一种权利与思想,老师要尊重学生先学的权利,并把它当成一种教学的思想,在任何教之前,唤醒学习欲望,了解学生已知,尊重学生的学习初感疑问体验。其次在课堂不断把“教”转化为“学”,合适的自学载体选择或前置任务布置很重要,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很关键,找到“学为中心”课堂基本要素与老师学科力量适度介入间的平衡点是当务之急。再次是课堂学生学的时空保障问题,只有走向学科课程的校本化,不断整合教材,老师才能真正不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在日常课堂上舍得时间给学生充分地学。(从“动词”走向“名词”的改革)指导思想:“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这八字教学原则的核心在“定”字上,这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肯定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定是了解与理解,理解学生,研究人性,呵护心灵,是教育有效性的前提,了解学生的状况、知识起点、学习程度是学习有效性的前提。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1978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观》一书的扉页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许多问题都来自于不了解有隔阂,世界的许多问题同样如此。“定”在具体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就是针对性,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我们提炼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的“五步三查”中的“三查”就在于最大程度的了解学生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习前要尽量查清学生的知识起点,自学后要清楚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小组交流后还有哪些障碍,课后还需要怎样的巩固闭合,阶段性学习后,对后续学习还需要怎样的弥补,只有在日常的琐屑的学习过程中关注这些问题,学习链才不会断裂,学生才不会逐步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最终沦落为学困生或问题生。学教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由“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的课堂实践1、保障学习权利:学生课堂“三权”—话语权、提问权、评价权。2、保证学生完整学习时间:简化课堂环节(自学、交流、总结)3、激发学习欲望—班级评价制度(评课堂),激发学习小组的竞争与合作。评价制度如班级虚拟货币制度、班级理财制度、阳光牧场、评价金字塔等。4、还原知识的过程与认识学习的意义:知识的源起发生过程,整体理解(从知识点到知识主题,大单元整合或国家课程校本化)。从学科的角度帮学生构建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知识的工具化、功利化、去生活味与生命体验—厌学弃学根本)课堂提炼:从模式走向要素1、从借鉴模仿“三三六”的课型开始,到总结推行“五步三查”的模式,再逐步提炼课堂的基本环节(自学交流总结),到提倡课堂的基本要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2、从课型到模式到基本环节与要素的不断提炼,是基于我们对课堂模式的深入认识。“模”是模子,是框,代表边界,预示限制。科学的课堂模式是对课堂一般规律的总结,积极作用在于限制了传统课堂老师过多无效的讲解,整体保障合格课堂。消极处在于同样会限制优秀教师课堂个性的艺术的发挥,且无法适应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与千变万化学情的需要。模式僵化之日即教学塌陷之处,需要警惕改革一劳永逸的想法。持续的课堂改进,应提倡动态调整的模式,反对模式化。路桥二中整体性教学改革“以生为本、学为中心”思想指导关键词是“自主”与“高效”,可以在教学与管理两个向度上不断拓展外延与内涵,教学从课堂模式的改革到学科建设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管理从课堂自主到班级自主到校园自治,走出一条有鲜明二中特色的教改之路。(路线图)1、自主管理(班长组阁轮流执政、小组聘任自主管理、班级管理人事工程等)2、小组建设(持之以恒、不断调整)3、课堂规范(细化与培训)4、班级评价(及时反馈,班级虚拟货币制度、班级理财制度、阳光牧场、评价金字塔等)课改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与家庭结盟:生活自理纳入作业。课改管理与组织(初期):领导小组验评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班组1、把握方向2、出台方案3、评课标准1、转课、过课、赛课2、课堂诊断1、班级管理2、小组组建3、课堂规范4、班级评价1、学科领导2、课堂操作3、组织赛课4、参与论坛5、阶段小结以有效预学,引导尊重学情且有思维质量的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操作要素》张丰台州市中小学课改联盟启动仪式讲座》课堂教学改革的操作要素•以前置性任务促使学生先行独立学习•以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并诊断学情•以学习小组建设与过程评价促进合作学习•以多样的、有意义的随堂任务引导学习进展•以思维引导与方法指导为教师介入的要领•促进思维与理解的整理性巩固性课外作业课改与教师成长1、从“改革是心灵的战争”到“基于意义体会的改进”2、教师第一:关注改革心态到意义价值例子:教师成长:三阶梯五全面成长一个教研组的成长历程。从课堂出发——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校本课程、质量提升……课改是新一轮校本培训的引擎,提供新的向度与资源素质是实践行为——素质不是一套静态的特征或特质,而是每天都需要改进的,不断拓展的实践行为在每一个厌学学生的背后,都有老师每天不当教学行为点滴的累聚,改变学生最后的既成事实是很困难的,而改变每堂课自己南辕北辙的教学行为是可以做到的。课改与教师成长关系三阶梯成长指:(1)责任教师(遵从国家师德规范,完成教师基本职责)师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基本职责:岗位职责、教书育人、进修学习(2)具有强烈事业心的研究型教师(3)通过教育事业达成人生自由幸福境界的智慧型教师。五全面成长指:知识成长、技能成长、情意成长、智慧成长、思想成长。知识、能力、思想、情意、智慧依赖于相互之间的互补性与整体性,完美地交织在学校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中。教师成长目标:三阶梯五全面成长关注教师教育生涯中的关键事件(转折点)1、理念变观念教师的课堂立场:师本、本本、考本—生本教师的课堂道德(尊重学生学习权)2、理论变素养(小课题研究)专家理论转变成教师“自己的理论”3、实践提技巧教师课改成长(专业能力)1、先行学习任务设计(1)先行学习任务设计的目的与关键(2)学科不同课型先行学习任务合宜载体(3)先行学习任务设计与后置作业的使用。2、课堂(1)学科阶段课堂基本环节与变式(2)学情诊断与反馈的有效方法,如学案批改、课堂展示暴露问题、小白板使用、课堂检测等(3)学科自学方法常规指导(4)小组交流有效操作(5)课堂规范培养措施,如档案袋整理、双色笔、纠错本使用等(6)课堂随堂任务设计类型方法(7)教师课堂介入原则方法(8)小组竞争与合作方式。3、班级管理(1)以小组自主管理为核心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2)班级评价的有效应用(3)促进合作学习的小组建设方法(4)班级学习规范培训。4、教材与课程(1)学科教材整合,如大单元教学、知识主题块教学(2)学科国家课程校本化(3)校本补充教材编订(4)校本课程开发,如快乐周三等。5、教研组,课改背景下的教研组成长等。6、年级段,年级反馈与评价配套。7、教学管理配套与深化,如集体备课、作业改革、评价改革……课程设置与时间分配改革等。8、课改管理,合宜组织方式研究。教师课改攻关小课题研究例子:一个教研组的成长路桥二中语文组的特点:1、有自己的教学价值追求——语文教育(本色、鲜活)2、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思想(1)语文教育与学生鲜活的生活与真切的生命相连接。要真正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只有从意义层面,让学生知道学语文是在感悟生活叩问生命。(2)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形成自己的语文课程。(3)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要简洁,避免繁复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思维的切割与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了“整体整体再整体”的口号。3、比较宽松自由:少考试练习、教材可选择语文的整体性教学改革语文老师自己的课程:语文课程本质:积累(阅读)、感悟、交流1、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积累。我们的实践:积累本、语文学习常规(每天读一点写一点)、七年级阅读课、补充教材(时文阅读、语文新天地、生本教材)、专题或随堂拓展阅读、班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