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化学学案的设计广东乳源科教局教研室罗届中512700摘要:本文依据“学案——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论述了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学案构成各要素设计的基本策略。关键词:化学学案设计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正在七年级如火如荼地实施着。初三化学教师不能坐等新课程的到来,当务之急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逐步转变为自身的教学行为,在两年当中完成“脱壳兑变”,以尽快适应将来的新课程。一年来,我们利用老教材相对新课程教材知识条理性、系统性更强的特点,遵循“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学”的理念,创建了“学案——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自主建构”为指导思想,积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老教材,新思路”的教改策略,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化学新课程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观念基础和实践能力基础。2、“学案——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即学习方案,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基于问题和任务设计的课堂学习导学材料。“建构”的基本内涵是指通过学案设计的情景、任务和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探索实践等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学案—建构”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发展学习能力为核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建构性学习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造性、发展性为目标,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激励不同层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造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指导思想是:从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和知识建构出发,以学案为载体,创设建构性学习情景,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和体验思维的过程,实现教材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经验结构的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案—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结构和操作流程如下:由此可见,从教的角度来说,“学案—建构”教学是以学案为导学材料,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组织策略,创设建构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知识,类化活动经验结构,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活动;从学的角度来说,“学案—建构”教学是围绕学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探究、解答和研讨、交流、反思等活动,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的过程。“学案—建构”教学作为围绕问题解决的一种知识建构活动,其主体性、探索性、建构性、发展性能否落实,学案设计的水平和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3.1目标认同原则。学案编制的学习目标应明确、具体,要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应能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并以此作为导向,激励自己主动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积极、有效地自我监视、控制、调节,从而促成目标的实现,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3.2问题驱动原则。学案应根据学生的潜在水平和表现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既要源于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或教材,又有所深化和拓展;既要有难度,又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吻合;既要体现科学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又要根据学生认知能力,适当控制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既要体现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又要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学案设计的问题应表现出较强的“磁性”,以促使学生产生认知悬念和认知冲突,造就愤悱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解疑动机,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解决问题。3.3学案“学法化”原则。学案应潜含、示例学法,学案导学的过程本身就是学法指导的过程。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应以学案设计的内容和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将把一些重要化学结论的导出过程挖掘出来,或者将教材隐含的学习策略、科学方法、思维过程加以抽象和概括出来,丰富学生学法体验,充实学法条件性知识,提高学法效能感,使学法更易于学生领悟、接受、认同、内化、迁移和运用。3.4建构性学习原则。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内在需求、自我建构、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是建构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学案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自我需求,以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的统一;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视、控制和调节,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和内在学习品质。3.5合作学习原则。学案中设计的合作学习活动和任务应结合学生实际,有合作价值,能引发兴趣,有开放性和探究性,以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探究研讨和争论辨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4学案的组成和设计的基本策略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推荐作业等六部分构成。4.1学习目标设计的基本策略首先,目标的设计要有全面性、层次性、针对性、激励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学习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领悟、接受、认同了学习目标,就能依据目标有意识地调控学习过程,自我评估学习效果,反思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从教学设计理论出发,依据学习目标分类理论确定本节课各学习目标的类型。依据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从学习结果的角度,一般将化学学习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方法目标为认知性目标或技能性目标,多侧重于学习结果,属于行为性教学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体验性目标,属于表现性目标。依据学习结果进行分类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我们按照各类目标自身达成的条件、过程和规律,更科学合理地设计实现这些学习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第三,要根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初始技能与终态目标的差距制定目标的内容。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分析、领会课程目标的精神与要求,把握课程目标对某一章节内容作出的具体规定;其次要通过知识技能的层级结构分析,确定达到终态目标的从属技能或使能目标;三要分析学生已具备的先决技能及认知能力,根据终态学习目标要求,从起点知识技能出发,确定一节课具体的学习目标任务,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总之,应以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认知能力为基础制订目标,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建构学习的个人意义和唤起追求学习的心向,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第四,精心编制学习目标的陈述。学习目标陈述的对象是学生而不应是老师。知识技能目标的陈述应参照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要求所规定的行为用词,尽量用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行为动词进行叙写。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使用与心理活动有关的词语或较宽泛的行为动词进行描述。过程方法目标的陈述应从学生“怎么学”,“怎么想”等思考问题的角度,努力挖掘教材和学习活动中隐含的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实验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等能力培养要素,按“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方式、方法+达到的程度水平”的形式编制。我们的体会是,这种表述方式不但为教师明确了过程方法目标的落实点,也为学生提供了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易激发学生的认知期待,能促进过程与方法的有效落实。但要切忌将教学要求中教的目标直接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使用,否则会失去目标对行为的导向、激励和测量作用。示例1:《燃烧与缓慢氧化》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计:知识技能目标:1、能记住燃烧的概念,解释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能说出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要点,能比较出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通过燃烧和缓慢氧化有关知识的学习,联系生产及生活实践得出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一些有效措施。过程和方法目标:1、在燃烧概念的学习中,通过原型分析与归纳,体验燃烧概念的形成过程。2、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对白磷燃烧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导,体验“燃烧条件”的知识形成过程,领悟变量控制的化学实验设计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燃烧条件和燃烧现象的分析,逐步感受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思想。2、通过将一些防火、灭火及预防自燃的一些有效措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增强学以致用的思想,感受化学学习对现实生活的意义。示例2:《原子》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计:知识技能目标:1、能解释原子的概念,能说出原子、分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2、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过程方法目标1、在理解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认识分子的可分性,初步感受量变引起质变的辨证思维方法。2、在对氧化汞分解的宏观实验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过程中,通过微观层面的分析和想象,体验原子的概念的形成过程,领悟“宏观看现象,微观找解释”的学习方法。3、通过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巩固“列表对比”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史,感受“原子-分子论”在化学科学史上的重要作用,体验化学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意义。4.2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一是注意基础性。既要体现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也要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二要注意科学性。化学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必须真实可信,要融入科学方法要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分类、比较、类比、假说、实验、模式化等科学方法,要通过问题解决形成科学观念、思想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三是注意情景性。联系实验、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等设计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情景中体验问题解决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激发探究热情、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迁移水平;四是注意问题的活动性。要体现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实践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充分体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五是注意开放性。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类比、分类、归纳、概括、演绎等方法,从不同角度探索问题解决的线索,获得多种结果并选择最优途径,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示例3:《燃烧与缓慢氧化》学案中部分问题情景的设计:天上的火,不期来到了人间,使我们的祖先终于摆脱愚昧,从此走向了文明。早在距今180万年以前,在中国云南元谋人遗址和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就发现了人类最早的用火遗址。有了火,原始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从此有了烧煤、制陶、冶金、酿酒…..,火,最终成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火推动了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火是什么?它隐藏着什么奥秘?今天我们就此作一翻科学考察,以给我们身边的“火”一个初步的科学解释。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你能举出一些物质燃烧的现象吗?你还能举出我们在课堂中学过的物质燃烧的反应吗?归纳以上燃烧的共同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叫燃烧?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你觉得要理解“燃烧”概念,应抓住哪些关键词?4.3学法指导设计基本策略学法指导的核心旨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要提高学法指导实效,要注意以下几个策略:一要明确分阶段有层次的学法指导内容体系。二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学法点,把握学法指导的切入点,以知识学习和探究过程为载体渗透学法,通过学案“学法化”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三是运用“五环节”学习策略教学强化学法指导:①激发动机——及时强化学法的成功体验和学法自我效能感,积极引导学生从学法运用成效、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自我归因,激起学生运用学法、探求学法、交流学法的热情和动力。②示例学法——对程序操作类的学习策略,教师可直接提示、示范,让学生初步理解学法的目的、意义和操作程序、步骤、规则;对范型识别类型的学习策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某一策略、学法潜含、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初步领悟学法。③探求学法——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根据知识形成过程,主动探索、发现和领悟渗透其中的学法,或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对同类问题解决的多个实例的研究,归纳概括其规则性知识,并明确操作要点、操作程序、步骤和完成标准、注意事项等。④训练学法——加强监督和管理,鼓励和帮助学生改进和完善预习、上课、复习等学习过程的各环节,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设计相似情景和不同情景的变式训练,让学生体验选择学法的依据、适用的条件与范围等条件性知识,学会自我调控学习的活动和过程;把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类似或有递进关系的题目编成题组进行学法训练。⑤反馈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评价和反思,及时整理、评价自己学习前、中、后过程的计划、准备、监视、控制、调节、总结、补救的过程,提高元认知能力。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