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虚拟产品的关系计划模式“基于虚拟产品的能力关系计划”(以下简称“关系计划”)不是天才的发明,也没有特别优异的创新之处。它首先植根于中国原工业化活化石--温州经济模式之上,其次是基于即将主流的具有革命性的网络社会前提之下,同时符合和谐生产方式“分离”与“调用”基本原理,遵循社会关系的上位基本逻辑。以最大程度减少社会化浪费,通过时间逻辑来耦合供应链能力实现价值链诉求为根本目标的一种计划模式。现在主导众多经济组织的计划模式是企业资源计划模式,曾经在大工业以及由大工业衍化而来的多种经济形态的成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个性化,现在越来越难以为客户需求提供有效的服务。通过“补丁”方式谋求经济组织敏捷为客户服务已经捉襟见肘。关系计划虽然刚刚进入人们的视线,但是以其务实和无极的适应性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为了帮助大家做进一步的了解,特撰此文。关系计划的构成要件为“五化”就是:需求结构化、产品虚拟化、关系预置化、订单项目化、业务财务一体化。下面逐一介绍一下这“五化”:需求结构化:需求是客户对自己相关活动的物料、服务支持。包装用户的需求规律是与其产品制造活动、仓储运输活动、市场销售活动直接关联的,同行业包装用户需求结构具有“家族类似”性。我们将这种关联加以抽象,内置于系统中,让看似杂乱的需求具有了让供应商可以把握的规律。产品虚拟化:不管是否为定型的产品,都可把行业内各种工序能力加以梳理,一种类型的能力就是可以完成某种工艺活动的人、机、料统一体(能力单元)类型,几十种类型的能力单元建立起不同的组合关系,就成为一个个临时流程,可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产品——我们把这种标识生产能力的与订单相匹配的概念产品称之为“虚拟产品”。关系预置化:虚拟产品在让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能力单元相匹配的同时,还2是履行个性化订单的关键知识积累的载体。而履行每一个具体客户订单,除了首先与相应虚拟产品匹配,找到相关能力单元组合模式之外,还需要根据订单的具体特性选择具体的最佳能力单元组合,这些具体的能力单元组合与具体客户的个性化订单匹配(包括针对一个客户个性化订单的机器匹配、熟练工人匹配、作业模式匹配),就能形成完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即时客户化定制能力。将这些业已形成的匹配关系再预置到系统中,就使系统成为大批客户的“专属工厂”。订单项目化:具体履行一个订单,等于组织相关能力单元执行一个项目,要具体安排个能力单元的能力时段占用,基于预约的负荷水平进行任务确认并执行任务。同时预置了多种异常模式下的响应方式,以保证订单履行的正常秩序。业务财务一体化:根据作业成本法,系统可以即时计算出履行每个订单各工序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固定成本等等,可以完成平台与各能力单元之间的即时结算,基于这些数据,可以便捷地对供应链中各个法人单位进行财务数据提供与分析。包括具体能力单元的利润水平,客户的价值贡献,平台运营商以及供应链管理者的赢利水平等等。上面的叙述还是显得抽象,虽然它已经是实际操作经验的一个概括,更具体来说是研究者主持的一个实际上线运行一年的信息系统的一个特性描述,这个系统在国内外多位ERP专家观察与研究之后,认为它具有ERP、PDM、PLM、MES、CAPP、CIMS、CRM、SCM、HER乃至BI的特性,但是显然不是它们的集成,而是一个高度融合,好比将两个房间的晶体管集成到一个30平方厘米电路板上(这恰是计算机发展史历程的一个写照)。关于这个系统与ERP的关系,在介绍完关系计划之后,我将专门用一小段篇幅予以说明。现在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关系计划诞生的一个具体背景,对这个原始的状态的观察有利于我们深度了解关系计划的机理。关系计划是从包装企业的具体业务实践困境产生的。在2006年到2007年,包装业务变革的研究者发现,他们遇到的一个很麻烦但是必须正面的现实是:(1)纸包装的订单交付周期极短,一般为2-3天。由于包装受制于其他行业3多品种、小批量、交货迅速的影响,而在这三个方面显得更加突出,比如一个鞋业企业,接200双鞋子的订单,算是小单,箱子也就是五六只,甚至这五六只还要印上不同的标识,就经典产品意义来说,订单的规模几乎是单件化的。这点还不足够,鞋业、服装、电器、汽配等其他行业的复杂性统一到包装生产企业来,其订单履行的复杂性就更多。当然这还只是一面,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他们所要求的东西其实还包括诸如衬垫、格栅、缓冲袋、内盒、说明书等等“配件”。组合起来才能交付,同样需要限制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这是客户对包装物料的齐备性的基本要求。这个事实让研究者感受到在订单确定之后才进行计划和组织,会经常遇到瓶颈,造成复杂的调度活动,最终影响合格的交付。研究者考虑必须在“事先”进行一定程度的约定,以规避“事后”复杂的计划与调度工作。(2)完全面向订单生产,不适合用成品库存来做计划控制。包装物具有“新鲜”的特性,是工业领域的“快速消费品”,物理性能保持的最佳时间在六个月以内。过量生产、生产数不足均属于严重的不合格交付。(3)品质发生问题,将无法再实现价值。一旦不能发挥价值,将立即被强制贬值70%(只能作为造纸的原料发挥作用)。在加工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对操作没有一致性的依据,将产生很高的报废。对于成本、品质和数量的要求苛刻,形成了对计划管理的独特“预置”要求。当然,由这两个方面引起的麻烦还有很多,基本都是与这三个方面的衍化有关。这个现实对纸包装的规模企业来说,一个鲜明的情况是很难在市场总量在20个亿甚至更多的地方,做到3个亿,也就是市场实际份额一般难以达到垄断或者接近垄断的水平,事实上对于行业的发展并不是有利。根本原因就是自有生产能力即便有6个亿的产能,也很难做到3个亿的产出。这就是研究者在实践中摸索出“基于虚拟产品的关系计划”的缘起。通过一年左右的实践,初步显示出它的力量,当然同时也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作为后续的研究内容。在2008-2009年的正反业务实践中,研究者认识到它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也就是在其他行业的经济组织中会有一定效用,也存在着不同情境下的导入设计空4间。那么这个“基于虚拟产品的关系计划”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从这个背景来看,订单交付问题呈现为一个群体性的订单履行秩序受控程度的水平,本质上是控制的主线没有聚焦到时间这个要素上来。我们通过最前面说的“五化”,落实到这个包装企业的具体业务改善策略上,可以概要为这样几点,事实上这几点就是对关系计划的具体描述。关系计划依托虚拟产品,立足于构建社会化的能力单元之间和谐关系的需求满足路径。具体通过如下五个方面去描述,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方面与“五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应关系,它们在“五化”的上位。(1)关系计划是社会网络的产物。当前社会在产能已经非常过剩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当前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思维与网络哲学,将供需的关系返璞归真到朴素的并行+串行的对接关系,是一个实际的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具体地看,就是突破企业边界去考虑(就公司而言,所处的行业已经不需要通过全部依靠增加自有产能来满足业务需求)整个社会产能的有序调度问题。这样思考的目的其实是基于经济组织利益的最大化、社会财富的集约调遣、社会资源(尤其是加工制造业企业的资源)最低程度的浪费而展开的。研究者发现,只在一个经济组织传统的“势力范围”里面去思考这个问题,显然是处处掣肘的,最后只有放大到以这个组织为基点的价值链最合适的势力分布范围,比如直接到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消费者,客户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的合作伙伴等多种角色。这样的突破传统公司制的思考不仅令人豁然开朗,还忍让大家强烈感受到社会经济的原生态脉络来。研究者将落脚点控制在具体完成单一生产任务的能力单元,比如由一台机器、两个人以及配套资源组成的能力单元就是非常经典的,自然也有纯手工所组成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期望用最简洁的方式聚合各能力单元的力量,按照订单履行的基本规律(也就是产品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精确、快速(根据需要也可以低速)地完成交付。这里的基本规律是客户需求与供应链末端资源--也就是能5力单元互相妥协的结果。(2)虚拟产品是关系计划的核心。虚拟产品是客户需求与能力单元之间逻辑紧耦合、实体松耦合的产物,是业务运营的基础、前置条件和载体。逻辑的关联面主要是工序结构,也就是一个产品或者一组产品(我们称之为套装产品)从订单确认再到成品入库直至到客户仓库或者生产线再到客户的成品仓库的过程。这个过程里面的活动会非常具体化地得到分析,并且落实到能力单元。“客户需求-工序结构-能力单元”当然这个工序结构不仅仅是生产制造类的活动,还包括许多知识员工主导的活动,如图纸制作,也包括模具加工商主导的活动等等。这是一个基于价值链的设计,不增值的部分会被处置。上面说的这个逻辑控制变量是时间,正是这一点确定了我们后面要说的“订单项目化”。虚拟产品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实体的松耦合,这主要是说,订单履行过程中的各个行为主体、利益主体以及能力单元(它们三者更多时候是重叠交叉的)不一定要属于同一个组织,这就是上面说的没有企业边界的概念。但是一旦有令,它们就会按照预设的方式展开行动,好比是预备役部队,平常会按照自己的节拍行动,有具体任务的时候会序时切换角色,这是相对于供应链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的。虚拟产品不只是对产品构件及其参数描述,在虚拟产品的属性中它们大约只占到15%的信息量。虚拟产品的属性结构是分层级的。除了我们通常的BOM类内容之外,还包括对它们一旦在兑现为实体产品时候,所需要的作业现场的活动模式与活动载体的详细关联,并以这个载体为中心进行输入与输出的边界定义,确定投入的人工与材料,采用的具体的已经被论证有效的工艺方法等等。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两种倾向的活动都有一样结构的描述,在实际业务中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又是融合的。虚拟产品在拥有了这些属性之后,才有意义,才能形成关系计划的核心。虚拟产品在产品品类的结构设计上,需要不停地进行抽象,一轮再一轮的进行,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对一定时期里面新增加的产品与之前的产品进行比较,进一步“合并同类项”。特别是从基本材料、产品物相结构(一般为成型与结合方式)等方面进行抽象将更有利于实体产品的“计划生育”,同时不影响客户需求的满足。这个方面的追求方式,类似于寻找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化学元素一样,虽然没有那样的一个颗粒细度,但是实体产品抽象为虚拟产品的能力高低,实际6上基于虚拟产品的实际地位,也决定了供应链的竞争水平高低。(3)关系计划是按照时间链来组织。订单履行过程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控制,订单履行过程中的活动按照经典意义上工业生产活动方式进行标准化操作。关于时间链,最近几年我有一个研究,后来整理成文章《时间链及其五大特性》,发表在2009年上半年的《软件世界》杂志上,为方便查阅,特复制在这篇文字的后面。项目管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它的核心是网络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和资源约束,同时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对新“工艺”的研究通常会耽误进程,另外资源的冲突也经常会引发项目进程受阻。即便是同类型的项目,比如SAP的软件实施,在不同的环境下,项目进程也不尽相同。项目可以跨组织进行管理与协调,两方或者三方甚至更多的组织协同推进,这我们是习以为常的。项目有一个另外的特性就是通常是临时性成立一个项目组织,我们对于解散项目组织也是习以为常的,使命完成即刻解散,甚至参加项目的人还从来没有见过面。而产品化的生产过程,比如皮鞋、西服拥有相对固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方法,有固定的主体生产组织与协作组织。通过需求分析和研发过程,输出产品数据供给各个机构去履行订单任务。关系计划就是充分利用了项目管理与产品生产的特点,在结构上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在具体活动上采用了制造业的标准化生产方法,这样就消除了订单履行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由于在结构上采用了项目管理方法,各个能力单元的能力就必须进行鲜明的标识,并以可占用、占用以及不可占用的方式列示于系统。进行网络计划编排时候,可以,以时间为主线,进行履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各具体能力单元的可用能力扫描,从实体产品入库按照时间主线逆向推,直到订单履行的的第一个活动,对每个能力单元所承担该订单履行任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