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选文样本功能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基于选文样本功能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研究》中期报告2010-9-16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离不开广泛的阅读。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第二学段第五册开始,在保持一定量选读的基础上,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略读的份量,精读相对减少;到了第七册,略读课文的篇数已约占全册课文的44%,同时也不仅仅是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至第三学段第九册起,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但是,占如此大比重的略读课文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也是微乎其微。略读课文的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因此我们产生了研究此课题的想法。1、从时代发展的趋势看,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每天都要同数量巨大、传递迅速、变化极快的信息打交道。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能力,一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吞吐大量信息,并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必须具备快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的略读能力,形成迅速捕捉、筛选、提取、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学会略读,应对社会发展,是现代语文的一种必然举措。2、从课程改革的趋势看。《新课程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阅读任务。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能得到落实,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3、从本校及其他广大教师长期实践的现状分析,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反之,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完全放手,引导点拨轻描课题组组长:施尚雨执笔:林俏静成员:陈亚红杨福珍娄月平陈时溅褚亚飞梁淼燕杨苏珍范永锋李笑云淡写,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成了泛读,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要改变略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有所创新。我们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把视角投向选文类型的甄别和选文功能的明确上,以“样本”功能及其功能的发挥方式为导向,借鉴他人已有的经验,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探索为重点,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基于选文功能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教策略和基本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略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这对于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二、本课题研究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略读的研究,早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专门与朱自清先生就合著过《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主张把阅读课一分为二,建立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新课型。从现在小学教育界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情况来看,做了很多探讨,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式。邹立安老师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比较概括地提出了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又构建了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总结出了合作表演式,欣赏评价式等变式。他们强调学生对文章学习的自主性,对重难点问题的合作交流和有针对性的积累词汇。注重对默读、浏览多种阅读方式的培养。香港的国文课程中除了规定一定数量的精读文章供学生研习外,还特意安排略读教学环节,自选教材施教,使之与精读教学相辅相成,达到读文教学的目标。教学方式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不像精读教学那样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研习教材,只将教材略教,并以该次教学重点为中心,引导学生研习。教学方式并无成规,根据各次教学重点和教材特点灵活施教:或采用口头问答、讨论方式,或采用书面作答方式,或两者兼用;有时组织教学活动如比赛、游戏、角色扮演、辩论会等。总之,校方鼓励教师在不影响课堂秩序又配合学生程度的情况下,活泼地进行略读教学。此外,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也都充分意识到了学会略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时代繁多的语言资源,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于母语学习的意义。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一)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要区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探索“样本”功能下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三)探索样本功能下的略读课文教学模式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学习选文类型的鉴别和功能理论等分析和掌握略读课文“样本”化处理的内涵及其价值,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为课题研究奠定详实可靠的理论基础。2、调查研究法:调查当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并进行归因,研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基于选文功能去透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3、行动研究法:运用选文功能对略读课文进行“样本”化处理,并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二)课题研究的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科研意识新一轮课改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本课题是紧密结合课改而提出的。平时,我们以学习教育理论为重点,采用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力求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教师的实践,把学习理论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素养。2、加强课题管理,重视过程研究(1)为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奖励条例》中,有专门关于教科研方面的奖励措施,制定了教科研制度。每学期初,课题组老师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制定本学期个人研究计划,从理论学习、课题研讨课、参加研究活动、撰写案例、论文等方面制定目标,期末进行考核,达标者发放奖金激励教师的科研热情。教科研工作计划和课题阶段方案都纳入学校行政计划。(2)课题组制定计划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汇报活动,及时调整、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在备课、探究中遇到的困难,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使大家边学习,边探究,边提高。研究活动开展以来,每学期推出课题研讨课,研讨如何实施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3)加强宣传力度,推广科研成果。鼓励发动教师及时撰写信息及科研论文,同时积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对外推广教科研成果,推动科研工作。3、学校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1)学校每学期开展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执教的都是略读课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我们结合课例对课题进行评析,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2)本年级组的教研也紧扣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开展,全程记录,在案例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不断推进课题的研究。五、课题研究的实施(一)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要区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把握略读课文的特性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定位,才能有的放矢,择优而教。(1)主题性“样本”,是同类选文的取样。显然,其中的同类作品有着相同的主题和特色。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由一篇篇不同的文章组成。有精读,也有略读,但这些文章体裁、内容、特色都相类似,且有着共同的学习要求与目标。而这个整体中,精读与略读这两类课文虽有一致的目标,可功能与分工却各不相同:精读课文承担着本单元教与学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阅读这类文章的方法与规律,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则是精读的补充与延伸,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主动将“知”向“行”转化的最好训练场。因而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作为“样本”的略读课文所属的同类选文所特有的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人教版六上第一单元组的4篇课文,采用精读与略读一一对应的方式编排,题材上同是写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体裁上都是游览性的散文,行文中都有大量的“联想”和“想象”,描写手法上都有大量的比喻或拟人。这都是针对本单元“联想”和“想象”的读写方法而组织编排的。这些,都为我们引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可能。(2)自主性居于“样本”身份的“选文”教学,在目标取向上,要求向主张“过程模式”的斯腾豪斯所提出的“生成性目标”靠拢、要求与艾斯纳提出的“表现性目标”有某种贯通,事实上,叶圣陶所一直大力标举的,就是“尝试的宗旨”。相对与精读课文,作为“样本”的略读课文作品难度不大,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所以,教学过程以学生生成为主,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学生鉴赏”,扮演好“导”的角色。因此,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一旦学生掌握了自学方法,教师就可以放心的让学生独立“行走”了。如《暴风雨》可这样来指导学生自读。一读,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用画面概括法,对文章所写的暴风雨前后的景象作概括,从而把握文章的“形”;再读,则可让学生自己找出最能反映景物特点的词语和直接体现作者感情的语段,朗读体会,把握文章的“神”;三读,则体会文章的精彩段落,进行品赏,并熟读成诵。这样,一课下来,学生既能较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3)拓展性样本的功能在于提供样品,为学生正在阅读或将要阅读的书籍获得一种可供使用的技能,因此,它更需要与真实阅读相联系,在应用中巩固和深化已获得的阅读能力。根据人教版试验教材各个单元主题及课文的不同特点,略读课文的“样本”化教学正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并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在不同的主题单元中,略读课文可以说是单元主题的一次有效地拓展,但因着主题的不同,它所拓展的侧重面也相应地发生变化。①内容的拓展在内容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丰富性。譬如五(上)第八单元的编排,就是紧紧围绕毛主席这一光辉形象展开的,其中的两篇略读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涵盖了精读课文所未涉及到的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一位虽身居高位却不自傲,与乡亲们平等相处有血有肉的伟人形象。主题内容的丰富化,从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多元。②思想的拓展在思想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深刻性。五(上)第六单元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两篇略读课文更是将母爱的不同境界展现在我们眼前,那样的慈母心肠,那样的冷漠之爱,无不是母亲内心情感的深刻表露。这种思想上的拓展,使单元主题更加丰满,角度更加全面。③文体的拓展在文体层面,略读课文侧重于单元主题拓展的应用性。五(下)第三单元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有古文《杨氏之子》和现代文《晏子使楚》,这两篇文章通过巧妙回答、机智应对的人物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妙和威力;也有剧本《半截蜡烛》和相声《打电话》,让学生接触这两种生活意味浓厚的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