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推进“三整顿”工作夯实设备基础提升管理水平吉林工务段今年以来,我们吉林工务段认真贯彻全路、全局工务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化“三整顿”工作为载体,以落实天窗修、集中修、专业修、机械修、单元修为目标,结合捣固机组属地管理工作,有效实践线路设备等级管理,实现了线桥设备质量均衡提升,全段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一、规范各项工作流程,以标准化作业强化安全风险控制流程管理是“三整顿”工作的核心,我们按照流程标准建设要求,对现有作业流程和标准进行梳理,逐项制定操作程序、完善工作标准,实现了规范流程的全覆盖。一是明晰干部工作流程,做到事事有流程可依。我们把《干部“三定”包保考核办法》、《干部管理行为规范》、《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完善,按照日、周、月时间节点,对每名干部的工作任务、量化标准和承担责任予以明确,让干部明白下现场干什么、盯住哪些关键环节,把设备质量稳定作为衡量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指标,彻底杜绝了“天窗点外作业”、“打乱战”等问题发生,逐步实现了周期修、状态修、单元修的流程化管理;二是规范工长工作流程,做到处处有标准可查。我们先后组织10年工龄以上,现场经验丰富的的工长召开了2次工作流程研讨会,对规定的每日、每周、2每月和日常23项工作重点,规定的3项量化标准,以流程图的方式向全体职工进行公示,生动直观,一目了然。解决了工长工作中“干什么”、“怎么干”、“依据什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场作业、班组管理中的随意性、粗放性和偶然性,工长按流程有计划地安排生产任务,有针对性地整治设备隐患,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维修质量;三是细化单项作业标准,做到人人有规章可循。我们在工务处制定的41项单项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又细化了冻害整治、道岔作业等41项线路维修单项作业指导书,使线路工单项作业标准达到82项。对每名职工在现场作业中,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才标准,以及应该注意什么都做了具体要求和明确规定。不仅让走上新岗位、接触新业务的工作人员好懂、好记、好用,而且让职工一看就明白程序、步骤。工班长每天在早点名会上,根据当日作业内容组织职工学习作业流程和标准,在收工会逐人点评工作质量,促使班组职工自觉遵守工作标准,确保设备维修质量稳步提升;四是严格执行流程标准,做到时时有制度可控。我们根据作业类型和作业风险,对各项作业流程执行分级分类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形成班前预控、岗位自控、班中互控、设备管控、跟班盯控、应急卡控的“六控”体系,分别由段、车间、班组三级卡控,并分别明确相应级别的作业负责人和盯控人员。我们还在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立了作业过程盯控表,对于每项作业严格执行“上道预报、下道汇报”制度。3技术科按照“一处一档”建立台账,作业负责人记录作业项目、人员、时间、机具、质量等,并与设备检查分析结果对应,作业完毕后跟踪效果,分析作业质量,建立作业质量考核机制,提升班组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二、建立调度指挥中心,以信息化系统实现安全生产有序今年3月,我们按照“严谨、求真、科学、高效、精准、果断、迅捷、达标”16字方针,建立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通过明确职能作用,整合监测资源,优化系统配置,开发软件功能,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调度指挥”职能,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1.建立数据动静态分析系统,实现用数据指导维修我们根据各线等级评定结果,开发了数据动静态分析系统,该系统具备基础数据处理分析、质量等级自动评定和施工计划审批管理功能。我们对各类、各级动态添乘数据全部录入线路晃车分析表,采取日收集、周对比,月分析的方法,通过软件形成晃车峰值曲线对比图。目前,我们可以将精度缩小到10m范围内,清晰反映出管内各线顽固晃车位置、晃车次数,通过数据的详细分析,为各车间和技术科提供各线准确的线路动态数据,提高数据指导维修的准确性。施工审批管理系统,具有计划审批、作业跟踪、安全控制三大功能,有效卡控了无序上道和盲目作业问题的发生。目前,我们已跟踪维修天窗5526个,施工天窗238个,抽查监控干部5124人,防止各类违章违纪15件,较好地发挥了监控功能。2.建立影像采集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状态全面掌握我们建立了设备影像资料库及设备基础数据库。将管内所有线路、道岔、桥隧、涵渠等现场设备设施全部拍摄动静态影像资料链接到监控终端,实施高铁设备每月更新,普速设备每半月更新。通过定期动态调阅影像资料,可以及时发现外部侵害、设备质量、轨料管理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并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有效弥补添乘检查缺陷。通过回放影像资料,我们先后发现设备质量问题37件,外部侵害问题6件、现场作业违章问题3件。3.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传递科学准确我们将雨量监测、地质资料、防灾预警、探伤回放、应急抢险及季节性工作统一规范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对现场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各关键环节实施动态跟踪。制定了道口故障、除冰除雪、道岔故障、断轨故障等应急处理流程,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安全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段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及时将上级批示和领导要求快速传递到现场,实时掌控安全情况,使信息上传下达准确流畅。4.建立各类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安全生产全面受控一是我们对10台轨道车及75台汽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由施工调度员对轨道车停车止轮、车辆装载等安全关键点实时提醒监控。同时,利用超速、超范围报警功能,5全面监控汽车司机违章行为;二是我们建立了防洪应急指挥系统。根据雨量计分布情况,能够立即搜索出该区域附近的防洪重点处所、防洪备料、各级水库及抢险车辆等相关信息,专职人员24小时监控,及时发布雨情,组织防洪检查,及时处理险情;三是我们将长吉城际防灾监控纳入中心集中管理,对风速、雨量、雪深及异物侵限信息利用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迅速上传下达,应急指挥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动车通道绝对安全;四是我们通过使用探伤数据分析管理软件,可以重现整个探伤作业过程,查看探伤过程任意时刻、任意位置的探检信息,实现动态复核跟踪。两个月来共回放数据315组,平均每日回放5组。5.研究开发其它拓展项目,实现功能发挥最大化一是建立三定包保督导系统,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按照“三定包保”要求,我们将82名专业干部检查、复核、销号流程进行统计汇总并形成静态检查分析报告,利用不同颜色区分包保干部检查频次,并按照规定时限提醒提示包保干部检查时间。三定包保复核小组,按周期轮流对各级干部现场检查、问题销号情况进行复核。三个月来,共检查干部552人次,道岔1515组、站专线682条,正线晃车复核66处,共发现设备超限1102处、零配件问题482处、外部侵害等其它问题992件;二是建立道口远程监控系统,构筑道口安全防线。我们在60处重点交通繁忙道口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在调度指挥中心建立了道口视频远程监控和道口视频回6放终端,监控员可以对道口看监护人员作业过程、机动车辆通行情况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实时提醒道口看监护人员一日作业标准,检查24小时循环叫班制度落实情况,防止晚关门、不关杆的问题发生。截止目前,共发现违章问题52件、联挂考核48人、批评教育4人,回放道口视频监控共发现违章问题163件、联挂考核96人、批评教育39人;三是建立途径道口客车提前预警管理系统。我们通过引入TDCS和运行图系统,实现客车10分钟道口预警自动提醒,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的干扰;四是建立科室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实现日常管理动态跟踪。各科室、各部门按照上级有关批示精神和段安委会、生产会、周安全分析会中确定的重点工作,结合本科实际将工作计划、实施项点和完成情况实时录入到监控系统中,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使段领导和干部作风督导组每日都能在中心集中抽查各科、各部门日常工作落实推进情况,并将抽查结果纳入考核,将发现的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及时通报全段;五是建立文件规范管理系统,实现文电科学动态处理,发挥动态提醒提示功能,防止文电漏签、迟报问题发生。三、实践设备等级管理,以科学化整治提升夏修工作质量人员不足、投入不足、作业时间不足是线路维修一大难题,如何把有限人力、物力和天窗资源使在“刀刃”上,我们从减少“过度修”、避免“欠账修”上下功夫。紧紧抓住7路局大机捣固在我段集中修试点的有利契机,科学摆布天窗修计划,深化“检养修”分开,尝试设备等级修,实现线路维修闭环管理。1.深化检养修体制改革,推进维修组织规范化。年初以来,我们继续坚持和巩固多年来“检养修”分开的实践成果,组织专业技术骨干组建了各专业工队,集中开展道岔大修、线路破底清筛、路基和桥隧重点病害整治等基础整治工作。继续完善细化了各线路车间技术组,保养工区和综合维修工队的管理职能。综合养护工队主要职能是利用维修天窗,集中开展经常保养、站线维修和道岔、曲线、钢轨接头等专业修。线路工区负责设备日常巡查和值守以及临时补修等作业。技术组主要负责收集、分析各种渠道的检查数据及病害信息,编制临时补修作业计划与集中修作业计划,指导保养工区和工队安全生产。通过实施设备检查与设备维修的异体监控,不断提高段级、车间级专业修、机械修、单元修、精确修和准确修的集中修作业能力,为适应局、段、车间级集中修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2.实践设备等级管理,带动设备维修上周期。一是实践设备等级修。按照年初全路工作会议和路局工务工作会议总体思路,首先我们在维修资源(维修成本、作业人员、机具及运输工具配置等)的投入上,(如:钢轨、碎石等材料的使用和维修机捣的摆布,按照干线、次干线、支线、站专线84个等级有侧重地进行分配;其次我们在传统设备保养质量评定的基础上,按春融期、夏修期、秋鉴期和冬修期确定评定周期,根据设备特征类似、结构等强的原则划分评定单元,采用动、静态双向评定,按线路等级匹配动静态比例,综合评定出单元设备等级。并根据设备等级来判定设备的状态修和周期修,通过设备等级管理的有效实践,从根源上解决单元维修投入模糊而产生的过度修和欠帐修问题。以沈吉线398km为例,沈吉线线路等级为Ⅱ级,按照我们制定评定标准,5月末(春融期结束),动态评定质量为821分(扣分原因:春融期间,伴随冻害的回落而引发线路的不平顺,经现场勘察,主要是高低、轨向等,其中:高低扣85分,轨向15分,三角10分),静态评定为700分(扣分原因:在检查评定时,检查发现超保养偏差管理值10处,超临补2处,其中9#铁小腰水平11mm、13#铁大腰水平13mm,垫板超厚28个头,胶垫破损12块,连续检查50个头,扣压力不足够8个头,占16%,超4个百分点),按Ⅱ级线路动态(占50%)、静态(占50%)比例综合评定为Ⅲ级设备(821×50%+700×50%=760.5)。针对这段设备我们6月份排摆了线路机捣计划,在机捣作业之前,吉林线路车间编制5月25至31日临时天窗补修作业计划,通过对几何尺寸超临修处所进行了“削峰”处理,6月16日车间综合维修工队配合通过线路机捣进行综合整治,调度指挥中心对维修天窗计划的9实时进行跟踪。设备等级提升为Ⅰ级(960×50%+940×50%=970)。根据轨检车数据对比,不良扣分由25分下降为2分,平均TQI值由14.8下降到11.9,证明综合设备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可操作性;二是科学组织天窗修。根据总公司下发的《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及路局细化办法,按照我局施工天窗“集中修、大天窗、滚动给”的原则,结合我段管内沈吉线大修4.5小时施工天窗,平行排摆其他线120分钟以上的维修天窗,合理安排天窗外作业项目,为集中修、专业修、机械修、单元修创造有利条件。第一,推行集中修。提前做好数据测量和划撬调查,通过成段平推,开展机械修、专业修,实现设备源头整治、基础整治、系列整治,逐步延长线路维修养护周期,减少重复计划“天窗”对运输的影响;第二,推行专业修。工队内部组建道岔班(组)、曲线班(组)、打磨班(组)、焊轨班(组)等专业性强的队伍,通过开展筛、捣、拨、夯、改、磨、直、焊、紧、换等项目的精细修、准确修,源头治理设备平、直、顺问题,提高作业一次达标率,提高“天窗”利用率。如:道床消灭板结冒泥、轨面的平顺性打磨、焊缝打磨、路基冻害及站区无缝化;第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