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田故居布展说明(讨论稿)布展方案自草拟以来,征求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各位专家对方案认真审阅,并对杜受田故居的布展内容、形式等提出了许多诚恳宝贵的意见、建议。作为滨州2009年文化工程的重大项目,结合滨州杜氏文化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故居纪念馆布展工程方案如下:一、功能定位杜爱田故居布展后,应兼具教育、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学术研究、纪念功能;充分发挥其文化产业教育基地、家学文化基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建成文化旅游经典景区,其布展设施、陈列力争处于全国同类故居纪念馆一流水平。二、基本原则杜受田故居的布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握以下原则:(一)突出一个主题文化教育的基地。(二)把握一个根本体现以人为本;陈列主题的确立,陈列原品的选配、陈列形式的设计都应以满足教育文化的宣传、优良传统的继承、学术研究的需求,并考虑主要观众的需要,并为游客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参观游览环境。(三)注重“二个结合”一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各种场景的恢复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二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陈列的创意、设计和手段要能充分反映陈列的内容。(四)表现四个方面一是表现滨州杜家的“不染似莲花”。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滨州杜家非常注重个人修养:无论是由外而内的学习,还是内心的自我提升,都是通过达到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来完成“救世”的使命。受此影响,杜氏家族充分认识到修身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于他们重视家族教育,并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教育理论。杜堮曾将其整理成《述训》四十八则,作为家族教育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即修身,首先是长者要率先垂范,“教子以身不以言”;其次是“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修身教育从小抓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和风气;再次是年幼子弟犯错时必“怒责之”,“恐长自私自利之心而渐离其天性”。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家族成员的“知爱知敬”,避免“不美之行”,切实做到“修身之道,即教子也;教子之方,即齐家也”。其教育结果也印证了他们对“不染似莲花”的追求,体现出杜氏成员家风敦厚、独具一格的特点。从现有资料来看,杜氏凡为官者,都能廉洁勤政,踊跃捐资助学、兴办利民工程。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正是这种“不染似莲花”的品质使得杜氏家族成员能够保持纯洁的政治操守。二是表现滨州杜氏家族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经世”思想。历史上曾经涌现的众多名门望族,虽能盛极一时,却又往往迅速败落。而杜氏家族却能洁身自好,受到不同朝代统治者的任用。如明朝万历年间,杜诗为政清明、节操高洁,在魏忠贤生祠事件中,他不畏强权,坚持立场,宁愿罢官归家;由于他不夸功不自矜的美德,不久重新被崇祯皇帝起用,官至湖广布政使,政绩不凡。明清鼎革之际,杜氏家族积极抗击入关清军,滨州城破之时,杜家死难近20人,堪称英勇悲壮、一门英烈。1649年直鲁豫总督张存仁镇压山东榆园农民起义,身为直隶真定府推官的杜漺受命审理被俘义军。他从轻发落,将众人遣散归农,保全了上千义军的生命,同时也赢得上司的器重;此外,杜受田、杜堮、杜翰等杜氏成员皆为官公正廉明,注意开源节流,爱惜民力,为安抚民心、维护朝政起了重要作用,受到百姓的颂扬和朝廷褒奖。清朝末年,杜家人又积极投身国民革命,世袭“云骑尉”爵位的杜荫檀参加国民革命军毅军,官至少将军衔,成为张自忠、鹿钟麟、宋哲元等人的挚友,为国民革命贡献了力量。三是表现滨州杜氏家族超越世俗功利的“出世”思想境界。杜氏家族在教育中强调因材施教。《述训》开篇明言:“自见之谓明”,要求人有自知之明,又说“材质有高下,赋禀有强弱”,人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不同道路各尽其才;杜氏虽然人人读书,却又强调“学而优则仕,不优则不仕,优亦不必仕”。这种随缘心态也显示了其家族思想的独到之处。杜氏家族的文学作品亦体现出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如杜漺《慰子昭兄用储光羲韵》:“万物何自生,为言春复春。……守黑兼守雌,谷神与我亲。”将老子无为的精神化用自如。而《闲居作示子晋弟》“析理始有万,嗒焉乃无余。身心强有名,此外尽空虚。”则将易理参透得淋漓尽致。杜漺诗集中的《松下读焦贡易林》、《读苏颖滨老子新解》等诗文,都充分显示出有着深厚儒家思想的他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兼收并蓄、运用自如。在其他杜氏家族成员身上也体现出这些特色。超越功利的思想造就了杜氏成员的“和谐随缘”的精神境界:心无芥蒂就会海阔天空,清心寡欲就无世俗羁绊;万事万物自有其归宿,随缘即是个人最好归宿。四是表现滨州杜氏家族“何妨”——福祸相依的辩证法。杜氏成员在政治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他们思想观念中充满追求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是为官还是教馆,往往都直陈政治见解,表达他们济世治国的理想和抱负。他们恪守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秉承“勤政爱民”、“尊主泽民”的臣道传统。同时,他们又不乏随缘放任的心态。杜氏成员往往并非仕途一帆风顺,而是饱经坎柯、目睹官场倾轧,但他们的作品像一片恬淡、释然的净土,丝毫看不出不满和牢骚。《述训》有言:“为学,先要拓其识见,所谓放开眼孔是也。”杜氏家族成员既饱读儒家诗书,又敢于“放开眼孔”参透禅理,熟读道家理论,因而能够深刻认识到福祸相依的辩证关系,超脱地看待现实、人生。他们按照《述训》“凡自任自是者,同则受之,异则拒之”的思想,做到齐物我、任运随缘:既可身在仕途而心向山林,身受衣食之役使而精神保持淡泊清静;又可“优亦不必仕”。“何妨”既是杜氏成员对“经世”、“出世”的随缘态度,又是“不染似莲花”思想指导下面对荣辱成败的坦然自若的同时,又能从世事的超脱中获得精神与心灵的解放。滨州杜氏家族无论在朝还是野甚至在非常岁月仍心系天下,在处世从政上对国家未来的深度思索。滨州杜氏家族的崇高品格和风范,体现在其全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在其所有经历的经历和他们发展新道路的进程中。三、布展方案(一)、总体构思:杜受田故居的布展总体分为两大部分:(重点放在故居主院部分)第一部分为:“杜受田”纪念馆。主要反映杜受田当年在滨州及北京的从政情况、生活状况及从学和思考。体现他“秉公端正,励节直凊,经术渊醇,体用兼备”。第二部分为杜氏家族文化及功绩陈列。恢复各种生活场景的陈设。(二)、具体内容:1、“杜受田”纪念馆主题为:文正经历。依次分为:序厅、青少年时代学习与生活、科举出世、为官之道、帝师经历、为国尽忠、卓越成绩、尾厅八个板块。体现杜受田在一生中成长经历的故事、言语、实物、图片等;并通过这些故事自然引伸出杜受田理论片段;2、生活场景复原(1)保留杜受田生活学习场景及原貌。对其布局按原景做局部调整;(2)增加卧室、书房、客厅及库房,并进行布展;(3)恢复乡试、院试、及殿试场景局部;3、杜受田故居在保护原貌的前提下,尽量贯通循环,以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四、设计思路(一)、杜受田故居设计思路:(1)体现展厅设计的个性化。保持统版统色的传统方法,根据陈列体系和内容,对展厅进行合理分割,每一个展厅可以采用不同的版式、色调、光线,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暗衬,营造出特定的历史氛围。组合文物、图片、照片、雕塑、复原景观,以及引入视屏、声光电、多媒体等先进科技手段,使整个展示融合成一体,力求实现内容与形成的和谐统一。(2)展柜根据文物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制作精美、仿真、大小适中。(3)合理运用多媒体展示技术和声光电手段。多媒体展示技术和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趣味性和操作的简易性,日常的运转和维修方便。(4)杜氏家族生活全景。运用先进技术展现杜氏家人生活全景、治家的总体场景及当年和谐邻里关系的情景。(二)、故居设计思路(1)复原陈列;(2)适当增加吏制沿革展。(三)、根据展厅容量及游客参观线路安排确定各展厅具体布展位置。参观流线做到顺畅、连贯、易辨、不交叉、不逆流、不漏看,以顺时针方向参观流线,走向科学、合理。综合国内现有故居及纪念馆的常规展陈方式,我们发现目前各种展陈方式重复率较高。对观众视觉直接冲击力逐渐减弱,观众兴趣的降低是各种名人故居及纪念馆将要面临的一大课题。为回避以上的问题,以“全体验馆”的方式建设制作展厅将是解决问题的方向。全馆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序厅及图片史料展陈、生活体验厅、明清生活方式对现在的影响及结束语序厅滨州杜氏官员在整个中国官员史中独具特色。滨州杜家始祖杜雄飞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河北枣强移民旧滨州城内。约1500年左右,从第五代开始,通过科举步入仕途,此后,历代延绵不绝。滨州杜家共考取12名进士,在滨州首屈一指。其中,清朝滨州共考取28名进士,而杜氏一门就占9名,“一门12进士,父子五翰林”的杜家成为全国知名的家族。到1931年,滨州杜家实掌一方事务,杜家统计的官员有188人,其中在七品以上的91人,文官知县以上、武将千总(正六品)以上的官员39人。难能可贵的是,所有这些地方首脑、封疆大吏、内阁重臣,有的因为刚正不阿被贬官,有的因为政见不同被罢官,也有的壮烈殉死,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清廉,当官愿意为民办事,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佳话。其“为官人数众多”而后“清廉为民”的特点在中国家族官员史上也绝无仅有。那个特定时刻的特殊家族所体现的“家族教育”作为整个故居的灵魂,恰如其分。观众进入展览的总入口,一座开创设计史先河的“家族科举概念纪念碑”以无比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映入眼帘。主体雕塑设计形式秉承传统样式,同时结合装置设计艺术,做前所未有的创新——整体形式是一座千秋传承的纪念碑,千钧巨石力压而下。序厅之后,观众进入图片资料及实物场景陈列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单元:杜受田第二单元:杜氏家族第三单元:中国感化科举及吏制史观众在经过图片史料的阅读之后,对杜受田及杜氏家族有了初步的解,前因后果以及深远的影响有了大轮廓的印象。这为观众到进入故居全体验馆,身临其境的感受家族教育及中国科举及官员文化的全过程,作足了铺垫工作。体验馆以整体场景化的设计理念。空间分作分做“家族教育”和“人文历史”区块。生活部分:1、明清生活——起居饮食2、节日庆典——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仲秋节——小年庆典仪式部分:1、婚嫁——娶媳妇——嫁女儿——拜天地——坐花轿2、其它庆典——老人寿辰——小孩满月生活部分以场景复原“生活起居——起居饮食”作为开篇,春节“过大年”作为最高潮重点场景,辅助以中秋节等各个场景,详细讲述鲁北明清的生活习俗。包括“私塾苦读”、对楹联、猜谜语、毛笔书法、古筝弹奏、围棋对、决经典诵读。然后“菜园耕种”、讲述鲁北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同时选取“家训教子”及“相夫”两场景,体现滨州杜氏家族的成其家学重要因素。家族教育是整个家族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此部分空间以外围场景包围“四十八训”的结束部分形式出现。主场景——家族教育。观众从通过身临其境的返古家居生活的体验场景中通过,实现从生活走向生产的空间过渡,展览的作用溢于言表。生活用品实物配合房舍院落场景的崭新展出方式,也能极大的激发观众对整个展览的兴趣同时,引导观众融入到明清年代的画面。文化教育的内涵无穷!“生活及家教”的场景,结合眼前前大量的腊像、服装。表达出辉煌家族的诸多亮点——家族兴旺,人才辈出。此部分空间狭小而展出内容相对繁多特点,在本馆的设计中问题突出。结合场景、树木造型加以回避的同时,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在观众通道之中。通过光学玻璃技术制作图象说明板的方式,有效利用各种现场器物的同时,能起到即装饰器物又附以功能的同时,不破坏整体大场景的视觉效果。各场景之间的过渡部分,采用防山石塑型的同时结合树木、山村石墙、草垛磨盘等与鲁北地区特质人文地貌相吻合的造型进行过渡。整个空间内还将运用大量的科学技术手段。液晶屏幕、投影、触摸屏等多媒体技术,增大场景信息量。能使整体设计与时代接轨,避免空间形式使观众感觉流于庸俗、粗糙。这些现代化设备的外观形式与场景塑型的结合作到实用美观。灯光照明根据内容的不同,施行自动控制。定点灯光、重点照明,按照气氛变化进行渲染。特技灯光模拟火光、烟雾等等。三维动画技术再现炊烟等生活气氛。背景声音采用声学反射技术结合场景不同区域,分单元进行设计控制。每个区块结合场景特点设置反射板和吸音板,使声音最大限度集中于相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