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思想与灵魂的碰撞东槐院小学常晓艳前两天,我们学校老师有幸到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的听课活动。听了几位名师的课,我很震撼。尤其是张奇华老师的《圆的认识》这节课,让我感悟很多。多少年来,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障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我也曾经羡慕语文课的诗情画意,激情澎湃,也曾试图让自己的数学课灵动起来,几经尝试,课堂上气氛改善了,但是课下学生掌握的数学技能并不熟练。于是,又重蹈覆辙。是呀,数学课上我们大多数老师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数学技能的训练,漠视数学本身所内涵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漠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力量以及数学与人类社会(包括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显然是造成我们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听张奇华老师的课,很轻松,很舒服,很悦耳,很有文化底蕴。我特意翻看了张老师的教学反思以及教学设计。他是这样写的:他想起美国学者泽布罗夫斯基,曾因为“在凝望波涛的时候”而产生了写作《圆的历史》这一迷人著作的冲动,而他――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又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课堂里打破常规、冲破樊篱,演绎“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多少有些另类的教学案例的呢?如今回想起来,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轮永恒的明月?是“长河落日圆”中夕阳下落日的余辉?是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召唤?是古老的阴阳太极图所给予的神秘诱惑?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背后的力量?还是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种莫明的冲动,一直萦绕心头,那就是:怎样让数学课堂再厚重些、开阔些、深邃些、美丽些……藉此,想到了圆,继而,便有了“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大胆尝试。教学伊始,张老师选择从最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入,引发学生感受圆的神奇魅力;探究结束,介绍了中国古代关于圆的记载,从宏观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视域;最后,我们更是借助“解释自然中的圆”和“欣赏人文中的圆”等活动,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中层层铺染、不断推进,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间,成为学生数学成长的不竭动力源泉,让数学课堂摆脱原有的习惯思维与阴影,真正美丽起来。是呀,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张老师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文化本性,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一种自然本色。难怪张老师的课给我们以诗情画意般的享受,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感染熏陶了我们每个人,我们感受到数学课堂的美丽与魅力。后来,我们听了强震球老师的课,也是圆的认识,不一样的结构,同样的精彩!在这节课中,强老师耐心的演绎了圆最基本的内涵,做示范,直观表现,没有哗众取宠的表演,却又自然而然,自始自终,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课讲完后,强老师给我们讲了数学课堂要三个关注:关注过程,关注本质,关注体验。而他这节课很好的诠释了这三个关注,我们受益匪浅!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见解。徐守旺老师的《认识时间》这一整节课,在情境中展开,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数学学科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对学生进行了助人为乐教育,灌输了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这里,我有一点自己的想法,感觉情境太多,有点冲淡数学主题。后来,听了陈洪杰老师的报告,他说一贯反对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德育之类的活动。于是,我也释然了。后来,蔡宏圣老师的报告《数是数出来的》,深刻,新颖,灵动。他提出“为理解而教”的观点。并指出要“善于用好几何直观”,还有善于用“例子直观”,并耐心举例子,深入浅出,引导我们思考数学的本源性问题。当然,徐长青老师的课“饼来了,锅来了”也令我们眼前一亮,徐老师语言幽默,课堂生动,没有费尽心思制作道具,课堂道具信手粘来,让学生以手为饼,以手为锅,形象生动。徐老师提出“简约教学”,课堂轻松,他指出数学不是让孩子停留在具象,而是抽象。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数学本源性,这和蔡宏圣老师的思想是一致的。这么多名师的课,这是数学思想与教育灵魂的碰撞,擦出灵感的火花,必将指引我们的数学课堂追根溯源,享受数学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