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三辑合订本,新华字典厚度的那么一本精装书,很有分量,里面都是各各学科的名家,很多都是解放前的大家,年轻的资历浅略浅的也是师爷以上级别了。现把前26位老前辈的学习经验总结一下。1、岳美中:先看衷中参西录,再看伤寒论、金匮要略。2、任应秋:先背伤寒论、金匮要略,再背黄帝内经,然后看其他书籍,善于精读、写笔记,深入思考,背诵记忆等,然后就是持之以恒了。3、姜春华:除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还学习了千金方,这个药多,不好学,这是治疗五脏病的,还学了外台秘要,这是治疗杂病的,学医案主要学习的是孙东宿的《医案》以及陈菊生的《诊余举隅》,推荐张景岳的书,徐洄溪的《医学源流论》,其他金元名家都不太推崇,仅仅泛缆。4、金寿山:这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医生。先背黄帝内经,但基本没有用过,行医时读的是《本草备要》,《汤头歌诀》以及《医宗金鉴》,基本背下来了,但治病时灵时不灵。但开窍是看了《铁樵医学函授学校讲义》。然后翻烂了《伤寒贯珠集》及《金匮要略心典》,但开药还是时灵时不灵,后来是偷看名家方子,汗啊。总结起来是口勤,多背诵,搞忘了多背几遍,手勤,多翻文献资料,遇到不会治的病啥的,多翻翻文献,就算不能照抄原方,也能从中受启发。然后是笔勤,就是多摘抄,多记录。然后是博学,就是多读其他书籍,比如四书五经,看过叶天士的医案《叶案存真》,但作者觉得没有收获,后受程门雪指点,才知道叶天士是一牛逼人物啊。博学之后要会思考,这玩意儿不太好学啊。还看过《温热论》,要苦学才能顿悟。最后说没有好好研究内经,引以为憾。5、郭士魁:这是一个牛人,硬生生把治疗冠心病的中药搞出来,并通过了西医那一套乱七八糟的所谓科学检验,然后投入生产,这,只能说佩服了。在文章末尾有弄出来的几位药的药方,但是没有药量。6、李聪甫:先去药店当学徒,半年学会了制药。半年后开始学习书本,看一遍加圈点,看二遍加批语,读三遍记笔记,读四遍默诵,先背药性赋,并对照药物亲自尝试,然后读药性解,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方集解,濒湖脉学,诊宗三味,金匮心典,素灵类撰,来苏集,伤寒明理论,士材三书,医宗必读,医门法律。然后跟老师学习。总结起来:一是找一本好的经典书籍熟读,精读,这样奠基,作者选择的是伤寒来苏集。二是要思考,要问人。三学切脉只有慢慢积累了,而治病的每一个病例都应该认真记录下来,特别是理、法、方、药,这样才方便以后查找学习。四是打好了基础,如果对某一门感兴趣就不要放过,要认真学习,认真研究,这样就能最终术业有专攻了,比如士材三书,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对实际从医很有帮助价值。四是博学,多看,推荐看唯物辩证法,特别是毛主席的矛盾论,汗,这东西我当年好像也认真研究过。五、勤于实践,作者开始看病时带着书去看的,第一例重症是中风,不是伤寒论上的中风,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中风,半身不遂,眼歪口斜,先请了一个有名医生,用的是小续命汤并加减一些药物,还用了半夏,南星,服了很多剂药,一个月之后病人两颊泛赤,咽痛舌绛,滴水不入,大便秘结,周身瘫痪,麻木不仁(这个居然也用了,汗),痰明不已,神智昏迷。作者看了,判断是肾阴亏损,水不涵木,心火暴甚,肝阳上亢,再翻书验证参阅了以后,确信法当滋肾水以养肝木,制肝阳以平心火,方用地黄饮子加减其他药,减了辛热的附子桂枝或者是肉桂,加入了秦艽(qiu),双钩,百合,当归,胡麻仁,这就是所谓的“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把药灌了,也不知道几服药,然后大便通了,人野醒了,然后用“五汁饮”,天天喝,然后三易其方,然后两个多月恢复了健康活动,真牛逼。后来作者又去武昌看过一个病人,病人症状是身热不退,神智昏糊,头摇谵语,也不安睡,便闭尿赤,口干少饮,脉沉弦,舌质干,苔淡黄,口甜,开始的医生用的都是寒凉药,什么犀羚每一个药方都用,但是病越来越严重了。作者诊断为湿困脾机,改用温胆加味,一剂安睡,再剂热清,大便如酱,人事清醒。我怎么感觉这个病好像可以用调胃承气汤试试呢?7、刘渡舟:跟老师学习,花了六年时间,理论基础学了《黄帝内经》,《本草三家著》,《注解伤寒论》,《金匮心典》,学了三年,第四年开始背诵医宗金鉴的《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和《幼科心法要诀》等。《医宗金鉴》和《新修本草》以及《和剂局方》是并驾齐驱的。要学有所成,就要争分夺秒的刻苦学习,遇到过不去的地方要以钉子的精神去克服。本着这个精神,刘老阅读了金元四大家和清代伤寒注家及温病学家及其他有代表性的著作,这费的时间不少啊。然后说了怎样学习伤寒论,都有些什么参考书可以参考,好多参考书啊。8、彭履祥:他舅父也是他师父要他用十年时间背诵一大堆经典,作者用了五年时间熟读了《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并涉猎了《灵素节要》,《图注难经》,《伤寒贯珠集》,《金匮心典》,《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浅注》,《长沙方论》,《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论》,《濒湖脉学》,《医门法律》,《医方集解》,《金匮翼》,《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张氏医通》,《医宗金鉴》,《时方妙用》,《时方歌括》。真多啊。然后开始边学习边临证三年,看各家医案医话,总算有所成。中间说了很多应该怎么学医的经验之谈,说到其先师曾经用桂枝汤治疗过睁眼瞎,眼睛啥事也没有,就是看不见六年了,服了六剂桂枝汤就可以看报纸大字了,后来加黄氏再服十余剂就好了,其唯一症状就是微微恶寒。对初学者提的建议是先读1963、1964年的第二版中医学院统编教材,先读基础,再读临床,然后再读临床再反读基础,这样收益会很大,同时参读历代名著的有关部分。然后选读参考医著,内经要通读,然后要熟读重要专论,参读著作有《医经原旨》,《内经诠释》,《类经》,《难经》;熟读伤寒论,参读著作有《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浅注》,《长沙方论》;熟读金匮要略,参读著作有《金匮心典》,《金匮本义》,《金匮二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脉学中的《四诊抉微》,《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脉诀规正》,《濒湖脉学》,《四言脉诀》,《四圣心源》,《黄氏脉学》应该尽量熟读。温病学以《温热经纬》和《温病条辨》为主要必读书,包括条文和自注。9、何任:自己怎么学的仅说了个大概,基本说的都是当领导,领导大家伙干的啥。10、周凤梧:自学为主,集中问题,晚间请其表兄作答,四年间学习了《内经知要》,张马合著《黄帝内经素问》,《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浅注》,《濒湖脉学》,《辨舌指南》,《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伤寒论类方》,背诵了《药性总赋》,《汤头歌》。学脉学近代基本照着《濒湖脉学》,辨舌则是《辨舌指南》,而药物则是《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以及《中药学》,药物要在临床中不断应用才行,想一劳永逸的背诵记住够呛。仅仅学了伤寒论还不够,还要学时方。中间有一些医案例子,看不太懂,看来水平还差好多好多啊。然后开始临床,并不断学习,其学习有三,一是看别人的方子,二是学习膏丹丸散的制作方法,三是看临床书籍,比如《笔花医镜》,《医学心悟》,《医宗金鉴》中的杂病,妇科,幼科心法要诀,删补名医方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方妙用》,《医方集解》,《济阴纲目》,《医林改错》等。身心疲惫之时,作画,很少进剧场,就是说现在看电视?11、李克绍:作者二十岁才开始学医,之所以选中医,是因为当时他买的第一本书:《诊断学》,由浙江汤尔和翻译,日本人夏平用彩著的。汤尔和反对中医特别厉害,在序言中说: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胜于西医,但此系结果,而非其所以然。徒以结果与人争。翻译过来就是,我当然知道中医治病,有时候比西医好,但这只是治疗结果,而所以取得这些效果的道理,中医则讲不出来,既然讲不出来道理,只用治疗效果同别人争论,那是不能说服人的。。。通篇都是经验之谈,总结得好。确实如老先生所言,中医治好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西医治不好,但是可以告诉你,为什么治不好。李老前辈是伤寒大家《伤寒解惑》《伤寒串讲》那是学习《伤寒论》必读的。12、方药中:小时候就读《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汤头歌诀》,《药性赋》,《针灸百症赋》等,后来拜师了。其老师以研究《伤寒》、《金匮》而兼及各家。要先背这两本,然后上述内经,下及各家,并要背诵穴位及经脉走向图。作者后来学了西医,认为中西医应该互补。13、赵金铎:先学《内经》,但是看不懂,后来改弦更张,学习《古今医鉴》,《陈修圆七十二种》,《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濒湖脉学》等,后来在业师指导下再学了四大经典。学了三年十七岁就开始看病,有些好,有些不行。中间叙述了大段地下党工作情况。学内经的时候,主要参考书是类经,先通读一遍大概了解,然后逐字逐句的读,并参考各注家注解。中间介绍了一些病例病案。14、王伯岳:先去药店学药,这时候接触到不少名医的处方,很受启发,在药店四年,白天干活,晚上学习,温习《本草纲目》,《汤头歌诀》,《药性赋》。四年后想跟着他父亲学习做儿科医生,但是他父亲本着“易子而教”的原则,帮他请了老师,还有这个原则,长见识了。其老师从教《伤寒论》开始,然后用自己编写的十卷温病进行讲授。从学医开始就写笔记,记日记。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上午给他父亲抄方子,下午听课,抄方好处很多。除了自己主攻方向儿科专注外,还要多看历家学说,作者于1932年取得中医师资格,开业行诊。一般的急症、外伤、骨折都找中医来医治。15、万友生:小时候学古文,孔孟之道,后来考入中医专门学校,学了三年,但是没能临床。后来跟着陆渊雷函授学习,后来主要是自学,并自己用毛笔手抄过《诸病证治提要》,《伤寒论六经分证》,《药选》,《药物分类提要》,当然也认真学习了。解放后系统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西医,更受启发。开始行医经方时方并用,只要应用得当都能药到病除。后来教授伤寒论,才主用量大药少的经方而少用量小药多的时方,最多用用量少而精的时方,比如李东恒的方子,有时候能到二十味药,但是配伍得当,是很好的。后来出的《松庐医案》经方时方并重,只是药量都比较大,因为后期治的都是各种疑难杂症,药量少了都不起作用。《伤寒论》和温病条辨可以合二为一,作者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并出版了《热病学讲义》,不过这个东西,真的要合么?作者在补脾与补肾方面比较赞同补脾,并举了两个胃中多年灼热的例子(见228页,pdf的238页),作者自己曾经患胃特别痛的病,一个多月米粒未进,看中西医都没用,后来自己喝了香砂六君子汤喝了好久才好。80年代国家曾经提出来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存的思想,不过现在好像已经全部是中西医结合了。16、魏长春:其父在其7岁时病死,看了好多中西医都没有用,作者从小立志要学医。上了十年私塾,然后当了三年药工,并自学中医,后来拜师正式开始学习,只学了两年,就回家开业了。熟读经典,然后再学习诸家,经典主要有内经,难经,伤寒,金匮,本草经,然后再看金元四大家及叶、薛、吴、王四家。更主要的是要多实践。17、陈耀堂:其父亲好读书不会生产,因此家道中落,恩,看来没钱还是不要读书了?其父亲在三十二岁患伤寒亡于庸医之手,作者当时十五岁。十五岁时只好当教书先生了。后来去上海跟随老师学习,开始跟随老师抄方,然后作者自学,不到两年,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医宗金鉴,证治汇补,医学心悟,药性赋,汤头歌诀就能背诵入流,也是一个牛逼人啊。前后共学习六年,就算出师了。出师时虽然是自学的,不过其老师牛逼,自学的也给搞了个毕业证。然后自己开业,慢慢的疗效好了,名声大了,并且通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然后沾沾自喜,开始琴棋书画,结果几个伤寒病人应该治好的结果给治死了,才幡然醒悟,开始博览群书,主要是金元四大家及各种医案为主。然后跟各种医生学习,试到很多病药对,如果药量不够也没什么效果。解放后学了西医,很有收获,比如黄疸,有些黄疸能治好,有些治不好,后来学过西医之后猜测估计治不好的是癌症。18、彭静山:作者跟随老师开始学医的,先学四小经典,即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再加上四百味药性歌括,本草备要,然后再学内经,伤寒,金匮,医宗金鉴及中西汇通选读,两年就读了这些医书。然后当时正好有医学考试,就去参加考试了,结果六个同学参加考试,六个同学都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