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前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而这种破坏造成的生态失衡也最终会反噬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1﹞本文旨在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分析,提出建议,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进一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2﹞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4﹞二、生物多样性现状从动物到真菌,世界上的物种种类纷繁复杂,目前科学家还不能确切指出地球上到底有多少个物种。据估计全世界物种数量多达一亿种而迄今只有约一百八十万种被命名,我们人类也只不过是这万千物种中的沧海一粟。﹝5﹞我们通过下表对世界物种概况进行了解。世界生物种类概况项目类群描述物种的数目合计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4842993281345578281009500070000400001302001190200无脊动物昆虫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其他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类藻类19935059300980130251500030000317655真菌(包括地衣\细菌)真菌地衣细菌45000100004000550004000总计1623441第2页共5页*田兴军主编: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而物种的集中灭绝也时有发生,如恐龙时代。原有物种灭绝,新的物种产生,这样维持着生态平衡。﹝6﹞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并介入,新物种产生的速度赶不上原有物种灭亡的速度,因此导致物种的净减少。科学家估计,每天约有150到两百个物种灭绝,像现在这样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过去6500万年没有的。﹝7﹞这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而导致损失的原因总结为自然和人为两点(一)自然原因一方面,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到1000万年。﹝8﹞另一方面,如果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也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如金丝猴,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此外,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恐龙的灭绝就是由于地球遭受撞击导致环境突变造成的。(二)人为原因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9﹞1.生态环境破坏伐木和占地是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两大主要原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直接威胁到从苔藓、地衣到高等物种的生存。以中国为例,在过去25年内因森林火灾共损失了860万公顷的森林。特别是由于这些人为设施的建立,使得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其觅食、迁徙和繁殖,而且植物的花粉和种子的散布也会受到影响。因而引起动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并引起局部灭绝。2.资源的过度开发许多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全球商业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人类对之的需求随之迅速上升,其结果导致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使生物多样性下降。典型的实例是人类对海洋鲸类的猎捕活动与鲸类数量的消长之间的关系。我国许多药用植物,如人参、天麻、砂仁、七叶一枝花、黄草、罗汉果等,野生的植株都已经很有限了,如果仍不加限制必然导致灭绝。3.环境污染(1)水体污染水体污染能够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命周期的任何发展阶段,产生亚致死或致死作用,影响他们的捕食、寻食和繁殖。在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繁殖能力下降、生长缓慢或者死于环境胁迫有关的疾病。而水体富营养化能使水体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昆明滇池即是一例。(2)土壤污染第3页共5页土壤污染通常会使当地植被退化,甚至变成不毛之地,同时土壤动物也会变的稀少甚至绝迹,其生物多样性比未受污染区显著下降。如矿区、尾矿堆积地一、矿区废弃地以及垃圾填埋废弃地都少有树木生长。﹝10﹞(3)空气污染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对生物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并对生态系统构成危害。经各种途径进入空气的二氧化硫、氨、臭氧等能直接杀死生物。而由于臭氧空洞、酸雨以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所引发的温室效应等造成的生物多样性损害、减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和酸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联合国气候小组2007年4月份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如果全球气温平均上升1.5至2.5摄氏度,那么目前已评估过的动植物中,可能将有20%到30%面临更大的威胁。﹝11﹞4.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全球濒危物种植物名录中,大约有35%到46%是部分或完全有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2002年来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食人鱼又名食人鲳在我国掀起轩然大波。其一旦流入某一水域达到一定规模时,可能会大量屠杀其他鱼类,给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带来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2﹞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例如,许多植物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药和食物,如三七、当归、红枣等;森林对于调节气候和气温都起着极大的作用;动物为人类提供了肉食、皮毛、医药。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因此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建设自然保护区完善保护制度据《世界资源》1997年的统计,全世界已建立较大面积的保护区1.04万个多,其无论在保有物种、遗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还是在保护物种生境上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进行了专门立法。如,英国《国家公园和乡土利用法》,韩国的《自然公园法》等。另外,一些国家制定了自然保护区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并将自然保护区纳入其中。例如,日本的《自然保全法》、新西兰的《自然保护法》等。这些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取得很大成效。(二)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和建立外来物种管理法规体系外来物种入侵不仅对当地生物构成威胁,同时对经济和人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立法。如美国先后颁布或制修订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和控制法》、《联邦有害杂草法》等;(三)生态示范区建设以我国为例,截止2003年底,国家环保总局共批准8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484个。颁布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加强了生态系列第4页共5页创建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力度。通过考核验收并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总数达到82个。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和江苏8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四)国家合作与行动在生物多样性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共识是生物多样性问题不是局部的、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联合国有关组织、世界科学界和各国政府部门认为国际合作是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13﹞为了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积极的开展国际合作,并制定相关的实施计划与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法律。(五)增强宣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人们共同的努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问题来说,除发展外,更多的应加强民众教育,广泛、通俗、持之以恒地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文化教育、法律宣传,培育本地化的亲生态人口。利用当地文化、习俗、传统、信仰、宗教和习惯中的环保意识和思想进行宣传教育。总之,一个物种的消亡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14﹞总结总之,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它关系到全球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5﹞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多保护一个物种,就是为人类多留一份财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多做一份贡献。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参考文献】[1].马克平.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1993.1(1):20~22.[2].姜运菊.生物多样性—人类共同的责任.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07.[3].裘娟萍、钱海丰.生命科学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08.[4].陈宜瑜主编.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5]王丰年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清华大学学报,2004(3)[6].高春峰、王全喜.论生物多样性的策略及可行性.林业科技情报.2007.039期.[7].陈昌笃.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暨第二界景观生态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京,1996.第5页共5页[8].陈晓勇.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暨第二界景观生态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1996.[9].丁健清,付卫东.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1996.4(4):222~227.[10].曹志平,钟晓东.全球生物多样性监测.生物多样性,1997.5(2):152~159.[11].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杭州:杭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谢国文,颜亨梅,张文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3]曹志平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14]毛文永、刘剑平全球环境问题与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熊治延环境生物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