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集合2013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1.Peptide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形成肽2.peptidebond--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学键。3.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与蛋白质复性(renaturation)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蛋白质复性: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renaturation)。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5.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6.α-helixα-螺旋是多肽链的主链原子沿一中心轴盘绕所形成的有规律的螺旋构象7.β-折叠由若干肽段或肽链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扇面状片层构象8.超二级结构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被称为超二级结构。9.结构域(domain)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10.蛋白质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11.亚基(subunit)有些蛋白质分子含有二条或多条多肽链,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亚基(subunit)。12.蛋白质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13.蛋白质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14.蛋白质变构效应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其功能的变化,称为变构效应。15.蛋白质构象(自己找资料解释)各种蛋白质分子都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即构象16模体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称为模体(motif)。第二章核酸1.DNA解链温度(Tm值)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2.DNA变性与DNA复性DNA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的过程。DNA复性:当变性条件缓慢地除去后,两条解离的互补链可重新配对,恢复原来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现象称为DNA复性(renaturation)。3.DNA增色效应和DNA减色效应增色效应(hyperchromiceffect):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减色效应: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4.核酸分子杂交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heteroduplex)。这种杂化双链可以在不同的DNA与DNA之间形成,也可以在DNA和RNA分子间或者RNA与RNA分子间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5.核酸酶核酸酶是指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6.基因组(genome)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第三章酶1.enzyme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2.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多功能酶单体酶(monomericenzyme):仅具有三级结构的酶。寡聚酶(oligomericenzyme):由多个相同或不同亚基以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酶。多酶体系(multienzymesystem):由几种不同功能的酶彼此聚合形成的多酶复合物。多功能酶(multifunctionalenzyme)或串联酶(tandemenzyme):一些多酶体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融合,多种不同催化功能存在于一条多肽链中,这类酶称为多功能酶。3.单纯酶、结合酶、全酶单纯酶:仅含有蛋白质的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共同组成。全酶: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在一起。4.酶的必需基团(essentialgroup)酶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侧链的化学基团中,一些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5.酶的活性中心(activecenter)指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6.酶的特异性一种酶仅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生成一定的产物。酶的这种特性称为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7.酶原和酶原激活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只是酶的无活性前体,此前体物质称为酶原。在一定条件下,酶原向有活性酶转化的过程。8.不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剂通常以共价键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相结合,使酶失活。9.同工酶(isoenzyme)同工酶(isoenzyme)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10.核酶(ribozyme)11竞争性抑制作用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第四章糖代谢1.Glycolysis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2.glycolyticpathway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称之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pathway)。3.TCAcycle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的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4.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Pastuereffect)指有氧氧化抑制糖酵解的现象。5.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phosphatepathway)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H+,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6.gluconeogenesis糖异生(gluconeogenesis)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7.Cori循环肌收缩(尤其是供氧不足时)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肌内糖异生活性低,所以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后,再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释入血液后又可被肌摄取,这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此循环称为乳酸循环,也称Cori循环。8.底物循环(substratecycle)在以上反应过程中,作用物的互变反应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其单向反应,这种互变循环被称为底物循环(substratecycle)。第五章脂类代谢1.fatmobilization脂肪动员(fatmobilization)是指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2.脂酸β-氧化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碳链逐次断裂,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即乙酰CoA,该过程称作β-氧化。3.ketonebodies乙酰乙酸(acetoacetate)、β-羟丁酸(β-hydroxybutyrate)、丙酮(acetone)三者总称为酮体(ketonebodies)。4.磷脂含磷酸的脂类称磷酯。5.血脂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6.血浆脂蛋白血脂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lipoprotein)形式而运输。第六章生物氧化1.biologicaloxidation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2.电子传递链(氧化呼吸链)指线粒体内膜中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酶复合体,可通过链锁的氧化还原将代谢物脱下的电子最终传递给氧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ferchain)。3.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4.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phosphorylation)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通过从一个高能化合物将磷酰基转移给ADP(GDP)磷酸化生成ATP(GTP)的过程。不经电子传递。5.P/O比值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O2所生成ATP的摩尔数(或一对电子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所生成ATP分子数)。6.解偶联剂解偶联剂(uncoupler)可使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相互分离,基本作用机制是破坏电子传递过程建立的跨内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使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ATP的生成受到抑制。第七章氨基酸代谢1.氮平衡摄入食物的含氮量与排泄物(尿与粪)中含氮量之间的关系。2.腐败作用肠道细菌对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及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3.必需氨基酸体内需要而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4.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在转氨酶(transaminase)的作用下,某一氨基酸去掉α-氨基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另一种α-酮酸得到此氨基生成相应的氨基酸的过程。5.尿素循环6.生糖兼生酮氨基酸在体内既能转变成糖又能转变酮体的一类氨基酸7.onecarbonunit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8蛋白质互补作用指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其必需氨基酸可以互相补充而提高营养价值。第八章核苷酸代谢1.从头合成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2.补救合成利用体内游离的嘌呤或嘌呤核苷,经过简单的反应过程,合成嘌呤核苷酸。第九章非营养物质代谢1.Biotransformation机体在排出非营养物质之前,需对他们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排除,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2.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肝细胞以胆固醇为原料直接合成的胆汁酸。初级胆汁酸在肠细菌作业下,第7位α羟基脱氧生成的胆汁酸为次级胆汁酸。3.游离胆汁酸、结合胆汁酸4.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胆汁酸在肝和肠之间的这种不断循环过程。5.黄疸胆红素为橙黄色物质,过量的胆红素可扩散进入组织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1.关键酶在代谢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的酶。2.别构调节小分子化合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变构调节或别构调节。3.酶的化学修饰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covalentmodification),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第十一章DNA的复制1.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DNA都和亲代DNA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2.semidiscontinuousreplication领头链连续复制而随从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3.复制叉复制中的模板DNA形成2个延伸方向相反的开链区4.leadingstrand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领头链(leadingstrand)。5.laggingstrand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随从链(laggingstrand)。6.冈崎片段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岡崎片段(okazakifragment)。7.引发体含有解螺旋酶、DnaC蛋白、引物酶和DNA复制起始区域的复合结构称为引发体。8.逆转录酶能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的酶9.DNA突变DNA突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