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护理常规】1、按儿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采取呼吸道隔离,原则上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患儿分室居住,新病人与恢复期病人分室居住。对绿脓杆菌、腺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药菌感染者,尽量安排单间。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维持适宜的温湿度。4、保证患儿充分睡眠和休息:重症者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婴幼儿尽量安排小房间,以免相互干扰影响休息。病情允许时采取有利于呼吸和排痰的半卧位或头高侧卧位。5、给予富于营养、易消化、无刺激的饮食,病情许可鼓励患儿多饮水。进食时减慢速度,婴儿喂奶时将患儿抱起或抬高头部。咳嗽呕吐后漱口,以增进食欲,营养摄入不足由静脉补充。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雾化后予以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痰液较多又不能自行排除时予以吸痰。7、保持口腔清洁,督促并协助年长儿晨起、睡前、饭前及饭后漱口,婴幼儿喂奶后喂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高热、禁食、昏迷等危重患儿加强口腔护理。8、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咳嗽、咳痰、咳血、胸闷、胸痛、气喘、缺氧等呼吸道症状及畏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全身症状,了解病情进展,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神志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9、用药护理:口服退热药后,要多饮水,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服止咳糖浆后半小时不宜饮水,多种药物同时服用时,糖浆最后服。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10、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指导家属正确拍背方法、合理营养及呼吸道疾病预防等知识。【关键知识点】1、拍背辅助排痰法:拍背时取侧卧位,或俯卧于家长两膝上,应用空心掌从下至上,从外向内,避开脊柱,不能拍胸腹部,拍打频率不少于120次/分,每侧拍打1~3分钟,拍打时手腕用力,力度适宜,不宜过轻过重,不宜在裸露的背上或较多的衣服上拍打,并注意观察患儿口唇、面色有无发绀,有发绀立即停止拍打,查明原因。拍打过程中做好安全保护,以防坠落。2、呼吸道感染预防知识:加强体格锻炼,按时预防接种;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过热过冷;多做户外活动,但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但避免对流风,必要时用食醋或艾叶熏蒸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内避免尘埃、烟雾等刺激,以免诱发呼吸道疾病。一、小儿肺炎护理【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面色、神志、精神状态的改变。注意有无不能安慰的烦躁、心率突然加速、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2、注意有无神志改变、惊厥、高度腹胀等,警惕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2、观察有无发热、咳嗽、咳痰、气促、发绀、喘憋等情况,患儿若出现体温不升或降而复升,咳嗽、呼吸困难突然加重,面色青紫,考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二)一般护理1、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保持患儿安静。烦躁不安时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3、饮食宜清淡,以流质食物为主,少量多餐。咳嗽时暂停进食,呛咳患儿抱起哺喂,重症不能自行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4、病室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环境整洁。维持室温18℃~22℃,相对湿度55%~60%。(三)专科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加强拍背排痰,必要时吸痰。指导并鼓励年长儿进行有效的咳嗽和排痰。2、采取有利于呼吸和排痰的体位,咳喘及呼吸困难患儿取半卧位,呼吸道分泌物多者头高侧卧位。如无禁忌1~2小时变更体位或抱起患儿,以减少肺部淤血,防止肺不张。3、气促、发绀者及早给氧,改善低氧血症,按医嘱监测血气,严重者做好气管插管等抢救准备。4、诊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操作时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加大氧流量。5、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总量,小婴儿或合并心衰者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以免引起和加重心衰。6、用药护理: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疗效和不良反应,静脉应用氨茶碱药,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时,严格按剂量、按时间给药,控制输液速度,血管活性药严防药液外渗。7、高热惊厥者按相应护理常规。8、有心衰、呼衰、中毒性脑病等并发症者按相应的护理常规。(四)健康教育1、告知保持患儿安静休息对肺炎康复和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性。示范拍背和辅助咳嗽排痰的方法。2、指导喂养,小婴儿在喂奶时注意有无呛咳、发绀、被迫中断进食等情况。出现呛奶立即取头高侧卧位拍背并立即呼救。3、宣传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积极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及先心病,增强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关键知识点】1、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各型肺炎的共同表现。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聚变时多见,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向下蔓延而至。病程一般7~10天。根据病程长短,将肺炎分为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和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2、婴幼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不能用原发病解释。(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60次/min。(3)心率增快,安静时婴儿>180次/min,幼儿>160次/min。(4)肝脏肿大超过肋下3cm以上,或在短时间内较前增大1.5cm以上。(5)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率。(6)尿少、下肢浮肿。3、小儿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值项目新生儿2岁以内2岁以后[H+](mmol/L)35~5035~5035~50PaO2(mmHg)60~9080~10080~100PaCO2(mmHg)30~3530~3535~45HCO2-(mmol/L)20~2220~2222~24BE(mmol/L)-6~+2-6~+2-4~+2SaO20.90~0.9650.95~0.970.955~0.977二、支气管哮喘护理【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1、观察哮喘发作诱因、持续时间、程度以及缓解方式,注意有无喉痒、干咳、胸闷、烦躁不安等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2、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明显呼吸困难。如患儿出现紫绀、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呼吸音减弱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紧急抢救。(二)一般护理1、按小儿免疫系统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避免灰尘、烟雾、油漆、花草等易致过敏的物质、强光及寒冷刺激。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3、卧床休息,哮喘发作时取半坐位或坐位。4、给予高蛋白、高钙、低碳水化合物的半流汁或软食,忌冷食冷饮及易诱发哮喘的食物如牛奶、蛋、鱼虾等,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鼓励多饮水。5、作好皮肤护理,喘息多汗者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内衣,防止受凉。(三)专科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不宜咳出者,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稀释痰液。给予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排痰措施,必要时吸痰。2、有缺氧或呼吸困难时予以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定时监测血气,及时调整氧流量,维持PaO2在70~90mmHg。3、出现哮喘先兆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给予扩张支气管的药物,预防或缓解哮喘的发生。4、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保持患儿安静,必要时应用镇静剂,立即吸氧,遵医嘱应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持续呼吸困难者应予机械通气,并做好相应护理。5、用药护理:静脉使用氨茶碱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浓度不宜过高,且不宜与麻黄碱、肾上腺素同时使用。使用糖皮质激素注意有无水钠潴留、低钾、应激性溃疡等不良反应。6、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儿,发作时守护患儿,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帮助树立治疗信心。(四)健康教育1、指导呼吸运动,以加强呼吸肌功能。2、指导患儿及家属找出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3、教会患儿及家长对病情进行监测,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发作表现,掌握适当的处理方法。4、告知缓解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正确的药物使用方法,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嘱增减药物。5、注意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关键知识点】1、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在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12小时以上仍不能缓解。2、哮喘常见的诱因:(1)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也可见于支原体、衣原体及细菌感染。(2)食物:异体蛋白的摄入,如鱼、虾、蛋、奶等。(3)接触或吸入物: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4)其他:空气寒冷、干燥,强烈气味的化学制剂等。3、哮喘阶梯疗法:是依据临床症状、肺功能监测等情况对哮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可将其分为4级,根据不同级别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每1~2个月复核一次治疗方案,如哮喘已被控制并至少维持3个月,则可逐步降级治疗,如控制没有达到,则需升级治疗。4、哮喘呼吸运动的方法:(1)腹部呼吸运动:①平躺,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膝弯曲,脚平放地板;②用鼻连续吸气并放松上腹部,但胸部不扩张;③缩紧双唇,慢慢吐气直到吐完;④重复以上动作10次。(2)向前弯曲运动:①坐在椅上,背伸直,头向前向下低至膝部,使腹肌收缩;②慢慢上升躯干并由鼻吸气,扩张上腹部;③胸部保持直立不动,由口将气慢慢吹出。(3)胸部扩张运动:①坐在椅上,将手掌放在左右两侧的最下肋骨上;②吸气,扩张下肋骨,然后由口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肋骨;③用手掌下压肋骨,可将肺底部的空气排出;④重复以上动作10次。三、急性支气管炎护理【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1、观察体温、呼吸的变化,注意有无鼻翼煽动、呼吸困难、三凹征、发绀等缺氧症状。2、观察患儿咳嗽、咳痰情况,注意痰的性质、量和颜色。(二)一般护理1、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发热、喘息、咳嗽剧烈的患儿应卧床休息,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避免剧烈的活动及游戏,以免咳嗽加重。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鼓励多饮水。(三)专科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并鼓励年长儿有效咳嗽,对咳嗽无力的患儿,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痰液粘稠时,可适当提高病室的湿度(60%左右),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呼吸困难、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2、发热护理:低热者不需特殊处理,高热者及时予以物理或是药物降温,以防惊厥。3、做好用药护理,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平喘药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四)健康教育4、告知家长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咳嗽排痰可促使炎症消退。改变家长只要孩子咳嗽就要求用止咳药的观念。5、告知正确的拍呼背方法及吸道感染预防知识。6、指导年长儿有效咳嗽:先轻轻咳嗽,将痰液咳动,再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关键知识点】1、支气管炎咳嗽的特点:咳嗽起初为刺激性干咳,1~2天后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咳有痰声,痰由粘液变为粘液脓性,咳嗽重时可引起呕吐,经3~5天后痰量减少,咳嗽逐渐消失。2、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发生于婴幼儿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它以喘息为突出表现,其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肺部布满哮鸣音及少量粗湿啰音,叩诊呈鼓音。夜间或清晨较重,哭闹、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可有鼻翼煽动及三凹征,严重者出现发绀。本病多见于3岁以下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的患儿,有反复发作倾向,大多数随年龄增长而发作减少,但约有40%左右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四、高热护理【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1、观察患儿面色、意识、体温、脉搏、呼吸,必要时监测血压。2、注意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3、观察发热伴随症状:寒战、头痛、呕吐、惊厥、皮疹、出血点、黄疸等症状。(二)一般护理1、按原发疾病护理常规。2、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流通,避免对流风,维持室温18℃~22℃。3、高热时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4、婴幼儿继续乳类喂养,年长儿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长期发热者应补充充足的蛋白质。鼓励多饮水。5、口腔护理每天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内衣,防受凉。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三)专科护理1、体温护理:高热时每4小时测体温1次,超高热或有惊厥史者,1~2小时测量体温1次,必要时每30分钟测量1次。体温在39℃以上遵医嘱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至1小时后复测体温,有惊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