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病轻的初期仅感用力呼吸,严重时不易呼吸,大汗淋漓,口唇指甲紫绀显著,智力功能改变,定向功能障碍,头痛,失眠,神情恍惚,烦躁,骚动,进而嗜睡,乃致昏迷,抽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血管扩张等。部分严重病人则有少尿,下肢浮肿或肝功能损害和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1.呼吸困难,出现紫绀及三凹征。2.呼吸节律、幅度、或周期的异常。3.意识障碍,如迟钝、嗜睡、躁动、抽搐、昏迷等。4.其它:血压升高或下降,心律失常,出汗,眼球突出,结膜充血,高凝状态,酸碱失衡或电解质紊乱等。[诊断]1.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2.有学者认为在标准大气压下,海平面高度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CO27.9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6.67kPa(50mmHg)时,作为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根据血气的变化,将呼吸衰竭分为两型,I型系指PoO2下降而PaCO2正常功降低;Ⅱ型系指PaO2下降而PaCO2升高。3.鉴别诊断:呼衰出现神志系统症状时应与脑血管病、代谢性碱中毒以及感染中毒性脑病进行鉴别。[治疗]1.改善通气(1)排痰①增加水分,湿化痰液,鼓励病人饮水,静脉液量每日不少于1000—1500ml,兼以超声雾化(氨茶碱0.5g,a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4万u及生理盐水60ml雾化吸人),以及气管内滴药。②口服祛痰剂:如沐舒痰、必消痰及中药祛痰灵、急支糖浆、鲜竹沥水等。③加强护理:勤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坐起咳嗽,促使痰排出。④吸痰。(2)药物治疗:以下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配合使用。①氨茶碱:具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0.25g加入10%葡萄糖40m/L液中缓慢推注。静推时速度过快会发生心律失常。或0.25—0.5g加入500mL液中静点。口服长效腔释氨茶碱,商品名为舒氟美,亦可每日0.2g,日2次。②肾上腺素能氏受体兴奋剂:有舒喘灵、喘乐宁、博力康尼和美喘清等。气雾剂有舒喘灵、喘乐宁喘康素等,喘宁喋干粉吸入剂效果也很好。此类药物可舒张呼吸道平滑肌,增加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少血管通透性和介质释效。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降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支气管黏膜炎症与水肿。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mg一400mg/日静滴,或地塞米松10ng一20rng/日,使用3—5日病情好转即停用。近几年,类固醇气雾剂相继问世,具有皮质激素,的作用,因其主要在支气管黏膜部位吸收而少有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并可部分替代静脉或口服药,如必可酮、必可松及必酮碟等。④肝素:有非特异性抗炎、抗过敏作用,并可降低血液和气管分泌物的黏稠度。常用剂50mg-100mg/日静注,7~10日为一疗程。用药注意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等。用时根据三管试验时间(20分钟以内)调节肝素用量。⑤呼吸兴奋剂:当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CO2滞留明显时使用。可拉明0.375X7—10支溶于500mL液中静点,或与等量的洛贝林同用。吗乙苯毗酮除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外,还可兴奋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可改善道气功能,提高PaO2,降低PaCO2。成人140mg欲,加入5%葡萄30ml液静脉滴注,每分2mg-3mg。阿半屈伦100mg/次,日3次口服。对提高肺泡有效通气效果好。2.氧气疗法:鼻导管或文丘里面罩吸氧。若氧疗后患者仍反应迟钝,不能纠正缺氧,血气pH7.2,应给予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3.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出现的合并症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呼吸衰竭护理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创伤、休克、肺及呼吸道疾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疾病所引起的。它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为肺泡内气体和肺毛细血管内血液之间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发生障碍,并表现为严重的低血氧症或伴有高碳酸血症。救治时应迅速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潞留。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病因。呼吸衰竭所致病死率很高,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护理。(一)保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1,正确使用各种通气给氧装量应用鼻导管给氧要使导瞥与鼻前庭密切连接,不能放在鼻孔前。对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病人不宜用此法。对用鼻导管给氧者,要插入足够深度,并应固定好,切忌脱落。面罩给氧简便,病人易于接受。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活瓣氧罩,有利调节氧气流量,控制给氧浓度。如果使用普通面罩应注意二氧化碳再吸入产生的影响。对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对各种通气型式的改变,应常规为病人作血气分析。随时记录呼吸支持方式、血气分析结果,并及时处理报警指示出现的问题。2.防止下呼吸遁细菌污染对用鼻导管给氧者,应保持鼻腔清洁,每12小时置换消毒鼻导管,以防感染。对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套管者,应及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吸痰操作时应注意避免对呼吸道和通氧装置的污染。每天应更换湿化器中液体。呼吸套管应1人1套。1—3天更换,不应反复使用。(二)加强血液动力学的监护,保证组织血液的有效灌注(1)保障充足血容量为机械通气提供安全条件。对血容量不足者应加快输液速度,以保证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例协调。(2)严密观察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心输出量,并详细记录。对其它重要生命体征和临床特征应每1小时观察记录1次。(3)在保证病人血容量的同时,严格注意因快速大量输液可能发生的超负荷输液,严格记录每12—24小时液体和电解质出入量,以防止肺水肿或全身水肿的形成。(三)加强一般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改换体位,防止痰液瘀积、肺不张、感染及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