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网论萧红小说中的佛学意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和平网论萧红小说中的佛学意味摘要:萧红是极具个性的现代女作家,也是东北作家群杰出的代表人物,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细腻的情感体验使得萧红的作品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和彻悟。虽然萧红没有明显的佛学信仰,但是她小说中对苦难人生的阐释,对生与死的理解以及对自然万物的包容情怀都处处体现出了佛学的禅机。关键词:萧红佛学精神苦难生死参悟中国的文学自古以来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演绎的是佛教的故事,《红楼梦》也是处处体现了佛家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禅语。在近代的文学世界中,更有许多作家的创作受到了佛学的影响,例如许地山、巴金、王统照以及施蛰存等等。其中在萧红的作品中,更是逼近了佛学的精髓,虽然作家没有明显的佛学信仰,但是她对人生的体悟以及对生命的感怀都潜伏着佛教的底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苦难的人生体验契合佛学中“一切皆苦”的命题文学是人类诉说苦难的发泄方式。谢有顺甚至认为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苦难史,而“一切皆苦”是佛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方立天也曾指出“人生是苦的命题,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①。所谓“一切皆苦”,是因为外界环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是人自身不能主宰的,外物的诱惑加上自身的欲望常使人迷失,因此苦难就会伴随左右,也是佛家讲的“劫数”。拿萧红的生命体验来说,她的整个人生经历就是苦难的叠加。萧红本出生在富贵之家,她幼年丧母,父亲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她的童年十分不幸。成年时父亲逼萧红嫁给军阀的儿子王恩甲,于是萧红毅然的离家出走,从此过上颠簸流离的生活。之后萧红在漂泊时受到了王恩甲的欺骗,与他结合并怀上孩子,而就在此时,王恩甲居然抛弃了怀孕的萧红。这是萧红人生中最困难的阶段,拖欠着旅店的费用使得她沦为了人质,幸好此时遇到了萧军。可是与萧军的爱情之路也走得很坎坷,生活的困苦常常将爱情的浪漫击败,萧红最终还是与萧军分手。最后,萧红与端木蕻良结婚后,又染上了肺结核,由于医生的误诊,萧红在30岁时就离开了人间。作家的一生是悲凉的,她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品尝着孤单无依的苦果,但是无论经历多大的风雨,萧红都没有消极应付,而是坚强勇敢的面对生活的苦难,坚韧的承受着生命的厄运,这似乎是对“人生皆苦”的佛学命题最好的阐释。在萧红的小说中,对女性悲惨命运的描写更是处处体现了“一切皆苦”的佛学观点。《生死场》中贫农家的少女金枝只有十七岁,她还没有过门就怀了孕,受到母亲和同村妇女们冷落和嘲讽。嫁过去之后,丈夫嫌她和刚出生的女儿拖累自己,竟把不满一个月的小金枝活活摔死了。另一个贫农家的少妇月英,本来是村里最美丽、性情最温和的妇女,因为患了瘫病,成了丈夫的累赘,不给她饭吃,不给她水喝,后来悲怆而死。萧红的笔下描写了那个时代的苦难,暗通了“人生皆苦”的佛家精神,在作家平静的叙述后面隐含着强烈的反抗意识,尤其是对女性命运的书写,更体现了萧红对悲剧命运的独有思考。二、对生与死的顿悟暗合佛学中“生死轮回”的观点萧红多难的人生经历以及独特的生命思考使得其笔下的文字越发深沉厚重,对于命运的感悟也更加深刻。萧红的写作是在排遣心中的孤独苦闷,渗透着人生的“生老病死,前尘后影”。佛家认为“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在觉悟者的眼中看来,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就如宗衍禅师所说:“人之生灭,如水一滴,沤生沤灭,复归于水。”②正所谓“生死轮回”。萧红在小说中对生死的参悟恰恰印证了佛学的这一观点。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所写的所描写的就是漫长岁月里无边无际的生死轮回:“生、老、病、死,都没有表示。生了就任其然地长大,长大就长大,长不大就算了”,“假如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③在萧红看来,生命的悲剧不是因为外事的介入,而是由于生命的本质所决定的,任何生命的诞生都无法避免生死轮回的结局。《生死场》中的人们本来麻木的生存着,他们的生仅仅就是活着而已。萧红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了生命死亡的普遍性和人们对生命毁灭所持的惊人的麻木态度。王婆干农活时,三岁的孩子不幸摔死在铁犁上,可是在她当时看来,麦田的价值要高于孩子的价值,“孩子的死,不算一回事……起先我心也觉得发颤,可是我一看见麦田在我眼前时,我一点都不后悔,我一滴眼泪都没淌下”④。金枝娘的表现同样如此:母亲一向是这样,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但是“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把东北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村庄中尸骸遍野,一片呻吟。于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小说中的人物从“向死而生”到“为死而生”的转变,应该是萧红对佛学“生死轮回”的最好理解。三、对自然万物的包容情怀迎合佛学中“普度众生”的思想按照佛家思想,世间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万物有灵,应该互相悲悯,共求超度,人人都应该有“普度众生”的情怀,应该用“爱”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万事万物。无论经历多少的风风雨雨和悲欢离合,萧红都没有悲天怆地,而是平淡从容的面对不幸,坚韧地承受着自己的命运。这种隐忍和大气使得萧红的作品中处处具有“普度众生”的思想。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描写祖父的后花园,是那样的明亮和温馨,处处体现“爱”的温情。“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在那里,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不结,也没有人去问它。”⑤萧红这种率性自由的描写超越了生命的局限,将万事万物都视为平等。有如在《生死场》的第三章《老马走进屠场》中,萧红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民对牲畜的爱。在秋风瑟瑟的深秋时节,王婆为了生计,含着眼泪将老马送进屠场。它以前是一匹好马,为主人耕种,但现在老了,只好送进屠场,就这样结束了整个一生。在去往屠场的路上,老马仿佛也懂得主人的情感,“它的眼睛哭着一般,湿润而模糊。”⑥走进屠场后的老马,又挣脱了屠夫们的绳子,依依不舍地想跟着王婆往回走。萧红在描写王婆与她心爱的畜生生离死别中,真切的刻画出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感情,体现出“普度众生”的情怀。结语萧红凭着自身对苦难的体验和对人生悲剧的感悟,在创作中无意间与佛家学说达到了精神的契合,她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和对生活的执著追求融入到自然之中,无限的逼近生命哲学,不断启发着读者的思考。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