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疾病(三)天津第五中心医院程万民一、鼻咽纤维血管瘤(一)病例患者,男,17岁,因反复口鼻大量出血伴左侧鼻塞1年就诊,查体:贫血表现,鼻镜及鼻内镜见左侧鼻腔后段淡红色肿物,表面光滑,可见扩张血管。CT检查示鼻咽部肿物。初步诊断:鼻咽纤维血管瘤。治疗:住院后行DSA了解肿瘤的供血来源,并进行血管栓塞,行鼻内镜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病理报告支持临床诊断。(二)概述鼻咽纤维血管瘤常发生于男性青少年,多见于10~25岁,故又名“男性青春期出血性鼻咽血管纤维瘤”。发病原因不明,因其年龄特点,有学者认为与激素代谢有关。鼻咽血管纤维瘤是一种鼻咽部良性肿瘤,但侵袭力强,呈恶性生物学特征,往往反复大出血,病情凶险,甚至危及生命。(三)表现反复鼻出血或经口咳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鼻塞:多呈进行性加重。邻近结构受累症状: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出现耳鸣、耳痛及听力减退;破坏颅底及压迫脑神经,则引起头痛及脑神经麻痹。(四)扩展方式PPT13所示。(五)检查诊断前鼻镜检查:多在收缩鼻腔后可见鼻腔后部淡红色肿物。鼻内镜检查:可见鼻咽部有圆形或分叶状淡红色肿物,表面光滑,有时可见到扩张血管。影像学检查:X线片、CT或者MRI,均可了解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向周围侵犯的范围、扩展方向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了解肿瘤的供血来源,并可进行血管栓塞减少术中出血。一般不主张取活检,列为禁忌。(六)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准备:1、全身检查:同其他手术术前。2、输血准备:3、减少术中出血措施:DSA行供血动脉血管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手术进路:1、经鼻腔:鼻内镜辅助。2、经硬腭进路手术。3、鼻侧切开进路:4、面中掀翻进路5、经硬腭与经唇龈切口双切口进路:6、鼻侧切开与颅内联合进路:二、鼻咽癌(一)病例患者,男,50岁,因左侧耳闷1月就诊,门诊查耳镜检查见鼓膜淡红色,标志不清,中耳分析为B型鼓室压图,诊断为左耳渗出性中耳炎,在门诊服药及鼓膜穿刺3次仍有耳闷。提问:该患者需要做什么检查排除什么病?诊断治疗经过:该患者经鼻咽部CT及鼻内镜检查,均发现左咽隐窝新生物,取活检病理报告为鼻咽癌,经放射治疗,鼻咽癌得以控制。(二)概述鼻咽癌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发病率以广东省为最高,其次为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区)。本病部位隐蔽,不易早期发现。(三)病因1、遗传因素:种族易感性及家族聚集性。2、病毒因素:主要为EB病毒。3、环境因素:吸入有害物质,如多环烃类、亚硝胺类及微量元素镍等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四)病理鼻咽部原发癌的以结节型占多数,其次为溃疡型、菜花型及黏膜下型。鼻咽癌绝大部分属低分化鳞癌;高分化鳞癌、腺癌极少见。(五)临床表现向鼻咽部抽吸鼻涕后,吐出的鼻涕中带血,或擤出鼻涕带血。鼻部症状:鼻咽部肿瘤逐渐长大,可阻塞后鼻孔,出现鼻塞,多为单侧性,瘤体增大时可能会发生两侧阻塞。耳部症状:鼻咽肿瘤侵犯或压迫咽鼓管咽口,常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而出现患侧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或伴有鼓室积液。颈淋巴结肿大:常发生于一侧乳突尖下的颈深上群淋巴结,多无疼痛。头痛:常偏于一侧,部位以颞、顶部或枕部为多,常因肿瘤破坏颅底,在颅内累及三叉神经而引起。脑神经症状:肿瘤经破裂孔侵入颅内,或破坏颅底骨质,经卵圆孔、岩尖、斜坡、翼突及棘孔进入颅内,常会有第Ⅱ一Ⅵ脑神经麻痹。颈部淋巴结转移肿块可压迫穿出颅底的第Ⅸ、X、Ⅺ及Ⅻ对脑神经,出现软腭麻痹、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偏斜等。远处转移:包括骨骼、肝、肺及关节等部位。(六)检查及诊断鼻咽癌发病部位较隐蔽,容易漏诊。凡遇中年患者,有原因不明的一侧咽鼓管阻塞、中耳积液、向后抽吸鼻涕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性头痛等症状时,均应反复仔细做鼻咽部检查。间接鼻鼻咽镜检查、鼻内镜检查及鼻咽活检术是确诊鼻咽癌的常用方法。CT扫描可显示鼻咽粘膜变化及了解骨质破坏情况,对鼻咽癌的诊断颇有帮助。(七)治疗放射治疗目前仍然是鼻咽癌的首选方法,早期发现的患者放疗后5年存活率可达60%一80%。根据情况辅以中医辨证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可以提高疗效,改善全身情况,减轻放射反应。下列情况时,可适当考虑手术切除:1.放疗后局部复发或尚有残存的病灶;2.放疗无效的颈部局限性肿块;3.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如腺癌。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一)病例患者,男,35岁,因睡眠打鼾10年,加重伴憋气、嗜睡2年就诊。患者自述开车超过20分钟即需路边停车休息,数百元钞票不能超过30张。查体:身高170cm,体重110公斤,双侧扁桃体Ⅱ度肥大,软腭松弛,咽腔狭窄,血压220/130mmHg,睡眠监测:AHI=65。诊断:重度OSAHS。治疗:住院后行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3天,行气管切开术,血压稳定,1周后全麻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及扁桃体摘除术,术后1周拔除气管套管,血压恢复正常,睡眠打鼾、憋气及嗜睡消失。(二)定义是指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停止≥10s。低通气(通气不足)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血氧饱和度(SaO)下降≥4%或伴有觉醒。(三)相关概念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通气不足)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是指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气不足)的次数。阻塞性呼吸暂停是指呼吸暂停时口鼻无气流通过,而胸腹呼吸运动存在。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即可诊断为OSAHS。(四)病因1、上呼吸道结构异常(1)鼻部因素:鼻瓣区狭窄、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肥厚性鼻炎等。(2)咽部因素:悬雍垂过长或肥大、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3)舌部因素:舌体肥厚、舌甲状腺、舌部肿瘤。(4)颈部因素:甲状腺巨大肿瘤、颈部瘢痕等。2、肥胖:肥胖者气道周围脂肪组织存积,致气道狭窄、阻塞。3、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4、年龄因素:老年人组织松弛,导致睡眠过程中上气道塌陷。5、遗传因素(五)症状夜间睡眠时鼾声多超过60dB,影响他人休息,伴有呼吸暂停及憋醒。憋醒后有心慌、胸闷等不适感。日间嗜睡、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性格和行为改变。合并高血压、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甚至心脏骤停。(六)检查多导联睡眠监测(PSG):可监测心肺功能,睡眠期各时相,心律和心率变化,记录血氧饱和度,低通气和呼吸暂停指数,了解呼吸暂停的性质和程度。鼻阻力测定和声反射鼻腔测量:了解鼻腔通气功能,判断鼻腔阻力平面。纤维鼻咽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观察鼻咽部有无阻塞性结构改变,部位及程度,可观察悬雍垂'/软腭及舌根部阻塞情况。影像学检查颅骨正侧位片:了解舌骨/上颌骨/下颌骨/硬腭/鼻咽部气道有无异常。(七)分度PPT74、75所示。(八)治疗1、保守治疗(1)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2)适宜的睡眠体位,侧卧位可使鼾声减轻或消失。(3)药物治疗缓解上气道通气阻力的药物,如鼻粘膜收缩剂等;内分泌激素:如甲状腺素。2、器械疗法(1)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舌根肥大的患者。(2)鼻扩张器,可减少鼻瓣区通气阻力。(3)持续正压通气(CPAP)。3、手术治疗(1)气管切开术:重症OSAHS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2)鼻部手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3)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4)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目前治疗OSAHS的常用手术方法。(5)舌骨悬吊术。(6)舌体部分切除术。(7)颏舌肌前移术。(8)颌骨前移术。四、课前讨论答案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不容易早期发现,中年患者出现下列情况需做鼻咽部检查:一侧咽鼓管阻塞、中耳积液;向后抽吸鼻涕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