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课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案例红岛中心小学赵红格2品德与社会课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案例《普通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为品德与社会课确定了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分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德与社会课与其它学科不同,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门德育课,所以应当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为优先目标。这一目标很难通过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出来,因此,将表现性评价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以“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品质的评价”为例来探讨一下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问题。一、实验案例:对学生掌握《企业与劳动者》中创业意识和品质的评价《企业与劳动者》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二个框题组成,第一框题是《公司的经营》,主要介绍公司的不同类型、公司的经营目的与成功运营的条件,第二框是《新时代的劳动者》介绍劳动者权利、义务和正确的人生观。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列举儿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品质的评价设计与实施: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中对学生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份和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创业品质是创业者的个性人格特征,包括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迎接挑战的勇气,敢冒风险的魄力、超越常规的思维和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等品质。1.评价设计为评价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设计了以下二项活动:(1)收集、分析资料的活动收集就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概括出就业的总趋势:收集创业成功者和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事例,概括出成功者的主要素质。目的是评价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评价学生创业意识中对创业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及对创业品质的认识,同时为第二项活动作准备。(2)模拟招聘会招聘职位:某公司营销人员主考官:聘请校外某酒店经理担任(为学生家长)3应聘者:学生招聘环节:1、自我介绍2、考官提问以上活动完成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并由同学评出“最佳应聘形象”2.评价实施同学们认真地完成了任务,其中对模拟招聘会进行了评价,模拟招聘会上有6名同学以应聘者身份参加,招聘活动分二个环节,一是自我介绍,二是考官提问:1、你所应聘职位的业务是向宾馆、酒店推销商品,你认为你有那些优势从事这项工作?2、现在向你提供三件卫生间用品:烘手机、卷筒纸、毛巾,你如何向我(酒店经理)推销?下面以对李洪同学在这二个环节中的表现的评价为例说明:(1)学生自评(2)学生互评同学对李洪的评价是:“他设计的履历表,结构合理,一目了然,说明他思维的条理性较好。但在与考官谈话时,坐姿较拘谨,说话声音小,不流畅,说明自信心不强。”说明同学对他作了认真观察,合理的推断使李洪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3)主考官评价“李洪回答自己的优势时,实事求是地表现出自己的态度。但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考虑问题不全面,没有对三种商品进行比较。推销这三种产品需要向酒店经理比较长期的成本,让他考虑酒店近期的预算,应聘者应有综合考虑问题能力。”他希望李洪以后思考问题时要善于发现事物的联系。同时,指出:“同学们缺乏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社会实践,你们应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主考官从更专业、更深层次的角度作了评价,他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同学们深受激励。最后,评选了“最佳应聘形象”,评选中,采用了表现性评价中的人物推定法,人物推定法是由同学按要求推举出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物的一种简单评价法。方法是:简要地向每位学生提供一系列的行为描述,要求他们写出与每项描述及要求最相宜的同学的名字。评选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推荐优秀的同学时,对自己也是一种鞭策,并且在欣赏别人的过程也认识了自己;对被评为“最佳应聘形象”的同学来4说,是一种激励,能增强自信心。二、对该案例的分析评价如下:1.选择了适合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内容⑴教学目标在本案例中,评级内容的选择考虑了教学目标,设计者认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适合运用表现性评价。”虽然本案例中的教学目标的陈述不符合表现性目标取向的要求,但设计者能正确判断出该表现性评价所对应的目标,是其可贵之处。⑵知识性质本案例中,设计者也做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正确的择业观属于程序性知识,适合运用表现性评价。”并进一步认为,正确的择业观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以运用纸笔测验进行评价的是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因此,他设计了表现性活动来评价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2.创设了有效的任务和情境⑴真实性这两个任务是以现实社会中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结构不完善等现象为背景提出来的,而且很多学生身边就发生过诸如“下岗”、“再就业”等现象,是学生所关注的问题。⑵新颖性这两个任务基本上是学生以前所没接触过的或者不熟悉的,学生只是通过电视、报纸或网路等接触这方面的信息,在学本课前,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亲身经历或练习过这些任务。⑶激发性这两个任务比较复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展现学生的素质。在执行和完成第一个任务中,不仅需要搜集充足的信息,还要作出准确的概括。这就需要进行小组的合作,需要深入的思考,从而体现和考查出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第二个任务和情境中,让学生在众人面前进行自我介绍,回答考官的提问,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3.确定了多元的评价主体在本案例表现性评价的具体实施中,有多个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社会人士等,符合表现性评价实施的要求。三、反思——进行表现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1、适用性问题表现性评价弥补了传统评价的很多不足,在很多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但是,我们不应夸大表现性评价的作用和功能,更不能盲目扩大表现性评价的适用范围。只有考查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隐性素质时才适用表现性评价,而关于事实性的知识则适合用标准化测试。2、实用性问题首先,表现性评价需要耗费大量教学资源,不仅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还包括教学时间,特别是课程标准对课时数做了明确的规定,如果经常进行表现性评价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其次,表现性评价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很多教师,带的班级比较多,负担比较重,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研究、设计和实施表现性评价。再次,由于现在班级人数多,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表现。3、准确性问题首先,表现性评价与传统标准化测试相比,其主观性非常强,影响了评价的效度和信度。例如教师对学生的主观印象会先入为主地影响评价的准确度;学生自评往往会由于种种因素(如担心与期末成绩挂钩、自我认知能力差等)而过高或过低。其次,评价标准、评价工具的制定和选择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总之,表现性评价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以评价促发展的精神,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弥补了传统评价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想品德等多方面束手无策的缺陷,尤其适合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因此越来越受到欢迎,但它也存在很多缺陷,仍需与传统的评价方式互补,在这方面还有待我们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