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第一节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书后题)管理的定义、五种职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何为管理: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7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相关资源。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二、管理的职能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书后题)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管理职能有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七种。每种职能活动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1)信息职能通过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利用和反馈表现出来。2)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表现出来。3)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4)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5)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6)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7)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存在的(创新职能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2职能的相互关系:1)信息获取是其他管理职能赖以有效发挥的基础。2)决策既与其他管理职能有所交叉,又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依据。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4)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5)管理就是这些职能的不断循环。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书后题)根据亨利·名茨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常扮演十种角色,总体可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1)管理者扮演代表人角色。作为所在单位的领导,参加一些重压的社会活动时,所在单位的领导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2)管理者扮演领导人角色。由于管理者直接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责,他们必须在单位内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目标的实现。3)管理者扮演联络者角色。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沟通。(2)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期工作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信息。管理的职责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单位信息传递的渠道。1)管理者扮演监督者角色。监督的目的是获取信息。管理者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管理者识别潜在的机会和威胁。2)管理者扮演传播者。管理者把监督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传递给有关员工。管理者有时也因特殊的目的而隐藏特定的信息。3)管理者扮演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必须把信息传递给外界。(3)决策角色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1)管理者扮演企业家角色。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对发现的机会进行投资。2)管理者扮演冲突管理者。一个组织运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冲突或问题。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3)管理者扮演资源分配者。管理者决定组织资源用于哪些项目。组织资源包括财力资源或设备、时间、信息和其他类型的重要资源。4)管理者扮演谈判者角色。管理者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谈判上,谈判对象包括员工、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组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组织,其管理者为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都必然要进行谈3判工作。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书后题)根据罗伯特·卡茨提的研究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1)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技术、惯例和工具的能力。对基层管理者最重要2)人际技能:是指成功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既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也包括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对所有层次管理重要性大体相同3)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拥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对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中: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主要指中国古代管理国家方面的思想。这些管理思想比较零星分散,可以归纳为组织、经营、用人、理财和管物5个方面。1)组织:中国关于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起源较早。《周礼》一书,相传是周公为周朝制定的一套官僚组织和制度。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的论述和涉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春秋时代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距今已2500年,是战略战术的杰作。这本书提到的军队编制,层次关系明晰,比较完备。在劳动组织方面,战国时代的墨翟,就提出过劳动过程分工的思想,所提出的一些办法可缩短操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符合现代流水作业原理。2)经营:中国古代有许多知名的理财家,如春秋时的管仲、战国时的商鞅、北宋时的王安石等人,都进行过经济改革,影响很大。历史上著名的经营理论,有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等。3)用人:中国古代用人,素有选贤任能、任人唯贤的主张。“禅让制度”就是推举能人的制度。4)理财:中国古代在会计、成本核算、资金流转和利润、统计等方面都有所发展。5)管物:古代对财物的保管和收纳支出早有制度,并有专门官员分类管理。中国古代人们应用辩证思维把事物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合,体现出一种系统管理思想,反映在古代的军事理论和工程技术管理中。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是由“重道”、“明德”、“修权”、“知止”、“行法”、“谋略”等基本范畴组成。“重道”即做事要坚持原则和遵循客观规律;“明德”即讲求伦理道德;“修权”即有效地保持和利用权力;“知止”即明确所要达到的“至善”的目标;“行法”即实行法治,依法治国;“谋略”即讲求战略战术的运用。外:外国早期管理思想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奴隶社会,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上。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过许多管理思想,如16世纪莫尔的《乌托邦》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但是,外国管理实践和思想的革命性发展是在工厂制度产生之后。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和4发展,不少对管理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实践和思想应运而生。主要体现: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认为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他的观点适应了当时社会对迅速扩大劳动分工以促进工业革命发展的要求,成为资本主义管理的一条基本原理。2)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采取了不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起许多管理制度。3)1841年马萨诸塞车祸引发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历史上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这种分离对管理有重要意义:1.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成为一种职业;2.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佣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4)欧文的人事管理欧文开创了在企业中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的先河,有人因此称他为“人事管理之父”。5)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管理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方法的研究;二是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他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6)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收益分享制度才能克服由利润分享制度带来的不公平,要求按照各个部门的业绩来支付报酬。7)哈尔西的奖金方案哈尔西对管理的贡献也体现在工资制度方面。提出按照每个工人自身来设置奖金,依据是工人过去的业绩。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于发展6.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书后题)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西方,西方的管理理论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5论、质量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出现于欧美,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亨利·L.甘特等。泰罗的贡献(科学管理之父)基本内容:1.工作定额:劳动方法的标准化原理。通过进行时间和动作的研究来制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2.标准化:培训工人的科学化原理。就是要使工人采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来提高生产率。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了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实行奖励工资制的原理,即是按件计酬。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管理职能专业化原理。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由管理部门来研究时间和动作,制定科学的工作定额和标准化操作方法,再由工人执行。其他人的贡献: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2)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和切斯特·z·巴纳德等。法约尔的贡献(“5+6+14”):主要在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管理知识其中一种。企业的六种基本活动:1.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和加工。2.商业活动: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4.安全活动:设备维护人员保护。5.会计活动:货物盘点成本核算。6.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是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之一。614条原则:(内容了解)1.分工:实行劳动的专门化,可提高雇员的效率,从而增加产出2.权力与责任:管理者必须拥有权力以发布命令,但权力必须与责任相当3.纪律:雇员必须服从和尊重组织规定,领导一身作则、管理者和雇员对规章有明确理解和公平的奖惩对于保证纪律的有效性非常重要的。4.统一指挥: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并向这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5.统一领导:从事同种工作的任何部门应该由同一个管理者按一个统一的计划来加以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不能超越组织整体的利益。7.报酬合理:必须给工作和服务以公平合理的报酬。8.集权与分权:集权的程度应该适合于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所属环境。9.等级链与跳板:表现为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系列,上下层次之间和横向部门之间应保持灵敏的信息沟通。10.秩序:企业成员和物品都应各得其位、各得其用。11.公平:管理者应该友善和公正地对待下属。12.人员稳定:减少不必要的流动,以保证所属人员能很好地完成工作。13.首创精神:鼓励员工发表建议和增加执行任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14.集体精神:任何分裂对企业都是非常有害的,所以要注意协作、协调、沟通、配合,甚至包括必要的妥协。韦伯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式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而权威有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传统式和理性—合理的权威。他认为,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对于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①存在明确分工。②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和职位进行法定安排。③根据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来选拔员工。④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担任公职的人一般都是任命的。⑤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者。⑥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所管辖企业的所有者而是工作者。⑦行政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中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⑧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7巴纳德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他认为在组织中,经理人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为“社会系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