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学试题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1.大地构造学:研究地球特别是岩石圈的组成、结构构造、运动规律、演化历史、动力成因的科学。2.蛇绿岩套:由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熔岩和海相含放射虫硅质岩组成的一套岩石系列。3.克拉通:陆壳达到稳定状态,再无广泛构造-热事件发生的地区。4.地盾:克拉通内大面积出露结晶基底的地区,长期上隆,缺失沉积盖层,仅局部边缘很薄。5.地轴:位于地台边缘,呈狭长带状,是地台内部相对活动性较大的正向二级构造单元。基底构造层出露较广,沉积盖层缺失或发育不全,断裂、岩浆活动较强烈。6.绿岩带:具有明显的地层旋回,原岩主要由基性火山岩到中酸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组成。7.表壳岩: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的统称。原岩在地表条件下形成。8.TTG岩套: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一般是以长英质片麻状为主的高级变质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区、麻粒岩—片麻岩区。9.地台: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下构造层是巨厚的、强烈褶皱的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的结晶基底;上构造层是未变质的、产状平缓和厚度较小的沉积岩组成的沉积盖层。10.构造旋回:地壳发展有规律地出现的周期性构造活动过程。11.构造层:地壳在一个构造旋回或一定发展阶段中,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形成的地质综合体。12.转换断层:是一种水平错动在两端突然终止并改变为另外一种方向和构造类型的断层。13.威尔逊旋回:是指大洋从张开到闭合的整个过程,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和遗痕。14.板块:岩石圈被构造活动带分割成的球面块体。一般指块体较大的稳定构造单元,其底部是软流圈的低速高导层并存在岩石的部分熔融。15.混杂堆积:在板块俯冲作用下,不同地点、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所形成的复杂混合体。16.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顶盖。17.复理石建造:由海相砂质与泥质岩相间形成,常为巨厚层,可达百米~千米,而单个韵律层很小,以厘米计。18.滑脱构造:岩石圈中近水平的大型界面,在应力作用下,这些界面上的岩石产生褶皱、断裂构造而不延伸到下盘,造成上下岩块脱节的现象。19.变质核杂岩:位于地形高处的变质岩和上覆的未变质沉积盖层之间为低角度的拆离断层,这种变质岩被称为变质核杂岩。20.大陆裂谷:在古老地盾或地台基底之上,地幔上涌岩石圈拱曲隆起、地壳拉张形成,主要发育在地盾或地台基底之上。21.前陆盆地:大陆碰撞过程中,原被动大陆边缘在仰冲板块的推挤下,向下挠曲而形成。22.裂陷槽:由断裂大陆边缘的内角部位向大陆地台上延伸的、长期或某些时期显著活动的、沉降较深的线性拗陷。23.热剩余磁性:岩浆冷却成岩过程中,当温度降至居里点时,岩石被地磁场磁化并保留下来。24.双变质带:高压低温变质带位于俯冲带上部或海沟的陆侧。高温低压变质带通常相当于岛弧和陆缘火山岩带。25.B型俯冲:是指大洋岩石圈板块在岛弧或山弧外侧的海沟处向大陆岩石圈板块或另一个大洋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消减作用。26.A型俯冲是指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向另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之下的俯冲作用。27.C型俯冲是指内陆盆地边缘坳陷向古老造山带之下的俯冲作用。28.造山作用:指在地球深部构造动力学背景下,岩石圈发生剧烈构造变动、物质成分重组、结构重建等复杂而漫长的地质作用过程。29.增生楔:分布在海沟内侧,大洋板块俯冲时被上盘板块刮削下来的沉积盖层和洋壳碎片,连同原地深海沉积物堆积而成。30.欧拉定律:一个刚体沿半径不变的球面的运动,必定是环绕通过球心的轴的旋转运动。在球体表面,任何一点的移动都不是沿着直线,而是弧线。三、简述题:2、地台的基本特征:①形态特征:地台呈近卵形或等轴形。②地貌特征:地势平坦,起伏不大。③地质特征:各时期沉积盖层呈面形分布,岩性较简单,主要为成分成熟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厚度不大,只有地槽的1/10。岩相、厚度变化不大,发育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含煤、铝土、铁质岩建造,红色岩和陆相火山-碎屑岩建造。构造简单。岩层产状近水平,褶皱宽缓。深断裂主要发育在地台边缘和与地槽的分界处。岩浆活动微弱,仅局部有基性-超基性、碱性侵入体和玄武岩类的喷发。岩层无区域变质现象。外生矿产丰富。④地球物理特征:地壳厚度接近平均值,无异常上地幔,低速带埋藏深。重力布格异常为低负值。⑤磁异常幅度变化小。热流值低。4、海底扩张的主要依据:1、海底地形。不平坦,大致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脊三个区域。洋脊轴部最高,向两侧逐渐变低,海沟及大陆坡底部最低。原因是新洋壳从洋脊向两侧扩张变冷,岩石圈密度变大下沉的结果。2、海底沉积物的侧向变化和海底年龄深海沉积物由洋脊向两侧从无到有,从薄到厚沉积层序由少到多,最低部沉积物的年龄愈来愈老,似向洋脊渐进超覆。沉积物的层序变化在洋脊两侧是对称的。洋脊沉积物年龄和火成岩的年龄最新,愈向外愈老,最老不老于中生代或侏罗纪。岩石年龄以洋脊为轴两边对称。这是由于老的岩石和沉积物随着海底扩张被带走,在深海沟处下沉到地幔中去消失了或被焊接到大陆边缘上了。3、转换断层:转换断层是一种水平错动在两端突然中止并改变为另外一种方向和构造类型的断层。转换断层分布于洋脊-洋脊间,沟弧-沟弧间和沟弧-洋脊间。洋脊-洋脊型转换断层是海底扩张山的主要运动型式。4、海底磁异常:三大洋海底磁异常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正负磁异常条带与洋脊平行相间排列,并以洋脊为轴两边对称。两个相邻磁异常条带的地磁场正、反向时间之比与正、反向条带宽度之比与正、反向沉积物厚度之比都是一致的。上述现象均属海底扩张形成。5、地槽的基本特征:①形态特征:一般呈狭长带状,延伸具方向性。②地貌特征:常为宏伟的长条形山脉,地形切割较强。③地质特征:各时期地层沿地槽走向呈狭长带状分布、岩性复杂、富含有机质、常夹火山岩。以海相为主,厚度巨大,岩相厚度变化大,有硬砂岩建造,细碧-角斑岩建造,复理石建造和磨拉石建造。在优地槽地向斜中常发育蛇绿岩套。构造复杂。岩层挤压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多为走向逆断层和逆掩断层,深断裂众多,尤以走向深断裂最发育,常构成地槽边界或内部构造单元之间的界线,对地槽的形成和发展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浆活动强烈。早期以基性-超基性岩浆的海底喷发与小型侵入为主;中期以中酸性-酸性岩浆的大型侵入为主;晚期为碱性系列的喷发活动和小型浅成侵入活动。遭受一定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矿产丰富,以内生矿产为主。④地球物理特征:地槽褶皱带多为地震活动带。莫霍面深,具异常上地幔。重力异常呈带状。磁异常呈一定规模的线状或链状分布。热流值高。6、地壳的岩石学垂直分层:在未变质的表壳岩石下面的上地壳由绿片岩相岩石组成;中地壳主要为经过富铝的、伴随局部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的角闪岩相岩石;下地壳为含有长英质片麻岩和多种侵入体的麻粒岩相岩石。按照一般地温梯度(30℃/km)推算,上述分层界面的大致深度为5km、15km和25km左右。地壳物质结构的基本特点,是石英含量向下减少,长石含量向下增多。8、造山作用存在的标志1)角度不整合代表地壳经历过一次下降--抬升--再下降的过程。强烈的构造作用使地层普遍褶皱、断裂,并使造山过程中形成的火山-沉积岩系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磨拉石沉积组合以陆相为主,巨厚,砾岩和砂岩占优势,岩石分选很差,层理不规则,常见交错层理和波痕,相变急剧,产于山间坳陷和边缘坳陷。3)沉积组合的性质截然不同造山作用之前多为稳定型的沉积组合,造山作用期间以火山-沉积组合和磨拉石沉积组合为代表的非稳定型沉积组合类型为主。4)构造变形是造山作用的直接标志造山作用使地壳物质强烈褶皱和大规模逆冲推覆等,地壳大幅度缩短。明显不同于造山作用前后的较微弱变形。5)动力变质作用在造山过程中,构造挤压作用使断裂带附近或整个地壳岩石发生动力变质作用,常常出现动力变质带,甚至高压变质岩。6)岩浆活动是造山作用的直接产物在造山作用期间,大规模逆掩断层导致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岩浆随强烈的构造作用侵入或喷出。9、大陆-大陆碰撞带的基本特征1)地表构成宏伟的褶皱山系,地壳厚度增大,重力异常为高的负值-400~-500毫伽。2)山根极深,有利于地壳硅铝质重熔形成花岗岩基。碰撞带还可出现中酸性、中基性岩浆喷发。3)沿大陆碰撞带,由于板片逆冲、剪切生热,以及花岗岩浆的形成,可导致中、低压变质作用。在碰撞带大规模基底推覆体下,偶见高压蓝片岩岩相的变质作用。4)大陆碰撞阶段,典型的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前陆盆地和山间盆地中,随着褶皱山系的强烈抬生,剥蚀作用盛行,年轻山系被磨拉石沉积所环绕。板块划分的代表人物有摩根、勒比雄、麦肯齐、迪茨、霍布斯等。12、大陆边缘的类型及主要特征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分布在大西洋两侧和印度洋西侧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和印度洋东侧宽阔的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大陆架很窄或不存在巨厚沉积无深海沟、安第斯山式海岸山脉或岛弧、边缘海大陆边缘是张性的地震较少、活动性较小靠近大陆比较稳定发育深断裂带(贝尼奥夫带)有深海沟、安第斯山式海岸山脉或岛弧、边缘海压性、压剪性的强烈地震带和火山带,临近大陆活动性较强大陆边缘或岛弧外侧有楔形沉积柱边缘海盆有较厚的火山-碎屑沉积组合13、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大洋中脊是地幔物质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的地带,洋壳在中脊连续产生而把大陆向两侧推开。2.在地球体积基本不变的假定条件下,新洋壳的产生必然导致另一部分洋壳在地表等速消亡,洋壳就在贝尼奥夫带重新插入地幔。3.海底的扩张速度为2cm/a,即大洋壳是在2亿年内形成的。大陆尽管永远存在,但是被拉开、合拢或彼此滑移,各个大陆仿佛坐在传送带上,在对流层上慢慢移动。4.海底扩张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于地幔物质的对流。14、双变质带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在挤压型板块边界往往出现两个平行的高压低温型和高温低压型变质带。高压低温变质带:即兰片岩带,以具兰闪石、硬玉、硬柱石、黑硬绿泥石等矿物为特征。位于俯冲带上部或海沟的陆侧,宽度较窄,通常与混杂堆积、蛇绿岩套共生。高温低压变质带:以具有红柱石、夕线石、蓝晶石等矿物为特征。通常伴随大量中-酸性深成侵入岩和喷出岩,相当于岛弧和陆缘火山岩带。两带之间通常被一条完全未变质的岩带分开,相当于沟弧间隙,也可以直接接触。15、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主要构造事件①吕梁旋回,华北克拉通形成(1分)。②晋宁旋回,扬子、塔里木克拉通形成(1分)。③祁连(加里东)旋回,祁连山碰撞带趋于稳定,华南克拉通形成(2分)。④天山(海西)旋回,天山兴蒙活动构造域趋于稳定(1分)。⑤印支旋回,秦岭碰撞带趋于稳定,统一的中国大陆出现,华北、扬子等稳定区重新活动(2分)。⑥燕山旋回,滇藏活动构造域自北向南发育(1分)。⑦喜山旋回,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青藏高原形成;太平洋沟—弧—盆构造体系出现(2分)。16、陆内造山带的特征1.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横切板块边缘。可起源于沿古老陆块薄弱地带发育的古裂陷槽,也可发生在由陆缘、陆间经主造山期转化而成的较新大陆内部2.地壳-岩石圈特征:陆内造山带形成时的地壳-岩石圈类型是大陆型地壳,包括克拉通范围内早已出现的古老陆壳,也包括以前为洋壳或过渡壳转化而成的较新陆壳3.时间演化特征:陆内造山带具有分期演化的特征,逆冲系统分期形成,伴随构造-热事件和磨拉石沉积组合也分期形成4.构造变形特征:多条主干逆掩断层组成的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在几何形态上表现为后端厚前端薄的构造楔形体,前缘后缘有大面积的基底岩系被卷入形成大型的厚皮构造5.变质特征:无区域变质作用,出现高压变质岩,以带状形式分布于主逆冲断层附近,多以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于围岩之中,分布于造山带的各个构造单元6.岩浆岩特征:没有蛇绿岩和远洋沉积,没有安山质火山岩及相应的侵入岩,多为中上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在造山过程中具有分期演化的特征。在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时期岩浆岩更偏酸性,花岗岩以S型和A型为主,兼有少量I型,稀土元素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强烈亏损7.磨拉石沉积组合特征:分布于造山带的各个构造单元。造山过程中,每次强烈活动均有磨拉石组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