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区域自然灾害系统与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规律研究史培军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灾害与公共安全研究所2005.8.16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报告内容1.区域自然灾害系统2.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规律研究3.关于加强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建议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区域自然灾害系统1.1研究背景-地理学的综合研究-IDNDR,ISDR-中国自然灾害在世界的位置-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承担项目承担项目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张兰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完备信息条件下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黄崇福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形成机制的影响史培军区域自然灾害模糊风险算法及其在减灾方案筛选中的应用黄崇福区域农业旱灾灾情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诊断与分析王静爱风险估不准条件下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理论和方法黄崇福民政部委托项目全国灾情信息系统史培军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史培军瑞士再保险公司委托项目中国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及重大灾害分析史培军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编制(中英文对照及电子版)史培军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2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结构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复合组成的自然灾害系统的结构体系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2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孕灾环境稳定性、致灾因子风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形成的自然灾害系统的功能体系1.3.1自然灾害的分类体系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2.自然灾害链地震崩塌旱洪灾害结构破坏生态/生存环境破坏喷沙冒水砂土液化机械故障疫病传染病生命线受损泥石流地面沉降/抬升设施受损生命线破坏火灾滑坡水灾旱灾淡水短缺地震灾害链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2.自然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干 旱农作物旱灾农作物病虫害淡水短缺土地退化风蚀沙化盐渍化草场退化地下水开采过度结构破坏设备故障草 场病虫害森 林病虫害森林退化水质破坏污染地面沉降、地裂缝农作物病虫害粮食歉收粮(饥)荒粮食加工企业损失国际粮食贸易损失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2.自然灾害链寒潮霜冻低温大风雪灾风雪流机械故障结构破坏牧区白灾机械故障结构破坏生物冻害大气污染沙尘暴机械故障结构破坏寒潮-大风灾害链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2.自然灾害链地震崩塌旱洪灾害结构破坏生态/生存环境破坏喷沙冒水砂土液化机械故障疫病传染病生命线受损泥石流地面沉降/抬升设施受损生命线破坏火灾滑坡水灾旱灾淡水短缺地震灾害链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3.自然灾害群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4.自然灾害评估-灾情估算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4.自然灾害评估-风险评估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4.自然灾害评估-广义风险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1.3.4.自然灾害评估-狭义风险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5.区域灾害形成过程与灾害系统动力学-形成过程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由突发性致灾因子引发的动力过程、渐发性致灾因子累积形成的生态过程、人文因素驱动灾情分散和转移过程综合而成的地球表层系统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3.5.区域灾害形成过程与灾害系统动力学-动力学1.3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理论框架灾害系统动力学=灾害形成“机理”与灾害形成“过程”的耦合机理:定量表达灾害形成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过程:定量展示灾情在时间或空间的状态(水平)概念模型B由孕灾环境稳定性、致灾因子风险与承灾体脆弱性变化耦合而成的动力学机制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2.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规律研究2.1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指标体系区域自然灾害系统指标体系包括自然致灾因子多度(HD)、相对强度(HI)、被灾指数(HC)、综合指数(H),自然灾害成灾多度(DD)、灾害频次(DF)、灾次比(DR)、成灾综合指数(D)等指标。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2.2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绘制以县级行政区和自然灾害基本单元为基础的系列地图,即中国综合自然灾害系统图系与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系统图系。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库(1949-1990年)》——数据来源:各种自然灾害致灾因子专题地图《中国省级报刊灾害库(1949-2003年)》——数据来源: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刊资料《中国减灾信息库(1990-2003年)》——数据来源:《中国减灾》《《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库(1978-1998年)》——数据来源:民政部统计农业灾情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七大江河水灾库(1736-1949年)》——数据来源:水利部水灾案例摘录《中国地震灾害库(公元前23世纪-公元2003年)》——数据来源:《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地震年鉴》《中国台风灾害库(1949-2003年)》——数据来源:《台风年鉴》《中国社会经济库(1949-2003年)》——数据来源:全国各个省(市区)经济统计年鉴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2.3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规律2.3.1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时空格局2.3.2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区划2.3.3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2.3.4中国自然灾害区划2.3.5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公元前-618年)中国地震震中分布(619-960年年)中国地震震中分布(1369-1644年)中国地震震中分布(1645-1911年)中国地震震中分布(961-1279年)中国地震震中分布(1230-1368年)地震中国地震震中分布(1912-1949年)中国地震震中分布(1950-1998年)2.3.1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1736-1911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次1912-1949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次1949-1966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次1978-1998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次水灾2.3.1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旱灾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01234567891010年沙尘暴频数50年滑动平均值频数公元年沙尘暴2.3.1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区划方案5个农业自然灾害大区23个农业自然灾害区109个农业自然灾害小区2.3.2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区划区划特征表(二级)2.3.2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方案2.3.33个一级区15个二级区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中国城市自然灾害区划区划特征表(二级)2.3.3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2.3.4中国自然灾害区划方案6个一级区21个二级区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自然灾害区划特征表2.3.4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方案2.3.515个救助区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自然灾害救助区划特征表(一级)2.3.5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的基本规律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存在着地震灾害链、台风-暴雨灾害链、寒潮-大风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并呈现出一级分异以东西为主、二级分异以南北为主的区域分异规律。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形成过程中,区域城乡人口、土地利用格局、产业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灾情缓解与加重的程度,因而在空间上出现了因“小灾大害”与“大灾小害”造成的“高风险区”与“安全岛”镶嵌的格局。中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与中国经济高密度区在空间上是一致的,这是造成中国自然灾害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3.关于加强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建议3.1揭示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在理解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分异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形成过程中承灾体脆弱性形成机制、恢复力增强途径的深入研究,不仅对完善“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理论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进一步认识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形成机制与演变过程有着重要价值。3.2加强政府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加强中国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建设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自然灾害风险控制水平。3.3调整自然灾害研究战略针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从综合灾害研究向综合风险研究的转变。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北京,2005.8.16-17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战战战战战战战战战战战战战战战战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监完善机制 和谐部门改革体制 和谐区域健全法制 和谐整体合度/合则和度/和则谐度/谐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