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2011版课标县级培训讲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洋县教研室马晓云一、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背景、特点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修订的基本原则与思路三、《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后的主要变化四、《品德与社会》修订具体涉及的主要内容五、《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显著变化一、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背景、特点(一)、《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背景本次课程改革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大范围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如有些学科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有些学科具体内容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不够;相关学科、学段间的衔接有待加强等。课程标准有待修改完善。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推进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二)、修订的特点此次修订体现的主要特点: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方法创新力求减负1、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建议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2、三项内容突出“能力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3、与时俱进创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修订在注重各学科经典基础内容的同时,坚持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4、容量控制力争实现减负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些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三)、《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背景《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新创设的课程。10年的实践表明: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唤起了教师的自信心。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实验稿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存在着许多难点。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修订思路和原则修订思路和原则:坚持课程改革方向、体现时代发展、面向未来需求的原则;贯彻注重教师教学需求、注重学生年龄特征的原则,力图解决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具体而言:一是体现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向性。二是立足课程改革创新的原则。三是体现与时俱进的特征与原则。四是落实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要求的原则。五是贯彻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教育公平的原则。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改进、充实和完善:1、在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课程理念、目标和内容中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这一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坚持了课程改革的大方向和素质教育的宗旨3、课程目标和学习要求更加清晰和适度4、课程内容的编排更加合理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5、与相关课程衔接更有层次纵向、横向(一)“前言”理念与设计思路部分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三、修订具体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1、课程性质一是从总体上修改了《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并列的提法。二是关于课程性质的描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并从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个维度具体阐述了课程性质,使表述紧扣“性质”的含义,删除《标准(实验稿)》中目标的表述,避免前后重复。定位:中高年级。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二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2、课程理念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未作大的调整,只对文字做了局部调整和重新梳理,使之更简洁。如:将“学习做人”改为“学会做人”;增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的表述;将“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改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使之更符合课程名称,和品德与生活课的表述有所区别;将“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改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之聚焦、凸显课程本身的追求。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3、课程设计思路关于课程设计思路未作大的调整,但呈现格式上做了简约化处理。具体表现在:第一,接受来自实验区的建议,调整了各个主题板块的名称,使之表述更加合理、一致。将“家乡(社区)”改为“社区”;“祖国”改为“国家”,“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改为“是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第二,为易于教师理解,清晰了设计中“线一面-点”的关系以及年级间的递进关系,对“螺旋上升”的表述做了修改。第三,删除了课程关系图和结构示意图等,使之更简洁。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二)“课程目标”部分1、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的解读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本课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由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总目标作为一个结构体,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了规定:(1)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2)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3)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上述三个方面,整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时代要求。2、《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解读在总目标的统领下,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核心,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层面。(1)“情感与态度”层面目标解读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将“自尊自主”改为“自尊自律”;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将“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为“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将“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改为“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将“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改为“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2)能力与方法目标层面解读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能力与方法”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将第二条中“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为“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将第三条中“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改为“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等。为降低难度,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删去“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的要求,第四条改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知识”目标解读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毎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知识”目标中主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将“初步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改为“理解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删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等。其余各条主要是在行为动词上做了调整,以简化内容,降低难度,便于教师把握。(三)“课程内容”部分总体上没有大的修改。删减了个别小学生难以理解的条目,适当调整和合并课程内容的条数,总条目数量有所减少。参见下表原标题原条数现标题现条数(年段分配)我在成长9我的健康成长8(中2;高1;中/高5)我与家庭6我的家庭生活5(中3;高1;中/高1)我与学校8我们的学校生活7(中5;高1;中/高1)我的家乡(社区)11我们的社区生活11(中6;高1;中/高4)我是中国人14我们的国家13(中0;高7;中/高6)走进世界8我们共同的世界8(中0;高6;中/高2)总计5652(中16;高17;中/高19)为便于教师理解和把握,《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每一个内容标准后都标注了“年段建议”,同时,相应给出了“教学活动建议”,并对“教学活动建议”的每一条都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以列举的方式解释了对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教学空间,并对几种需要加以重视的教学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