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概论重点(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医学基础概论重点(下)第十章特殊感觉器官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所组成。2.眼球壁分为三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血管膜,内层为视网膜。3.纤维膜分为角膜(1/6)和巩膜(5/6):角膜由透明无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具有折光作用,感觉敏感;巩膜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之间成为虹膜静脉窦。4.血管膜位于巩膜内面,可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5.睫状体:表面有放射状突起成睫状突,内有睫状肌,调节晶状体曲度。6.虹膜:一部分环绕瞳孔周围——瞳孔括约肌;另一种呈放射性排列——瞳孔散大肌。7.视网膜:三层从外到内为感光细胞层(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双极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在视神经起始处呈白色圆形隆起,称神经盘(视神经乳头),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盲点;视网膜中心有一卵圆型黄色小点成为黄斑;在盲点的颞侧黄斑中央下陷处称为中央凹(事例最敏锐部位:日食)。8.眼球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9.房水:一种无色透明液体。由睫状体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的房水进入后房后,经瞳孔进入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进入巩膜静脉窦而入眼静脉。如房水循环发生障碍——青光眼。10.晶状体:具有弹性和聚光作用。如发生浑浊——白内障。11.玻璃体:飞蚊症。12.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13.结膜:为透明的黏膜,被覆在眼睑内面的称睑结膜(沙眼发病部位),衬在眼球表面的成为球结膜。14.泪器:由泪腺、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组成。15.眼的折光系统:眼注视6m意外的物体时,睫状肌舒张,悬韧带拉紧,晶状体被牵拉成扁平型;眼注视6m以内的物体,进入调节状态,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因弹性回缩而增加曲度。16.瞳孔对光反射:环境中光线增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减弱时瞳孔扩大,这种反应称为瞳孔的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呈双侧性效应,用光照一只眼的视网膜时,同侧瞳孔缩小(直接对光反射);对侧瞳孔也缩小(间接对光反射)。17.视锥细胞对光的敏感性差,主要功能产生视觉和色觉,视物精确性高。视杆细胞分布在视网膜周边区,敏感性高,主要功能产生暗视觉。18.视力: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19.视野:指单眼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能看到的范围。20.暗适应和明适应。21.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22.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23.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和骨膜。24.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等。鼓室内有听小骨和韧带等。听骨有三块:与鼓膜接触的称为锤骨,与内耳前庭窗相连的称为镫骨,连于两骨之间的称为砧骨。25.内耳:骨迷路为骨性管道,膜迷路是包含于骨迷路内的膜性管道,与骨迷路形态基本一致。内耳迷路结构中有耳蜗、前庭器官,耳蜗与听觉有关,前庭器官与位置(平衡觉)有关。26.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总称为前庭器。27.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气传导途径和骨传导。气传导:声波通过外耳道作用于鼓膜,再经听骨链的传递作用到卵圆窗,推动前庭阶的外淋巴液,使之发生振动,为主要途径。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进而振动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第十一章生殖系统1.男性内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为附属腺体。2.在病理情况下鞘膜腔内液体增多,则成为鞘膜积液。3.精曲小管的上皮称生精上皮,能产生精子。精曲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间质细胞,能产生雄性激素。4.附睾呈新月形,紧贴于睾丸的上端和后缘,上端膨大为附睾头,由睾丸输出小管和部分附睾管所组成,中部为附睾体,下端狭细称附睾尾。5.输精管壶腹下端变细,并与精囊腺的排泄管汇合成射精管。射精管长约2cm,穿过前列腺实质,开口与尿道的前列腺部。6.前列腺:为一实质性器官,位于膀胱下方。其分泌物为白色粘稠液,其中含有酸性磷酸酶和蛋白溶解酶,能使精液保持液态。7.精液是由输精管道的附属腺体的分泌物以及大量精子所组成,称乳白色,弱碱性。正常人一次排精量为2-5ml,约含镜子3-5亿个。8.阴茎由两个阴茎海绵体和一个尿道海绵体组成。阴茎的皮肤柔薄,富于伸展性,包被阴茎头的双层环形皮肤皱襞成为阴茎包皮。到成年期如果阴茎头仍为皮肤所包,则称包茎,需要借助手术切除过长的包皮。9.睾丸的内分泌功能:分泌睾(丸)酮和抑制素。睾(丸)酮: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生理作用有:促进男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刺激精曲小管产生精子;维持正常性欲;对代谢的作用;刺激男性副性征出现。10.睾丸的活动受下丘脑-垂体的调节。睾丸的支持细胞可产生雌激素,雌激素可降低垂体对GnRH(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反应性,并可能作用于间质细胞以调节睾酮的分泌。11.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前庭大腺。12.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卵巢是卵细胞发育成长的场所,并能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13.输卵管从内侧到外侧可分为四部:子宫部——位于子宫壁内的一段;输卵管峡——短而狭窄,水平向外移行于壶腹部,是手术结扎输卵管的部位;输卵管壶腹(鹊桥相会)——较粗而长,约占全场的2/3,是卵细胞正常的受精部位;输卵管漏斗——为输卵管末端扩大的一段,形如漏斗,其边缘有许多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14.临床上把卵巢和输卵管称为子宫附件。15.子宫:上端圆凸的部分称子宫底,下部呈圆柱状的称子宫颈,底与颈之间的部分称子宫体。16.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女阴,主要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等结构。在阴道前庭还有前庭大腺导管的开口。17.月经期:此期以月经开始至出血停止。18.妊娠是新个体的产生过程,包括:受精、着床、妊娠的维持、胎儿成长及分娩过程。19.妊娠的维持及激素分泌: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有胎盘绒毛组织的合体滋养细胞分泌。验孕标志。20.分娩。21.避孕。一般通过控制一下环节来达到避孕目的:抑制精子或卵子的生成;阻止精子与卵子相遇;使女性生殖道内的环境不利于精子的生存和活动;使子宫内的环境不适于胚泡的着床和生长等。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2.激素的信息传递方式:远距分泌——经血液循环传递到远距离靶细胞,如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旁分泌——通过细胞间液弥散到临近的细胞而发挥作用,如消化管的一些激素;自分泌——在局部弥散后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神经分泌——称为神经激素,通过轴浆流动送至所连接的组织或经垂体门脉运送到腺垂体,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3.激素分为两大类: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含氮激素:包括蛋白质类、肽类、胺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属于胺类。不宜口服。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4.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激素是第一信使,cAMP、Ca2+为第二信使。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分子量小。5.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有着特殊的门脉系统,与神经垂体之间有下丘脑-垂体神经束。6.垂体门脉:垂体上动脉从基底动脉环发出后,进入结节部和漏斗柄,然后分支,最后在漏斗处形成毛细血管网。由正中隆起和漏斗柄的毛细血管网(第一级毛细血管)汇集成若干条小静脉,小静脉下行至腺垂体前部,在腺垂体前部再一次分成毛细血管网(第二级毛细血管),上述的小静脉即垂体门脉。7.下丘脑调节肽共有9种,其中有5中激素,另外4种称因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三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十肽、生长抑素(GIH)——十四肽、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8.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生长激素:若幼年生长素分泌不足——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催乳素;促黑素细胞激素;促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9.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升压素(抗利尿激素)、缩宫素(催产素)。10.甲状腺: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因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呆小症(克汀病)。11.胰岛: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占25%,B细胞分泌胰岛素占60%,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PP细胞分泌胰多肽。12.肾上腺:分为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盐皮质和糖皮质。病理学篇第十三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1.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成为适应。适应在形态学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2.萎缩: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生理性萎缩如胸腺的青春期萎缩;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原因分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和内分泌性萎缩。3.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分为生理性肥大或病理性肥大。若因相应器官和组织功能负荷过重所导致成为代偿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效应器所致称内分泌(激素性)肥大。4.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5.化生(癌前病变):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上皮组织的化生以鳞状上皮化生最为常见,其他如肠上皮化生、幽门腺化生;间叶组织有骨或软骨化生。6.细胞核组织损伤的原因:缺氧(重要常见)、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毒物)、生物因素(最常见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7.可逆性损伤:细胞水肿(水变性)、脂肪变、玻璃样变、粘液样变、病理性色素沉着、病理性钙化。8.不可逆损伤——坏死: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式——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9.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常见于心、肝、肾、脾等器官;液化性坏死——见于细菌或某些真菌感染引起脓肿、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及由细胞水肿发展而来的溶解性坏死等;纤维素样坏死——见于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新月体性肾小球炎以及急进型高血压;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10.再生: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包括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永久性细胞(有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11.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第十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因动脉血流入过多所引起的器官或局部组织的充血,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2.淤血:原因——静脉管腔阻塞、静脉受压、静脉血液坠积、心力衰竭。3.肺淤血:左心衰竭时,左心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肺静脉回流,造成肺淤血。4.肝淤血:右心衰竭是,可发生肝淤血。5.血栓形成条件和机制: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缓慢及涡流形成),血液性质的改变。6.血栓分类: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7.血栓结局:溶解吸收、软化脱落、机化与再通、钙化。8.栓塞:较大的血栓,可发生部分软化溶解,在血液冲击下,整个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可脱落形成血栓柱子,随血流运行至他处,引起该部位血管的阻塞。9.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有利方面——有利于止血、防止病原蔓延扩散。不利方面——局部甚至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10.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由脱落的血栓造成的栓塞,最常见。脂肪栓塞——血流中出现脂肪滴并阻塞血管,抽脂。气体栓塞。羊水栓塞。11.梗死的原因:最常见的是血栓形成。12.梗死的类型:贫血型梗死、出血性梗死。第十五章炎症1.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二为一体的综合过程。2.炎症的原因: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生物性因子(由生物性因子引起的炎症称为感染)、组织坏死(缺血缺氧引起)、变态反应(不适当或过度的免疫反应)。3.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4.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可发生于实质细胞(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细胞凝固性坏死和液化性坏死)和间质细胞(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性坏死)。5.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黏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6.增生——包括实质细胞(鼻黏膜上皮细胞和腺体增生,慢性肝炎中肝细胞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