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础知识根据2006年考试说明,哲学常识共有考点59个,其中:唯物论11个,辩证法21个,认识论11个,人生观和价值观15个,再加上前言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59个。哲学唯物论一、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识记四个概念:世界观、方法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比四组关系:(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2)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4)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理解两个观点: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教材P39-40)②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世界观整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世界(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方法论用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统一于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唯物论部分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要求:(1)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明确以下几点知识: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从人类产生前和人类产生后两方面理解。人类产生后也要从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两方面理解。记住一个结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从三方面理解: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客观的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2)物质:识记一个概念(了解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把握两个属性(唯一特性和可知性),对比一对关系(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2、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1)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识记意识的含义:从起源、生理基础、意识的本质三个方面把握意识概念。了解一个关系:意识与人脑的关系明确一个观点:不同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第一、从性质上第二、从程度上第三、从过程上得出一个结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的能动作用:理解两个表现: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的之分,其原因是:第一、客观方面的原因:第二、主观方面的原因: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理解意识反作用的含义;懂得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记住一个结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了解国情,立足国情。要求:(1)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识记两组概念:运动和静止;规律和规律的客观性对比三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与规定、规则的关系把握一条线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识记一个含义:主观能动性:从想、做、精神状态三方面把握。了解两个表现:人类积极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的表现;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重要表现。把握两个因素:客观因素主观能动性主观因素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制约制约理解辨证关系:强调二者的有机结合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不顾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只空谈尊重客观规律,不去创造条件利用规律。(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识记一个概念: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解一个原因: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理论角度——原理和现实意义——实际工作两方面分析)把握一个如何(从理论角度谈如何):怎样作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第二,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三,从整体的、全面的、变化的实际出发。反对一个对立面:主观主义(实质、表现)(4)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从实践角度谈如何):了解是什么: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重要性(意义):两方面知道如何做:对青年学生来说补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解三个含义:把握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知道一个现实意义(地位):实事求是的地位把握两个原理: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明确一个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的关系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要求:(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了解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掌握两个根本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知道问题的两个方面: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明确一个划分标准: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唯物主义不可知论可知论唯心主义(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的内容物质意识决定能动作用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本质和规律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表现)(3)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二、唯物论部分的知识框架方法论辩证关系辩证关系方法论方法论根源于关系对第一方面的回答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分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规律的客观性主观能动性意识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的把握“一条线索”、“四个关系”、“两个方法论意义”线索: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原理方法论对照表原理方法论物质意识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树立正确意识,抵制错误意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哲学复习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传授。基本有如下几个:(1)理论联系实际(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3)掌握法则世界观--方法论--反对观点--注意问题--运用--俗语(4)掌握对子哲学概念总是一对一对地出现。复习时掌握了”对子”,看问题就比较全面从而避免犯片面性错误。(5)掌握关系哲学基本关系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第二种是区别与联系的关系。第三种是联系和转化的关系。三、易错易混的知识1、整个世界≠物质世界(物质世界不包括思维,整个世界包括思维)。2、哲学≠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4、物质的惟一特性与物质的根本属性5.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错误的意识则没有反作用。6.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7.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8、“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哲学基本问题不是一回事9、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1、人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2、能够在认识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3、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10、“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联系:都是唯物主义方法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都把客观存在作为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区别:两者侧重点不同前者,是主观思想和客观实际的关系,使主观符合客观。侧重物质第一性后者,是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侧重规律的客观性五、典型例题1、06年北京卷39(3)“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2008年奥运会的熊熊圣火要在北京燃烧16天,北京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精神增添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内涵。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如何通过北京奥运会充分展现中华文化。(9分)答案要点:①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立足国情,了解奥运,了解文化,了解历史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在展现内容上,对传统文化要进行选择,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在展现方式上,大胆创意,精心策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展示方案,并以此为指导,周密组织,科学实施。(联系实际,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表1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党和政府根据农村实际推行了包括家庭承包制、科技兴农及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兴农富民的政策。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哲学依据。(12分)2、05年全国Ⅰ卷38.(4)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答案要点:①20多年来,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根据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而公有制程度过高的情况,进行生产关系改革,实行家庭承包制,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的深刻认识。③振兴农业,不仅要靠政策,还要靠科技,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④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满足上,减免农业税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3、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立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10年就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该地区脱贫过程中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答案要点:(1)坚持从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工厂矿,转为根据本地区“山场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了解。(2)辩证地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后,办起了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体现了对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的正确把握。(3)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经验,从简单照搬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作出正确决策说明了这一点。(4)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决策过程说明了这一点子。4、04年北京卷38(1)为了提升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精神需求。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国内文化事业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的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任过度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化的倾向,必须予以警惕。(1)结合材料说明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答案要点:①要立足国情,推动国内文化发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②放眼世界,认识到文化在提升综合国力中的作用。③使主观符合客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趋利避害。5、05年全国卷Ⅲ39(6)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荚水萆,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城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估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材料二、三据(三国志)(6)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理特点及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历史经验教训,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2分)答案要点: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定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其特殊性,人类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根据该项地区实际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