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岸农业合作之战略分析台湾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国际人力教育与发展研究所施正屏博士时间:2006年9月8日地点:福建厦门2简报大纲壹、前言贰、两岸农业交流机遇叁、产业合作战略选择肆、结论与政策建议3壹、前言4中国大陆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中国大陆对外贸易发展所实行之国际分工战略,使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全年实现贸易顺差1,018.8亿美元,顺差额为2004年319.8亿美元的3倍多根据中国大陆2005年海关总署最新数字显示,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年率增长28.4%﹔进口总额6,601.2亿美元,年率提升17.6%。中国大陆与前六大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额均超过千亿美元规模,与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分别突破2000亿美元5两岸经贸关系紧密台湾对大陆投资批准项目69000项,940亿美元,利用台资420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投资金额为500亿美元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市场两岸间接贸易累计5370亿美元;2005年贸易逆差540亿美元,累积逆差3300亿美元其中,台湾在大陆农业领域的投资约5000家,金额40亿美元,对大陆农业科技水平提升提供大量信息,尤其在生物制药、药用植物、保健食品应注意未来两岸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潜力6两岸区域发展模式差异不同于台湾以产业结构转变为主,大陆经济转型系以经济体制变革为主要的发展动力,透过制度调适效率的大幅提升,快速的奠定了大陆高速经济增长的惊人成就。惟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乡所得差距扩大与消费不足将成为大陆经济发展最大的隐忧,通货紧缩将是大陆必需密切观察的重大变量7厚植「增长极」解决区域发展矛盾面对全球化时代来临,中国大陆经济要继续保持年均7%以上的高速增长,需迅速调整其发展战略将过去长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之非均衡增长战略转向协调发展战略台湾应慎重考虑两岸经贸发展主轴,协助大陆厚植「增长极」实力,促使大陆相对落后地区成为两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接续能量,及时解决区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与挑战,有利于两岸长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达成,共创双赢8贰两岸农业交流机遇与挑战9两岸农业交流背景1987年台湾尚未开放大陆探亲以前,两岸农业交流除了极少数农业人士经由香港、菲律宾或日本等地前往大陆探亲访友外,对于大陆农业实际情况多不了解1988年两岸农业界人士共同参加由香港大学召开之「海峡两岸及香港农业技术研讨会」开始在香港接触,首次讨论两岸农业技术交流发展问题1990年台湾大陆工作会报同意两岸农业交流工作,由财团法人亚洲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之前身)负责推动,开创两岸农业交流之大门10国际格局下两岸农业发展2005年12月18日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在香港闭幕;与会部长发表了《部长宣言》,在农业、棉花以及发展问题上取得进展。这次香港会议获得三项主要成果,包括:发达成员和部分发展中成员同意:2008年前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关税和免配额市场准入发达国家2006年取消棉花出口补贴2013年底前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11两岸农业总体安全展望未来十年,影响两岸农业总体安全外部因素将来自WTO中的农业谈判进程与国际规范。其中,多哈回合谈判已逐渐型成一股巨大的国际压力香港会议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在农业和非谈判模式、服务和发展等领域达成更多的共识和一致,为今后的谈判提供清晰的指导路线图12香港会议未来前景多哈回合谈判已历经4年,虽然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农业等关键议题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世界银行指出,如果取消关税、补贴和国内支持计划,到2015年全球年产值将额外增加近300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将来自农业贸易改革。由此可见农业贸易改革的重要性香港宣言代表WTO农业谈判小步迈进,各成员部长们同意制定详细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将确保2013年底前平行取消各种形式的出口补贴、以及与出口补贴具有同等效果的支持出口措施。在农业方面,未来难题还包括:削减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和市场准入两大难题13农业总体安全议题架构为深入了解两岸现阶段农业问题高度不确定性,建议研究议题包括三层次:第一个层次为WTO架构下两岸经贸议题,需建立宏观的战略思维,确保两岸主体性与公权力的完整第二个层次为攸关两岸农业总体安全的技术管制问题。其中包括:防疫检疫管制与外来物种暨病虫害入侵管制问题第三个层次为针对两岸农业面临国际竞争力可能爆发的粮食安全与水资源经济安全问题,应积极建立两岸农业数据库与农业贸易安全预警模型14中国大陆农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从目前达成一致的条款看,对中国大陆农业发展可能形成的挑战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中国大陆农产品关税结构简单,约束与实施关税相同,绝大多数产品关税的实质性削减,必将使大陆市场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第二、蓝箱、绿箱等支持性政策使用纪律加严,将迫使中国大陆未来对农业支持之政策选择与力道受到更多规则的约束第三、其它成员降低关税、减少国内支持和取消出口补贴,在技术和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等方面非关税壁垒将会变本加厉,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中国大陆农产质量和卫生标准等要求将会大幅提高15中国大陆对台重大政策调整2005年中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出现了二项重要转变:第一、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第二、公布对台湾进口的15项水果调降至零关税上述二项政策的宣示,直接冲击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16两岸农业新格局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中国大陆,展开国共两党对歭半世纪后首度接触的「和平之旅」,引起全球重视大陆积极邀请台湾在野党高层人士的互访,并进一步对台湾果农提出零关税及快速通关的优惠政策;希望以制度性的转变对台湾产生锁进效果,引起台湾“执政”当局高度关注17制度学派与路径相依由制度学派观点观察上述二项政策存在高度路径相依的密切关联大陆一方面希望透过台湾扎实的农业科研基础研究与农民组织力量,化解其自身三农问题的严峻困境另一方面,希望以农业贸易为手段,开放市场为筹码,将两岸原属于国际贸易为范围的农产品进出口问题,透过制度性的单向开放政策,转变成国内经贸事务议题,对台湾农业部门产生进一步挤压与锁进效果18台湾农产品出口面临价格波动风险2003年至2005年台湾出口水果至中国大陆市场单年跌幅均超过百分之三十;出口至香港单价变动更高达百分之五百八十之多显示中国大陆与香港市场价格变化幅度极大,出口商面对市场价格变化风险相对极高,此一特性值得重视19台湾农业总体安全台湾农民倘若冒然接单,不确定性极高的大陆农产品市场风险,不但将扭曲台湾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台湾农业部门极为欠缺的农业保险制度,更将迫使台湾“执政”当局在辅导农民面对农产品贸易全球一体化中,无任何规避风险的安全避险机制,势必将危及台湾的农业总体安全由于台湾农产品并不具备价格与数量的市场竞争力与比较优势。因此,对台湾而言,两岸农业交流不应以贸易为主轴。而应以技术研发、通路建立与推广教育为主轴20两岸发展路径选择台湾为避免被边陲化,应认真思考制度学派所提供的观点,在国际格局下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对未来两岸关系的路径选择与长远利益制度学派认为制度与经济成就之间的关键问题:是何种制度组合最能促成交换利益,长期经济体制的成就取决于制度变动的调适效率制度是行为的限制,组织则是设立来利用制度带来的机会,并由此造成经济体系的发展制度一旦确定,就决定政治与经济活动的各种机会与成本组织不仅在制度提供的机会下降低成本促成交易,也会形成知识、创新技术,甚至改变谈判力量造成制度变动21参产业合作战略选择农业科技合作农民教育合作22「十一五计划」战略调整之六大重点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国大陆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城市化、区域发展、和谐社会六大关键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将成为中国大陆下一个五年规划的重点工作23宏观经济分析架构土地资源移转粮食安全问题圈地运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劳力资源移转技职教育问题社会失业问题政治稳定问题农业科技合作粮食安全政策模型农家所得安全模型生产要素控制模型农民教育合作两岸人力资源整合培训与就业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粮食安全战略与城镇化发展战略政策结构性矛盾24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现状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都面临加入WTO后世界农业的激烈竞争,两者科技合作已有良好基础,多年来,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主要在良种与技术引进、学术交流等领域展开由于两岸经济发展路径的客观差异,两岸农业科技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台湾在应用研究与科技推广领域成效突出;而中国大陆则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优势明显。这种差异与互补性为双方开展科技合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5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成效面对新世纪的来临,两岸应加快探索在国际经贸环境下合作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形成全方位合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新型模式,全面提升两岸农产品面对国际市场的总体竞争力。其中,重点工作建议应包括:相互引进农业良种技术培养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对两岸农业的研究强化农业智慧产权保障建立农业资源之数据库26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四大问题第一、政治对农业科技合作的制约第二、生产示范区未充分发挥作用第三、盲目引种与重复引种第四、良种引进审批和检疫27新世纪两岸农业科技合作策略未来两岸农业科技将朝着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新科技革命的方向发展。发展重点主要有五个方面:生物技术:高新技术将以更快的速度渗透于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决策的作用和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设施农业:精致农业和工厂化农业发展迅速;环境经济:以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为核心的持续农业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产品加工:以农产品为主体的食品制造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加快28创新思维与制度变革两岸若能坚持互补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主轴,充分发挥两岸农业资源和经济基础互补的整体优势,按照区域经济理论,优化配置资源要素,增强两岸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层次合作、多渠道联通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体系,推动两岸农业经济向国际化发展,以新的体制和机制,为双方农业经济相关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示范,造福两岸农业与农民,使两岸人民得到实惠29中国大陆对台湾交流重点制度创新有序交流以人为本一、建设农产品物流基地二、台湾农业外移的吸纳基地三、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四、两岸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五、两岸农业先进技术创新基地六、农业科技人才开发基地30台湾对大陆交流重点农转非人力资本城镇发展产业创新人力资本:透过台湾专业团队推动职业培训,确实解决农民工缺乏专业而造成结构性失业问题,提高未来劳动力素质,缩减城乡知识落差,有效协助中、外资企业解决人才媒合问题,有利于国际资本对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投资城镇发展:透过城镇化发展政策稳定的改变大陆社会结构与工农失衡的矛盾,建立和谐社会产业创新:以两岸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均衡性为基本条件,分别选定两岸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优先发展战略,两岸关系的稳定将带给双方长期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的巨大利益31肆结论与政策建议32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发展对台湾影响两岸关系是否能保持和平稳定,攸关中国推动现代化过程重大变量台湾有可能在美中双边关系中逐渐被边缘化台湾应审慎而务实的调整在亚太地区之角色33以全球化视野开展两岸农业合作两岸农业的环境与条件不同,中国大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土地、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以及广大的消费市场台湾则自然资源较为缺乏、土地狭小、农村劳力短缺,但台湾具备优异的农业应用技术、健全的农业推广体制、有效的农民组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及流畅的市场营销管道,这些互有优缺的条件,正可让两岸农业在发展上产生互补互利的作用34两岸协调发展区域经济2005年国共两党高层领导首度会面,结束了两党半个世纪的对歭,但两岸紧张关系并未松动两岸应客观而务实的面对后冷战世界新局势与两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