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产业安全探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探究吴琪09物流3班09417164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农业产业安全日益成为国内外新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内外的专家都对此提出了很多看法和观点,而对资料的整理和归纳有助于我们对问题更新的探索,所以本文主要从产业安全的定义及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评估体系和对策等角度来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外资投入农业产业安全问题评估体系对策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各行各业的外资投入(FDI),在中国有了外企,有了中外合资企业,有了跨国公司。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GDP更是年年攀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民幸福指数也持续爬升;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法律更是不断的完善。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但是,真的一切都这么好么?持续开放以后,我们走向商业竞争,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跨国公司和中国垄断国有企业以及中国新生地方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的三大比较强势的经济体。跨国公司已经从传统的贸易和合资进入独资,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要我们的市场,还要收买我们的核心企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人口数量很多,农产品需求量很大,可以说农业是中国的最基础性的产业,农产品关系到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保持农业产业的独立自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已经逐步占领了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是立法问题,是贸易壁垒问题,还有外资投入和跨国公司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从产业安全的定义及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影响因素,评估体系和对策四个角度来进行归纳和评述。一、产业安全的定义及农产品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一)产业安全的定义徐洁香、邢孝兵(2005)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拥有相应的自主权或控制权,也即该产业生存和发展不受外来威胁的状态。赵勤(2010)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对该产业拥有的自主权或控制权。景玉琴(2010)产业安全可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应该这样定义: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引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可以定义为: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产业安全从产业角度划分可以为农业安全、工业安全和金融服务业安全等。(二)农业产业安全的研究内容朱晓峰(2002)把影响农业产业安全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基本生产要素。外部因素主要是我国农业在世界体系中的依赖性和边缘型。刘乐山(2002)、朱钟棣(2006)认为,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农业产业整体上基础稳固、健康增长、持续发展,在国际经济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农业产业受到大的打击或者损失过多的农业和国民经济利益,能够避免或者化解可发生的局部性或者全局性的农业产业危机。朱丽萌(2007)农业产业安全是指农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外来势力根本威胁的状态。徐洁香、邢孝兵(2005)从一般意义上讲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农业在整体上基础稳固、健康运行、持续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卫力,具体表现为农业生产不受外来资本控制和农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对于现阶段的我国,农业产业安全主要包括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安全。朱广其(2007)从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角度分析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农业人力资本供给不足;现代农业组织发展滞后;科技创新缺乏;未能充分利用农业潜在的规模经济。吕立才、熊启泉(2007)认为,拉丁美洲国家的农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加任何控制,是导致该地区农业被发达国家农业跨国企业高度垄断和该地区农业产生依赖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赵勤、马建蕾(2010)外资对我国大豆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控制力,开始向粮食、棉花、畜牧业等领域逐步渗透,且扩展到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其操控能力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风险。在山东寿光,80%的蔬菜品种为“洋品种”,有的洋种子每公斤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如果我国农业对国外种子过度依赖,外资则可利用其强势地位提高种子价格或者向农民索取高额的专利费,侵蚀农民利益,危胁农业生产。郑小梅,赵勤(2010)我国豆农大多分散经营,规模经济缺乏是产业安全的重要原因。二、农业产业安全产生的原因(一)外资的投入赵勤、马建蕾(2010)外资对我国大豆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控制力,开始向粮食、棉花、畜牧业等领域逐步渗透,且扩展到了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其操控能力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我国农业产业安全风险。在山东寿光,80%的蔬菜品种为“洋品种”,有的洋种子每公斤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如果我国农业对国外种子过度依赖,外资则可利用其强势地位提高种子价格或者向农民索取高额的专利费,侵蚀农民利益,危胁农业生产。曹秋菊(2010)通过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得出结论,外资的直接投入会控制我国行业和市场,实现对品牌和技术的控制,导致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的加剧。李栋(2010)跨国并购使得我国经济安全受威胁,国家产业控制力减弱,自主知识产权丧失。(二)农业产业自身原因马建蕾(2010)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一是产业链组织机制落后,二是产业链支持服务体系薄弱。我国尚未形成覆盖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质量控制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财政金融支持体系。郑小梅,赵勤(2010)我国豆农大多分散经营,混种混收现象严重;农民合作组织少且发挥作用有限;豆农风险承受力脆弱,大豆加工企业抗风险能力也十分有限,在遭遇较大风险时,二者很难“风险共担”。大豆产业链各环节松散、脱节,产业聚合力和竞争力弱,难以应对来自跨国粮商的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无话语权,在国内市场上受外资挤压。(三)政府原因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2003)指出,中国大豆产业本身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但由于政府重视和支持不够,导致加入WTO以后,国内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严重下降。马建蕾(2010)指出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存在着“市场失灵”。如,加工企业不会发地为了支持国内农业的发展而放弃进口廉价的农产品原料。因此,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职能应该由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承担。赵勤(2010)农产品扶持程度不够,1996年我国放开了大豆和豆粕的国际贸易,但对大豆和豆粕进口却没有关税配额保护,大豆关税仅为3%、进口增值税为13%,豆粕关税为5%。大豆油进口在2005年前有配额保护,2006年后只征收9%的关税。贸易环境不佳,使得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长驱直入,大豆产业面临不公平的竞争。(四)贸易壁垒等其他原因马建蕾(2010)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蒋高明、李霄(2010)转基因主粮大面积推广的粮食安全风险,转基因食品在中国逐渐推广、使用,已经侵占了不少的份额。这是对我国产业安全巨大的挑战。李宁、辛毅(2008)技术性贸易壁垒使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获利能力被严重削弱,中国加入WTO以后,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农产品标准贸易壁垒的防御性功能,对本国农产品市场进行高水平保护,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标准贸易壁垒由防御战略转变为进攻战略,谋求控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业发展。三、农业产业安全的预警机制和评价方法李孟刚(2006)设计了一套从产业国内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等四个方面对中国纺织业进行产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认为中国纺织业处于基本安全状态。龚文龙(2007)认为,棉花产业安全评价可以从供给、消费和价格三个方面进行,从而设计了包含产业宏观经济环境指标、产业宏观政策环境指标、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等四部分内容的棉花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何丹、朱丽萌(2007)建立了包括农业产业发展速度、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粮食自给率、农业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和农业出口对外依存度等5个指标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并设置农业产业安全指标安全度预警界限,对中国自2000年~2010年的农业产业安全水平进行测算,认为在此期间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基本处于安全状态。朱丽萌(2007)以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粮食自给率、农业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和农业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等四个指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认为2001年~2010年之间,中国农业产业处于从基本安全到不安全的状态。事实上,她的评估是对的,因为我们现在可以从数据报告中发现中国农业80%都是外资。定价权很多都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里。宋聚国,刘艺卓(2010)目前对产业安全进行评估的方法虽然各异,但基本上都是从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和产业成长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其中产业竞争力和产业控制力倾向于静态描述,而产业成长性则更倾向于动态判断。倪洪兴(2010)目前国内关于产业安全的界定主要有产业控制力论、产业竞争力论以及国民产业权益论三大观点。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开放条件下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应统筹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主体功能的实现情况何维达,二是农业产业控制力情况,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情况。四、解决方案(一)严格管理外国投资刘一飞(2010)严格对外资的管理,尤其要严格规制外资并购。马建蕾(2010)对外资进入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等环的情况,以及在种子、化肥等农资经营领域,进行全面调查,合各行业的具体特点分析评估外资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加工领域和农资领域的外资准入制度,明确外资通过并购或其他方式控制国内涉农企业的审查范围和程序。曹秋菊(2010)我们应该总结国内外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成功经验,认真反思在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理性、辩证地看待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安全的关系,完善法规、加强监管,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产业安全管理体制,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新型的政绩观,确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战略和政策,发挥优势,顺应趋势,努力实现中国产业发展与跨国公司互利共赢的局面,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维护产业安全。(二)农产业自身产业链建设和科技建设徐洁香、邢孝兵(2005)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个发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从发展一般性粮食生产、粮食品种,向发展多种经营、优质及专用品种转变。刘一飞(2010)加大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力度和服务力度,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鼓励我国涉农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联合,培育和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农业综合企业集团。倪洪兴(2010)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农业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农业科技竞争。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增加投入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郑小梅(2010)国内采购商联合起来,建立采购联盟。倪洪兴、刘一飞、马建蕾(2010)高度重视和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李宁、辛毅(2008)建立全面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合理、科学的生产方式。(三)政府对农产业进行保护和支持1、通过国内立法保护刘一飞、李栋(2010)我国应及时完善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对外投资、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保护等,形成符合WTO规则的产业保护法律体系。促进产业保护手段法制化、体系化;加强技术性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强化产业保护的效果;在履行相关法律程序的过程中,明确企业是应诉主体,行业协会是组织协调应诉核心,充分发挥两者在出口应诉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应诉指导,加大谈判和交涉力度,建立可行、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应诉取得较好结果。国内产业应充分利用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保护期,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李宁、辛毅(2008)提高国家对农产品的检疫检测技术水平。2、政府支持张海萍、刘一飞(2010)我国应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提升产业竞争力。我国需要抓住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通过滚动式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有机配合,对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在一定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