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首先,应该如何对管理体系标准定位:以9000系列标准为先导的管理体系标准是用来规范和提升企业管理的一种科学而且先进的工具,它有助于企业充分发挥好资源的效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其次,需要强调:组织的管理体系只有一个,各管理体系标准所要求的相应管理体系只是组织的管理体系整体的一部分。(忌孤立地考虑)第三,体系管理的精髓,抓关键的少数。第四,需要明确管理体系认证层次:形式-机制-理念-行动-绩效。第五,依托文件化,用体系的方法将业务流程链条串起来,实现过程运行有章可循,证据可追溯,以提升效率和持续改进。(体现依法管理)第六,文件是最好的老师。第一章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第一节能源概论第二节能源管理相关活动第二章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第一节标准产生背景及理念第二节GB/T23331-2012及RB/T103-2013标准解析课程安排第一章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要点第一节能源概论一、能源定义一类《节约能源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GB/T23331中3.5能源电、燃料、蒸汽、热力、压缩空气以及其他相似介质。注1:在本标准中,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形式,可被购买、贮存、处置、在设备或过程中使用以及被回收利用。注2:能源可被定义为一个系统产生外部活动或开展工作的动力。二、能源的分类1、按产生分类: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新能源、耗能工质。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大多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耗能工质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那种不作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制取时又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它是由能源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换而成的非热性属性的载能体,例如工业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氩气、保护气等。耗能工质分两类:一类通常作为能量形式来使用(如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另一类通常不用作为能量使用的耗能工质(如自来水、冷却水等)耗能工质的消耗也属于综合能耗计算种类第二节能源管理相关活动一、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务院国资委等五部委于二○○六年四月七日发布《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对应国家《十一五规划》)千家企业是指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规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2004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8万吨标准煤以上,共1008家。二、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银监会及国家能源局等十一部委于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七日发布《关于印发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873号),并于二○一二年五月十二日确定“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企业名单及节能量目标。(对应国家《十二五规划》)万家企业:万家企业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以上以及有关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有的地区掌握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十二五”我国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节能6.7亿吨标准煤。目前国家《十三五规划》正在筹备,涉及节能同样还会有行动。三、清洁生产1、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针对生产过程、产品、服务持续实施的综合性预防的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风险的策略。国家环保局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2、接近国情的简单理解:通过对产品实现全过程的人、机、料、法(技术)、环等因素的管理和持续优化,减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免对人和环境的危害。目前与节能关系很紧密,能源消耗量一定程度与污染物产生关联性很大。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包括服务)生产过程: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产品:涉及产品消费、使用及废弃。(设计时开始考虑)3、背景及意义: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的重大措施。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产业政策要求:国家的产业政策淘汰范围很大程度是基于环保和节能方面考虑。(尤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企业自身需要:清洁、节能降耗、提高信誉。4、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5、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2014年2月26日发布,2014年4月1日起施行。一级: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二级:国内先进水平;三级:国内一般(基本)水平。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4年4月1日实施指标一级(领先)二级(先进)三级(一般)炼焦工序能耗kgce/t115125155烧结工序能耗kgce/t505356球团工序能耗kgce/t212636炼铁工序能耗kgce/t390417446高炉燃料比kg/t490520540热风炉温℃124012001180转炉工序能耗kgce/t-20-80转炉钢铁料消耗kg/t108010901100生产用新水m3/t3.53.84.1自发电率%453525四、能源审计概念企业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是一种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审计类别的不同对用能单位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效果的客观考察。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国家标准(GB/T17166-1997)的定义:能源审计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一般,《节能规划》是通过能源审计结果来制定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对节能的重视,开始研究节能的理论和方法,能源审计起源于美国,其方法和原理借鉴于财务审计,是一种节能措施。美国的定义是:评价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及确定节能潜力的全过程。原理依据能量守衡、物料守衡,进行企业能源收支平衡,投入产出平衡,核算某一单位时间内能源在工厂不同品种、不同单元、不同功能的投入量、利用量、损失量、回收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能量守衡能源投入量=有效能(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终端使用)+其它损耗物料平衡(质量守衡)投入量=产出量(成品+半成品+废次品)+其它损耗五、节能监测节能监测是政府推动能源合理利用的一项重要手段。节能监测通过设备测试,能质检验等技术手段,能够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依据国家有关能源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作出评价。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加强了政府对用能单位合理利用能源的监督。国家标准GB/T15316-2009《节能监测技术通则》等对节能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六、合同能源管理定义: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是指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的节能项目。用能状况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方案是构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必须要素。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实施节能项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前的运行成本。七、最新产业政策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八、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的几点经验和体会1、强调岗位节能与系统优化同步推进由于钢铁企业用能过程及能介系统的复杂性,因此,除了按工序、按岗位对用能方式和能耗数据进行分析评审外,还强调对各类能源介质及工序界面进行跨工序的系统诊断和分析,按照“动态有序、连续紧凑、能级匹配、梯级利用、提高系统能效”的原则,实施系统优化方案,以实现企业的整体节能,提高EnMS的有效性。2、制定节能规划建立长效节能机制在系统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能源技术规划,明确各时期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按节能效益或投资回收期,分期、分批实施相应的节能技改项目,以实现企业中长期节能目标。3、防止“两层皮”应将EnMS确定的重要用能过程、设备、设施和系统,以及相应的能源管理方案、节能攻关或技改项目,与企业日常的、重点的能源管理工作有机融合,防止建立的EnMS与企业的实际能源管理工作重点脱节,形成“两层皮”。4、建规立制、精细管理、夯实基础通过EnMS,建立、健全:——从能源设计、采购、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到使用、回收利用的全过程的能源管理制度;——关键岗位的节能操作规范或作业指导书;——设备低负荷状态、检修状态的用能规范;——耗能设备的润滑、保养和检修模型等。促进企业将传统、粗放的能源管理和用能习惯,转变成全面、系统、精细化的能源管理,充分挖掘管理节能的潜力。5、促进节能技术应用在EnMS体系策划阶段,即进行能源评审时,企业应识别、评价适用节能技术在各工序、设施或系统中的应用程度。《EnMS钢铁行业认证要求》中,要求国家推荐的适用节能技术的应用率不低于70%,以此促进企业积极采用最新节能技术。6、挖掘低成本节能潜力,完善节能攻关机制一线岗位员工逐渐尝试在满足工艺技术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对影响能源消耗和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参数进行适度优化。建议企业比照新产品研发管理机制,完善节能攻关管理机制,鼓励采用攻关立项,或QC、6σ等多种方式,挖掘工艺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优化等低成本节能的潜力。7、以能源“合规性评价”促进节能工作将适用的法规及标准条款,转换为企业的体系文件要求,有效管控风险。对不能完全满足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工艺装备、能源计量监测、能耗/能效指标等定期进行梳理,作为优先改进事项。对国家有节能奖励政策支持的节能技术、项目、节能产品等法规,进行分析落实,充分享受国家相关的节能财税奖励政策。8、促进能源计量和能源中心建设通过EnMS建立和运行,促进企业完善能源三级计量网络,实现数据化、精细化的能源管理。将EnMS要求与能源管控中心有机结合,努力把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成能源体系的运行平台。实现对能源介质的实时、动态、高效管控;实现能源调度与生产调度同步进行;实现能源成本核算的自动在线显示。9、促进能效监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很多试点企业没有系统策划、实施对重点用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的监测,包括:监测技术和方法、监测周期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及利用。通过EnMS的建立和深化运行,企业加强了对重点用能设备、设施的能效监测和分析。10、提升了全员节能意识,提升了能源管理的地位通过EnMS建立和运行,能源管理的全员性得到普及;能源介质是“有价值的产品”的理念得到显著提升。能源主管部门的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节能已经成为企业制定生产计划、设备检修计划时同步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能源工作从保供为主的辅助角色,向保供与节能并举、生产与节能并举的角色转变。24第二章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第一节标准产生背景及理念一、国际行动九千族等管理体系标准的成功实践,发达国家开始探索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创立,先后有由英国标准协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