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宪2011-11-28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2《求是》杂志今年七月发表了温总理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讲话,就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政策配套等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奠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3“十城千辆”活动的推广和“三横三纵”研发课题的深入,电机、电控和电池等三大核心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些领域内涌现出一大批领跑者,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电动汽车后市场配套服务体系也引起业内的高度重视,充电站和冲电设施的研发也已经进入日程。一场催生新能源汽车研发、变革高潮,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4一、正确把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中国政府规划到2015年形成年50万辆新能源车的生产能力,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500万辆,到2025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占到内燃机汽车的50%左右。公共交通行业一直是国家大力扶植的领域,“十城千辆”计划是国家在公共交通领域对新能源汽车支持的表现,与国家新能源政策一致的城市化建设,是推动城市新能源汽车向前发展的良好契机,因此选择城市公交客车作为切入点,是发展纯电动客车的进入市场的有利时机。51、资源优势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力保障我国资源丰富,从零部件原材料来看,“稀土”作为现代工业中电子、汽车等产业必不可少的资源,世界市场上的稀土资源90%以上产自中国,凭借丰富的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技术优势,我国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还具有丰富的锂矿资源,约占全球储量的30%左右,为我国汽车锂电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以及现有的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平台等资源。我们有条件整合和新能源汽车密切相关的各类要素和资源,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62、石油短缺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动力在全球石油储备量越来越少,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大趋势下,能源危机一触即发。作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之一,我国能源储量与结构先天不足,国家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石油基础储量为28.9亿吨,同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4.08亿吨,其中石油进口2.18亿吨,进口依赖度51.2%,仅次于美国。2010年石油消费量4.3亿吨。2011年前5个月,石油消费已突破2亿吨,进口依赖度达到55.2%,已超过美国(53.5%)。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的迅猛增长,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将会继续攀高,直接威胁我国的能源战略。73、环境污染呼唤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石油消耗近70%用于交通运输产业,每吨燃油一氧化碳排放约为三吨,城市大气中82%的一氧化碳、50%的氮氧化物和58%的碳氢化物和8%的微颗粒来自汽车排放,,在面对中国政府承偌到2020年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压力下,国内汽车工业势必要面对正面冲击,机动车辆减排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在必行。84、新能源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1300多万辆,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800多万辆。汽车作为我国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面临着能源短缺、油价攀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外部因素与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严重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如果说中国传统能源汽车的制造水平与先进国家的汽车制造水平有15至20年的差距,那么,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我们和国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差距甚小,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手段。9二、中国新能源汽车现状从技术成熟条件、经济可行性分析、基础设施配置、消费习惯、后市场维护管理等方面考虑,仍不具备规模化推广应用和产业化的基本条件:。。2、动力系统集成技术与整车结构匹配技术相当滞后1、产业链散、乱、杂,后发优势不明显3、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仍存争议5、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4、标准或缺将导致新能源行业无序发展10产业链“散、乱、杂”,后发优势不明显。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国内各地企业、院校、科研等单位正在大力自主研发新能源技术,初步建立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存在散、乱、杂等现象。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较低(已作调整),申请企业只要具有常规汽车资质,掌握三个核心技术之一即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一大批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急促上马,形成了“小而全”的竞争局面。当前各地争相上马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有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盲目现象,不利于新能源战略的全国推广。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为抢得先机,不考虑当地的资源,技术,研发,人才,品牌,市场条件,动輯数千辆,上万辆,甚至几十万辆新能源汽车基地的建设,看似轰轰烈烈,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风险。且大多各自为战,重复性,低水平的相互借鉴,对人力、物力,财力,时间都是巨大的浪费。政府指导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缺乏有组织的社会分工合作和必要的资源整合与统筹协调,这样下去,很难较快形成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抗衡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势。11标准或缺将导致新能源行业无序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沿用传统的整车测试标准,已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要求,尤其是在动力系统集成及通讯服务接口方面很难达到统一,大多整车企业开发的电动客车只是将不同的动力系统部件拿来组装,由于执行标准各行其道,技术路线五花八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关键部件不能通用等因素,往往整车完成以后各项性能指标都不理想,而部件厂家又互相抱怨,结果,这样的整车投放市场以后,厂家没有底气,用户提心吊胆,对每个参与的企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因此电动客车动力系统优化集成的课题自然就成了制约电动客车纵深研发的瓶颈。12“十城千辆示范工程”,由于有财政补贴的吸引,助推了新能源汽车开发的热情,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在进入(目录)的100多个车型中,真正参与示范运行的车型寥寥无几,有些地区靠行政手段,上了一批车,轰轰烈烈的投入,冷冷清清的退出。新能源汽车个人销售几乎为零。其次:运营环境严重制约。基础设施,维修体系,配件供应,技术服务不配套,也很难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再者,新能源汽车的高成本,也令用户望而却步。再加上不确定的使用维护成本,很难激发用户的购车热情。另外: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充电网络、车辆维修服务网络等)由于建设费用高、覆盖面广,投资主体尚不明确,几乎还没有正式的起步,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示范运行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131、加快组建电动客车动力集成系统产业化示范基地。2、鼓励“官、产、学、研、用”联盟,实现科研与产业化一体。三、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3、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5、尽快建立统的一技术标准体系。4、进一步规范示范运行,推动技术突破。6、把握重点和方向,鼓励各种技术路线共同发展。14选择城市客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口,是根据我国目前城市公交发展现状决定的,城市公交,团体旅游客车由于其运行线路相对固定,速度和续时里程有限,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服务设施容易建立,市场需求稳定等,这些条件客观上为发展城市电动客车创造了有利的机会。以纯电动汽车为战略重点15加快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的研发与突破是实现产业化的突破口。电动汽车集成技术主要是由充电系统、蓄电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三大模块组成。就各类零部件而言,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当前问题是:1)零部件生产各自执行自己的行业标准;集成过程中很多标准不相兼容。2)整车企业与零件生产企业交叉研究不深入(隔行隔山)。3)各行其是的技术路线实际上是对“自主研发”的一种曲解。以“联盟”的力量组织跨行业的专家团队对三大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是推动行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正确举措!16电动汽车动力模块示意图17电动电气系统主要由高压配电系统、整车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系统、储能系统、辅助系统、仪表等部分组成。电动客车电气系统原理动力电池高压配电柜电机控制器电机牵引踏板制动踏板DC/AC油泵电机油泵DC/AC气泵电机气泵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器仪表传动轴DC/DCDC24V18电动客车动力集成系统控制网络CANA: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数据采集器,实现控制数据交换;电动客车动力集成信息网络CANB: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控制器向仪表发送需要显示的信息;充电机从总线获得电池系统相关信息;电动客车动力集成监控网络CANC:整车控制器监控电池系统、电动辅助系统电动客车控制系统网络结构数字仪表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CANACANBCANC充电机数据采集油泵电源气泵电源空调电源DC/DC19系统集成的关键点:以电池成组应用技术为基础,以蓄电池管理系统为重点,以整车动力集成系统为目标。系统集成必须充分考虑到:整车结构、整车性能、整车成本、整车安全、电池维护、使用成本、辅助设施配套等诸多适应性问题。20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在政府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联盟)的作用,是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探索利于资源整合的创新模式,充分激发和汇集现有资源,有望在短时间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动汽车动力集成系统和产业化体系。21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3、鼓励“官、产、学、研、用”联盟,实现科研与产业化一体。我国汽车工业要提升国际竞争力,不仅要考虑在传统汽车技术方面的追赶与创新,更要尽快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技术路线,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汽车企业、科研院所、终端用户组成的创新合作机制。国家战略必须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发展目标和阶段任务,建立严肃的项目监督与评价体系。在某些关键领域,有国家(或协会、联盟)出面组织协调,组建“官、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盟,选择和重点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基础、有前途的企业率先突破,集中优势资源,加快产业化的进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官、产、学、研、用相结合,才能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走的更快,走的更稳。1、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及产业联盟的作用,组织“官、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体系,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的有效途径。22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2、鼓励“官、产、学、研、用”联盟,实现科研与产业化一体。中国汽车市场巨大而多元化,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技术攻关,应建立企业间及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战略联盟,对基础研究开展分工合作,实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逐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这样可以避免企业间低水平的投入和无序竞争,降低研发与生产成本,集中有限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是各项新技术的集成,不要以为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创造奇迹,我们的车企一定要依靠联盟的力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制定可行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要积极引进人才,接受先进技术,准确地把握方向,切忌各自为战,闭门造车。只有找准定位、用心经营、日积月累,才能打造一个高端品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车企更需要理性和耐心。23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3、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委参加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待批,由于迟迟未能发布,造成了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困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应借鉴欧、美、日等国的经验,通过多种财税金融激励手段,支持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示范应用等各个环节,如购买补贴、研发补贴,制造补贴,示范补贴等,解决产业化以及基础配套投入的资金来源,加大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环境。必须指出,我国从事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的大多是民营股份制企业,多年来他们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热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烧钱),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将先进的研发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中,无一不受制于资金投入乏力的尴尬,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的扶持几乎与他们无缘,政府有必要对一些有激情、有实力、有创新、有潜力的民营企业给予更大的关注与支持!24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4、进一步规范示范运行,推动技术突破。选择示范运行的城市不一定非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要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