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术语规范化工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的术语规范化工作冯志伟(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术语学的目的和意义•术语学是研究全民语言词汇中的专业术语规律的一门语言学科。早期的术语学基本上是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来进行研究的。70年代以来,术语学的研究不仅与语言学密切相关,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带上了边缘性学科的色彩。•审定和统一科学技术术语,实现科学技术术语的规范化,对于我国社会的繁荣和富强,特别是对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生产、对外贸易和其它经济活动中,由于术语的内涵不一、理解不同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事例也时有发生。因此,现代术语学的研究和发展水平,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的术语数据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曾占据光辉的地位。•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所指出的∶“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中国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知识水平......,许多发明、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科学的光辉篇章。”中国古代的术语研究(1)•荀子的《正名篇》是一本关于语言理的著作,其中许多论点都与术语问题有关。–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命题,肯定了“名”为“实”所规定,“实”异则“名”异,“实”同则“名”同;–他认为“名”的作用是“别同异”,并说,“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汉初的《尔雅》一书中,收集了各科的术语,全书分为19篇,科学技术术语占了大半数。除前3篇《释诂》、《释言》、《释训》为解释一般词语之外,《释亲》、《释器》等16篇均解释名物词,共1400多条,许多词条都下了定义,可以看成是一部古代术语词典。•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葛洪(278-341)的《抱朴子.仙药篇》、南北朝祖冲之(429-500)的《缀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等著作中,都创造了许多科学术语。中国古代的术语研究(2)•汉、唐时期的佛典翻译,吸收了很多梵文的佛教术语。玄奘(600-664)提出了八个字的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求真”就是忠实于原文,“喻俗”就是通俗易懂。为了解决音译与意译的问题,他又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秘密故”、“含多义故”、“无此故”、“顺古故”、“生善故”等五种情况,梵文译为中文时均采用音译。•北宋沈括(1031-1095)的《梦溪笔谈》中创造了许多数学、物理学、地学术语。•明代徐光启(1562-1633)的《农政全书》创造了许多农业、土壤和水利工程方面的术语•宋应星(1587-1662)的《天工开物》,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十九世纪就被西方学者译成法文,相继又被译成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俄文,该书也收集了大量的科技术语。•李时珍(1518-1593)的《本草纲目》,使用了数百种植物和矿物岩石名称,其中,仅矿物岩石就分为水部、土部、金部三大类,采用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和命名方法。中国古代的术语研究(3)•明末清初的科学技术翻译事业也很兴盛,中外学者合力译撰了不少关于天文学、数学、物理学、采矿冶金、生理学、生物学、地图学、化学方面的著作,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例如,《西洋新法历书》、《几何原本》(前六卷)、《测量全义》、《三角算法》、《比例对数表》、《泰西水法》、《奇器图说》、《远镜说》、《坤舆格致》、《泰西人身说概》、《人身图说》、《坤舆万国全图》等。•十九世纪下半叶,以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为中心,译撰了大量的科学技术著作。–例如,李善兰等人合译撰的《化学阐原》、《天学发轫》、《算学课艺》、《几何原本》(后九卷)、《代数学》、《代微积拾级》、《谈天》、《重学》、《植物》、《奈端物理》等,徐寿译述的《西艺知新》、《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汽机发轫》等,华蘅芳与傅兰雅共译的《金石识别》、《地学浅释》、《海防新论》、《代数术》、《微积渊原》、《三角数理》、《合数术》等。中国古代的术语研究(4)•在这些译作中,都创造了许多新的术语。–例如,在徐寿译《化学鉴原》之前,中国只有一些最普通的化学元素术语,如金、银、铜、铁、锡等,《化学鉴原》一书,开始按照西文第一音节创造中文的化学元素术语,并且这成为了化学命名的基本原则,如钠、钾、锌、钙、镁等。•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严复(1853-1921)在翻译西方新术语时,一方面选用意译词,另一方面又创造了不少音译词,他提出了“信、达、雅”三条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这个时期,胡以鲁在《论译名》一文中,虽然力主意译,但也提出了不妨音译的十类词。这些都表明,术语的制定与规范化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科学名词编定馆•到了清末,要求统一译名的呼声越来越高。•1909年,学部派严复编定各科中外名词对照表及各种词典,并成立了以严复为总纂的科学名词编定馆,这是我国第一个审定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机构。辛亥革命胜利后术语的审定•江苏教育会的理化教授研究会首先审定了物理学和化学术语,中华医学会组织了医学名词审查会,1915年相继审定了化学、物理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的术语。•1918年中国科学社起草了科学名词审定草案,191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23年出版了《矿物岩石及地质名词辑要》,截至1931年共审定各学科术语14部,均为草案。国立编译馆•1928年在大学院内成立了译名统一委员会,1932年成立了国立编译馆,专门负责管理全国科学技术术语审定工作。•国立编译馆聘请审定委员多人,在当时的教育部的主持下,召开过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的术语讨论会,1933年制定并出版了化学命名原则,1934年出版了物理学名词草案和天文学名词草案,1935年出版了数学名词,1936年审定了矿物学名词草案,1939年完成了气象学名词草案;在生物科学方面,1949年以前已经完成的名词草案有如下几个学科分支∶比较解剖学、昆虫学、细胞学、组织学、普通动物分类学、脊髓动物分类学、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学、植物生态学、普通园艺学、植物园艺学等。•天文学名词从1934年出版后,于1937年进行了增订,1940年已增至7000条,又经1942年、1948年两次审定,为天文学术语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1949年底,国立编译馆编成的名词术语草案还有岩石学、人文地理学、电机学、机械学等共五六十种。《辞源》和《辞海》的编写•我国在1908-1915年间,完成了《辞源》的编写工作,共四册;•1936年还完成了以字代词的百科词汇《辞海》的编撰工作,共三卷。•这两部大词典中收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术语,并对这些术语下了定义。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1950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国立编译馆拟订的各科术语草案。1950年4月6日,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组、社会科学组、医药卫生组、时事文学组、艺术组共五个组,中国科学院负责自然科学组,其工作范围包括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工程、农学等学科。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由有关自然科学学会及研究机构分别提名,经中国科学院遴选,由文化教育委员会审核后聘定。当时聘任的科学家有150人,其中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1956年,文化教育委员会撤消,学术名词的规范化工作归口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在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下设置了名词室,负责统一和审定全国自然科学术语的工作。•六十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改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定室。•文化革命期间,术语的审定工作完全中断。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筹建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接着就相继成立了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气象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等,召开了一系列的术语审定会和讨论会。1985年4月25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委员会的工作范围涉及广义的自然科学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等。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确定工作方针,拟订全国自然科学名词统一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步骤,负责审定自然科学各学科名词术语的统一名称,并予以公布施行。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商定,该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牵头。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是•研究、制定全国自然科学术语审定与统一工作的方针任务和具体措施。•拟订全国自然科学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的长远规划与近期计划。•广泛宣传自然科学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在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推动自然科学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的开展。•组织审定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术语、命名原则以及科学符号,并予以公布。•组织开展自然科学术语学的学术研究工作,负责搜集有关中外术语资料和信息,研究和制定自然科学术语的原则和方法,以便使我国的自然科学术语的命名,建立在现代术语学理论的基础之上。•负责与国际术语机构建立联系,以利于国际自然科学术语的定名协调一致。•通过各种渠道,同港、澳、台湾有关单位和个人建立联系,并进行自然科学术语方面的学术交流。物理学术语的审定(1)•1949年,在全国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中设立了物理学名词审查小组,从1950年9月开始,经一年的紧张工作,公布了物理学术语9696条,出版了《物理学名词》一书。•60年代初,物理学名词委员会又组织了《物理学名词补编》的编订、审查工作,共审定物理学术语6000多条,于1970年出版。接着又组织物理学术语的增订工作,增订的物理学术语与原来已出版的《物理学名词》、《物理学名词补编》合编成《英汉物理学词汇》,于1975年出版,此书是中国物理学会名词委员会三十多年工作的结晶,先后印刷了3次,印数达十二万册之多。1978年中国物理学会名词委员会恢复工作,又先后审定了新增补的物理学术语约1000条,在《物理》杂志上发表。1982年又决定对《英汉物理学词汇》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增订。物理学术语的审定(2)•我国前辈物理学家对于物理学术语工作非常重视。–charmquark这个术语,原译为“魅夸克”,英文中charm有“魔力”、“娇媚迷人”、“美好”等三个含义,而“魅”字只有前两个含义,无“美好”的含义,王竹溪教授建议定名为“粲夸克”,取《诗经唐风绸缪》中“今昔何昔,见此粲者”诗句中“粲”字“美物”之义,不但语义确切,而且“粲”字的汉字读音与英文的charm也很近似。–diffraction这一术语,原译为“绕射”,杨肇廉教授建议定名为“衍射”,因为“绕射”只描述了波遇障碍物发生转弯的现象,而“衍射”则反映出惠更斯波派生繁衍之状,更准确地表达了物理过程的本质。–laser这个术语是“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的首字母缩写,曾有人译为“激射光辐射放大、光受激辐射放大、受激光辐射放大、光量子放大、受激发射光”等,或者译为“莱塞”,前后有过十几种译名,钱学森教授建议定名为“激光”,很快就统一了这一术语的定名。–fluidics这个术语是指利用射流的附壁、分流、切换等效应来实现自动控制的一种新技术,原译为“射流”,不够准确,钱学森教授建议译为“流控技术”,这就更确切地反映了这一术语的含义。化学术语的审定•我国于1955年公布了《无机化合物系统命名原则》,1960年公布了《有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这两个《原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中国化学会专门成立了“无机化学名词小组”和“有机化学名词小组”,约请有关专家,对两个《原则》中的每个章节进行审查,并参考了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的《无机化学命名法》和《有机化学命名法》,提出增订和修订意见,而后印成《草案》分送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全国性的座谈会,对《草案》进行了讨论。•1980年,公布了新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和《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4年出版了《英汉化学化工词汇》。这些工作有效地推动了现代汉语化学术语的规范化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