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及课时备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与课时备课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四篇外国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书写了对人生的感悟。《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永生的眼睛》启示我们:以自己的爱心给他人带来幸福,生明才更有意义。《生命生命》教育我们:要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花的勇气》激励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阴雨冷风并不可怕,要以无所畏惧的勇气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文章中还设置了泡泡问题,这是为习作和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工作。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2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4、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5、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单元重难点:1、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2、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4、引导学生领悟19课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四、单元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热爱生命的资料,从交流这些资料入手,逐渐导入本单元课文。五、单元教学创新点: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六、单元教学练点: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畅所欲言,进行一次小练笔。七、单元教学疑点:如何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八、单元备课小记: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17.《触摸春天》1.要让学生产生阅读体验,就得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2.个性化阅读凸显学生个性的张扬,3.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培养学生收信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第一课时一、叩解课题,引入情境。二、自读课文,识写生字。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四、积累词句、重点感悟。第二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断。可登陆=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7%A7%CA%D6%B9%DB%D2%F42.观后谈感受: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对节目的赞美,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这是一群残疾人表演的。)3.引入课文: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并旁注自己的感受。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语句,帮助理解。)(1)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①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②有什么感受?读读,希望你读得流畅!(2)比较句子:①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②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读一读,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谁能读出这两句不同的感觉?③出示“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正停着一只花蝴蝶。”指名学生读后,问:“我”喊出声来了吗?为什么不喊出声?请怀着作者同样的心情读一读。(3)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①自由读读这个句子。②“竟然”什么意思,安静本想拢住什么?“竟然”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吗?③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停顿片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神奇的灵性”指什么?再来一次,这一次要边做边想边跟老师一起说。“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提醒学生联系课题进行想象。)④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自由读这句话。读后谈感受。1.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轻声读一读课文,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2.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凯勒相片,教师随机旁白: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残疾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或感悟?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写下自己所思所悟。3.教师巡视,相机向全班推荐。4.出示语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下来。2.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作业设计:1、完成本课的练习册。2、积累本课的好词好句。板书设计:流连花香触摸春天创造奇迹谁都可以创造一个缤纷的世界感动生命【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可以与作者杏林子的身世相联系,并结合海伦凯勒等人事迹的学习,感受残疾人对世界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本课中不易理解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体会。18.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15个新词,并用指定的词语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教学目标:1、认识生词6个: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学习多音字:给。2、通过多种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3、读课文,感知语言。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出示:毛主席说:“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生读)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情境入课:前些天,程老师在“大宝真情互动”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就在去年,34岁的电视台记者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这是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宝贵的声音。出示:“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生活将会多么美好。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三、读课文,学生字、感知语言:1、自读。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2、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的句子,引导学生正音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仍然、振聋发聩、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3、再读,边读边画出生词。同桌互相当老师指导对方记忆难以记住的字或是笔画。4、指名到黑板上写生字。5、共同给生字组词,并写到黑板上,看能组几个词。(以此扩大词汇量)听写词语、同桌校对: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6、选择其中的几个,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7、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同时边思考边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情境,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四、布置作业:1、查阅有关眼角膜的资料。可登陆=809887眼角膜公益网2、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3、写生字。第二课时一、整体感知课文:我们昨天已经读过了课文,谁来说说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当时琳达只有14岁,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当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琳达和爸爸的表现截然不同。快速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画出琳达的表现,“浪线”画出父亲的表现。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汇报:指读琳达的表现。3、琳达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着,(生接读)琳达发疯似的哭喊着,(生接读)可是父亲却这样说,(生接读)4、谈感受。指导读。5、看似普通的话语,女儿却感到是振聋发聩的,你怎么理解“振聋发聩”?接着学生的回答,问:爸爸的话使琳达受到了哪些触动?6、那振聋发聩的话是什么呢?我们也记住这句话,慢慢的理解、慢慢的体会吧(齐读)。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父亲那振聋发聩的话语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父亲便开启了琳达那扇爱的大门――导读5-7自然段。(生读父亲的话)2、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流露出了怎样的心情?指读。3、父亲曾说过: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能从他的的话中感受到吗?谈读结合。4、在谈论生与死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儿!我们再来通过朗读感受一下父亲那伟大的心愿吧!女、男分读角色对话。四、学习并感受“骄傲”:1、父亲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琳达感到骄傲,事实上不仅是琳达,就连14岁的温迪都为此而感到骄傲。所以在后面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词就反复出现了多次,这个词就是“骄傲”。2、默读下文,画出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3、指读四处句子――出示句子――集体读。4、琳达把父亲的话告诉了温迪,温迪被外公的心愿深深打动了,此后,她也见证了外公捐献角膜的动人一幕。她对妈妈说了什么?温迪为谁感到骄傲呢?为什么?请你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这种行为是多么令人骄傲呀!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浓浓爱意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为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所以她骄傲的对妈妈说。师生对读对话。5、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这话是什么意思?追问:还有什么?父亲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温迪的眼睛里,温迪为此感到骄傲!琳达也为有这样懂事的女儿感到骄傲。没想到不幸的事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里。什么事?6、听说有的同学在读这部分时满含着泪花,谁来给大家读读文章中的句子?年幼时失去了母亲,中年时失去了父亲,两周后又失去了可爱的小女儿。女儿,这是妈妈唯一的希望呀!琳达再也看不见女儿那碧蓝的大眼睛了,再也看不见她那栩栩如生的画了。这岂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呀!而琳达却承受住了,她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一读!7、为了别人能够见到光明,温迪愿意像外公、外婆一样在死后捐献自己的眼睛,为了别人能见到光明,琳达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时,帮助父亲、女儿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这是多么无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