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说课稿天气《我们关心天气》说课稿内容:《我们关心天气》是(新)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天气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四年级学生已经对天气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或其它的书籍资料,但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当你问及他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回答“鲜花都开了,树叶绿了”等,尤其是城市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大部分都是由家长安排。所以我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各种天气符号及特征有一些认识,期待着他们能够更加关心天气,准确观察天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让他们走进“天气”。教学模式:四动模式(动口说、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设计: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认识天气符号(是本课的重点)。我设计安排了4个步骤:1、课一开始我安排了40秒的情境视频,目的是把学生请进来让他们初步感知天气现象就在我们身边。2、一句“你还想知道哪些?”导语击起学生更多求知欲,然后带着这些有趣的问题进入观察“城市天气预报图”初步认识天气符号及天气现象。学生参与活动一【小组合作说一说】3、紧接着课件出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进行系统性的再认识。4、通过一组练习和拼摆(学生活动二【小组活动摆一摆】)把天气符号和生活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体验到天气和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而体现了“生活中有科学,科学中有生活”的深刻内涵。第二部分运用感官来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来描述天气(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了学生活动三【小组合作议一议】的方式进行,分了三个环节:1、汇报对今天的天气感受。2、学做天气预报主持人。3、用“网状图”表示生活和天气的关系。通过这几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分散了难点,达到了目的,课堂上学生三次合作学习大约用了25分钟左右,从而努力达到“以学生为本”的目标。最后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平台(网址),让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关注以后的天气。4、《风向和风速》说课稿教材分析:《风向和风速》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风的观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无法看到风,只能借助其他事物来感受风的变化。第一部分:风向和风向标。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教科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需要指导学生明确: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第二部分:风速和风速等级与怎样描述风速。风的速度是以每秒风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学情分析:本课面临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制作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构风向和风速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同时,让学生看一些被风吹起的物体图片,让学生找找本课中,学生是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过程与方法: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法和学法:本课教学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主,通过让学生摸索制作风向标的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风向标的制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学设计:一、导入在课件中出示一张树叶被风吹动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接着出示几张被风吹着的不同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这几张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从而得出同一主题:风。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二、探究内容:(一)风向和风向标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你能通过风吹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二)风速和风速等级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告知风速的测量仪器是风速仪。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区分风速被划分为13个等级,而在风力等级表中最大的是12风级。明了0风级的存在。根据风力等级的划分规律,在课堂上巧妙的做连线题。(可点名个别学生回答)3、问:对于我们来说,蒲福风力等级表分级太细,我们只需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可。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感官直观的感受到风速的大小呢?4、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然事物中其他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速的大小,从而导入下一环节:用旗子被吹动的情况来简化的划分风速等级0、1、2级。5、试着通过观察国旗估计风速。三、课堂小结与全班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中的重点知识:如风向、风速的概念,如何制作风向标,如何测量风向和风速,蒲福的风力等级表的相关内容提问等。四、布置作业做作业本中《风向和风速》一节的作业。6、《风的观测》说课稿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是桂城南师附小的陈希为老师,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天气》的第二课时《风的观测》。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作一个简略的概述。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的第二课时,这一课是学生继“云和雨”的观测后,进行的又一项天气现象的观测,相对来说,这一节难度要比观测上一节大。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关于天气的基本知识,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利用各种资源,来发展自己对天气的认识,构建对天气认识的知识系统。为学习下一课奠定能力和知识基础。2、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深入认识教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本人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八个风向,知道风有力量,能估测风力的大小。②能力目标: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研究问题,并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研究学具(工具或仪器)进行研究活动。③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制简单学具和参与研究活动中,享受合作、交流的愉悦。3、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并练习估测风力的大小。4、教学难点:自制工具进行观测。二、说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对学习《科学》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对天气也有了一些初浅的直接认识,曾产生过一些有意或无意的注意,同时在观察、研究事物方面开始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他们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事物提出想探求的问题,并能通过制作、观察、实践、交流等手段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以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绝对不希望被老师牵着鼻子在狭窄的课堂里走,都更希望老师能牵引他们走出课堂,到室外、到大自然中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研究他们想看、想知道的事物。由此可知学生很愿意到户外、大自然去学习和研究如何观测风。三、说教法:本课以新课标理念作指导,构建“准备学具——观察讨论——实践探究——汇报拓展”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观察法:利用资源,到气象站去和气象观测员一起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仪器来观测风。2、实践法: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实践。四、说学法:1、准备学具:课前先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活动的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配套实验材料使用说明书来制作纸风车和风向标,并制作各个活动环节的记录卡片。2、观察讨论:首先我让学生在户外旷野寻找风的踪迹,使学生在脑海中围绕着风形成一系列想研究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然后让学生尽情地说自己以前是怎样观测风的,这样顺利地引入了风的观测的学习,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热情,我还设计了“我们需要观测风的哪些方面?”“大自然中哪些物体或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观测风?”、“想想我们还可以如何观测风?”等有趣的问题,让学生不但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描述风的特征。并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活动。这时学生已有了想进一步研究观测风的需要,于是我设计了下面的一些环节。i.成立观察研究小组,观察气象站是用什么仪器来测风向和测风力的,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当这些精密的仪器将同学们带到崭新的科学领域当中,大家都为这周密、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兴奋着、惊喜着,都跃跃欲试地想参与。这时候我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升旗台的红旗飘动的方向和风向标所指的方向是否一致,辨清风来的方向风去的方向。ii.分组讨论,并作好记录。而对大自然的诱惑学生很容易忘记自己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分组活动时,我不断地提醒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和风向杆顶端风杯的速度上。在观察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把观察到风的特征记录下来,老师不做统一要求,使学生个性化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3、实践探究如果让学生观察后各小组轮流汇报的方法,学生会觉得意犹未尽,而观察后的操作、实践是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关键,也是本课学习的重要一步,学生的自主精神也在此体现,所以我们在观察后,分组到场外进行实践探究。A、在实践前我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指南针明辨方位,找准八个方位,这是测风向的基础。B、让学生分头寻找风的踪迹,利用课前自制的风向标观测当时的风向,记录下来。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纸风车,看看纽扣上升的快慢,观察思考:纽扣为什么会上升?在风车没有转动的时候,纽扣还回上升吗?C、学生知道了风有力量,那如何进行估测呢?告诉学生如果没有风力计,可以根据课本的风力等级表来目测当时的风力大小,并作好记录,写在记录卡上。提醒学生应该选择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要多选几个观察物体进行比较,这样可以减少观测时估计的误差。同时在判断风的大小时,要引导学生从高级向低级推断。开展研究活动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过程指导,提醒学生做好研究记录,同时注意安全,给予需要帮助的学生适当的帮助。4、汇报拓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探究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已观测到不少风的知识,可以进行汇报、交流活动,提醒学生注意从他人的汇报中获取信息,评出最佳观察员。这时学生的探究高潮已过去,处于一种退潮状态,我除了对研究活动进行简单小结外,善于用一“石”激起千层浪,鼓励学生继续观察、研究一些其他基本的天气的现象和天气变化以激发学生学习下一课的愿望。五、说评价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书面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如:我在“准备学具”这个环节中利用“学具准备记录卡”对学生完成学具的质量进行评价。在“观察讨论”这个环节中,我利用“观察记录卡”对学生的观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在“实践探究”和“汇报拓展”这两个环节中,我又利用“实践拓展记录卡”对当天、第二天、第三天学生观测的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观察风和观测风。六、说体会:上本课我善于利用了资源,到气象站学习如何观测风,使整节课高潮迭起,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还我们充分地使用配套实验材料,人手一份,可操作相强,学生兴致高,兴趣浓,效果好,有效地延伸了课堂。同时教会了学生利用观察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真正让他们成为学习主体,使他们的自主学习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总的来说学生在大自然的宽广舞台中解决了课堂上没能真正解决的问题,他们走出了课本,离开了课室,融入了自然,这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绚丽多彩的一笔。附各个环节的记录卡片学具准备记录卡片风向标风车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质量我的自评同学的评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