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与讨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快乐认读,集中识字——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策略与课例观摩单元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讨论本次培训课程,是基于新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整体教学而设计的。一、单元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单元目标的设定是遵循从核心素养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核心素养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指针,也是小学语文研究的重要方向,更是未来教育的指向标。在一年级新教材的运用过程中,核心素养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内容的呈现上,都十分突显。五篇课文的教学设计,都会从课文的本身延伸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基于《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同时,《课标》对一至三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都有明确而具体说明。所以,单元目标的制定,是从国家的宏观层面到学科的层面再到教材的教学内容这三个层面来设计的。3.基于课程性质日本的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里,论述了两种课程的模式,他把“单元设计”概括为两种不同的单元编制:一种是“阶梯型课程”,即“计划型课程”。课程呈现让学生有一种一层一层的递级感,目标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我们单元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基于阶梯型,它是以“目标─达成─评价”方式来设计的。一种是“项目型课程”,也就是“登山型课程”。目标是山顶,但是究竟怎么走?有哪些路径?没有具体指出方向。“项目型课程”的单元编制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设计的。这两种课型在人教版新教材的编排上体现得非常明显,一至五课是基于“计划型课程”,在语文园地和口语交际课程则侧重于“项目型课程”。所以,本次课程在单元目标的制定上,实现“计划型课程”和“项目型课程”的交叉。而这两种课程类型的统整,连接,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目标是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进行设计的,它着眼于单元每一部分学习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从而建立单元的整体学习体系。在制定时,要注意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与外延性。1.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把每个课时目标统整,建构起单元学习的总体架构。通过对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材的分析,统计出前五篇课文中有35个需要正确认读的生字,正确书写生字15个,再加上园地中正确认读的5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2个。可以制定本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正确认读40个生字,正确书写17个生字。②认识田字格,并依次会写:横、竖、撇、捺、点等笔画。努力按照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来写字。2.内隐性内延性主要表现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两方面。在教材解读过程中,插图、儿歌、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以及教材中呈现的图示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和教育功能,基于这些内容,制定“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从阅读的视角来看,新教材从第一单元开始,也就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爱阅读的好习惯。更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这些教学内容在目标制定时,既有外延性意义又有内延的作用。因为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有社会不同的群体参与进来,除了老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还要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就是由学校延伸到家庭。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全民阅读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整体性的目标和内隐性的目标是一个整体,整体性目标引发内隐性目标,内隐性目标影响整体性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密不可分。三、单元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学情设计单元目标,要考虑学情。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受到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在适应课堂学习、学校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处于他律阶段,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关注。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分心,容易受外界影响。有趣程度能延长集中注意和的时间;疲劳会加速注意力的衰退。趣味记忆,能提高记忆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制定“过程与方法”目标时,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四、核心素养在单元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核心素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体现为:第一,要有家国情怀,爱祖国,爱中华民族。这种爱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我们的识字教学中,在我们的儿歌教学中,在读插图过程上,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认知角度、心灵角度、思想角度都有所感悟。第二,要树立文化自信。新教材,特别是第一单元,力求让学生从一入学就树立对本国文化的自信。例如“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实际上是从《易经》的视角,指向我们的物质世界,它体现出中国古人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所以,学生在认识事物的同时,还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理解。“口耳目”中体现了国粹京剧的“唱念作打”,《对韵歌》的压韵,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这些怎能不让学生感受到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之情!第三,积极交往,有效互动。无论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应答互动,还是班内活动的参与,都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如“口语交际”这一环节,强调“你说我做”,就让学生在游戏中,训练倾听和表达的好习惯,更在同学间的互助,合作中感受团队精神。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对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形成乃至对于今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五、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单元目标与单课目标的关系,有以下三点,:第一点,单元目标一定大于单课目标之和。也就是我们单元目标绝对不是单课目标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整合。第二点,单元目标统领单课目标。为什么课程目标的设计要采用单元式的介入?这是因为单元目标有利于对学生从小就建立起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培养,用单元目标统领单课目标,有助于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这也是在课标中呈现的学习的方法和思路。第三点,单元目标超越单课目标的意识和思想。从分析单元的外延目标和内延目标中,会发现单元目标远远高出了单课目标。单元目标,是指导、实施、评价单课目标教学的基本依据。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