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检卷十一生物技术实践_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单元质检卷十一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单元质检卷第23页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答案:D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它们是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2.下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B.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C.图乙中,人类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答案:C解析: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因此甲生态系统中,DDT农药浓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乙为城市生态系统,人也以某些植物为食,如各种蔬菜,此时人类为第二营养级。该生态系统中,人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消失。3.下列有关食物链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中,若B以A为食,则B消化道内未被利用的能量属于B所同化能量的一部分B.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C.将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喂牲畜,畜粪入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做肥料,能够实现对能量的循环利用D.如果经干旱环境的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抗旱能力增强答案:B解析:在食物链中捕食者消化道内未被利用的能量属于被捕食者同化的能量。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被循环利用。生物体的抗旱能力增强,是干旱环境选择的结果。4.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答案:D2解析:群落由系统中所有生物组成;消费者4数量的增多会导致消费者2快速减少,使生产者2的生存压力减小,生产者2数量暂时增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光能、化能自养生物在内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消费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5.(2013四川高考理综)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答案:B解析: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的有差异;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6.(2013广东高考理综)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A解析:由于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土著鱼和鲈鱼为捕食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浮游植物的变化为先减少后上升。7.(2013福建高考理综)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答案:D解析:样方法可以用来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森林恢复扩大了植被面积和垂直高度,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人工恢复林中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自然前者的植物丰富度低;初生演替是发生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物,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退化林地显然不属此例,应属次生演替。8.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可以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捕食者的存在将使被捕食者种群逐渐衰退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D.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答案:B解析: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进化。二、非选择题(共52分)39.(14分)某研究小组开展了对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下图表示该湖区部分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单位为103kJ·m-2·a-1)。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汞某种杀虫剂A鱼(甲)鱼(乙)7896B河蚌水蚤、小球藻2557C小球藻—35D鱼(乙)水蚤1031E水蚤小球藻515(1)上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有条,当看到附近绿色明显减少时,水蚤会迅速移至他处另觅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从图中可知,通常生物所处的越高,其有毒物质积累量越大。(2)上图中丙所代表的生物成分为,图中显示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有。(3)若该系统中小球藻每年固定的能量不变,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河蚌的食物比例由原来的C∶E=1∶1调整为2∶1,则该生态系统中传递给河蚌B的能量理论上是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4)某段时间人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类(甲)的种群密度,调查的总体积为2hm3,随机选取多处样方,若第一次捕捞了30条全部标志后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捕捞,在第二次捕捞到的鱼(甲)中,未标志的有40条,标志的有10条,由此可估算出该鱼类种群在该时期是条/hm3。答案:(1)3信息传递营养级(2)分解者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1.4(4)75解析:(1)据表中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可知共有小球藻→水蚤→鱼(乙)→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蚌,小球藻→河蚌三条食物链。水蚤根据绿色明显减少另觅食地,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其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量越大。(2)据题图可知,丙所代表的生物成分为分解者,图中显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包括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当河蚌的食物比例由C∶E=1∶1调整为2∶1时,其获取能量为原来的(×10%+×10%×10%)/(×10%+×10%×10%)≈1.4倍。(4)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时间段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得:〔30×(40+10)/10〕/2=75条/hm3。10.(2013安徽高考理综)(12分)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1)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3)研究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对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有参考价值。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密封。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24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测得某水层初4始溶氧量为Amg·L-1,白瓶溶氧量为Bmg·L-1,黑瓶溶氧量为C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mg·L-1·d-1。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cm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中C3含量。(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答案:(1)(2)竞争(3)B-C增加(4)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顶级消费者结束。轮虫和水溞的食物相同,存在竞争关系。A-C为呼吸量,B-A为净光合作用,两者的和为总光合作用。水的深度越深光照越少,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积累。立体养殖从群落结构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合理密养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1.(20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图一表示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简图,图二表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建立图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2)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的作用可被桑基、蔗基所利用。(3)根据图二信息,请绘制由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4)若持续干旱使甲大量死亡,则丙和丁种群密度将。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时,该生态系统依然可以保持原来的状态,原因是该生态系统具有能力。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5)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变化的形式是。补充完成下列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答案:(1)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尽量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分解者(3)(4)均降低一定的自动调节高(5)光能→化学能→热能A丙种群同化B呼吸散失C用于生长发育繁殖解析:(1)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合理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蚕粪和蔗叶中的有机物可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可被植物吸收。5(3)食物网图解见答案。(4)在食物网中,甲是生产者,生产者数量下降,消费者的数量均下降。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轻微干扰时,该生态系统依然可以保持原来的状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越高。(5)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12.(2013江苏高考)(6分)在江苏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6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期间检测浮游植物生物量(干重)。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2)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分析如下:放鱼对浮游植物的不利之处是鱼的取食作用;有利之处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在此期间,有利因素占据优势。(3)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所有小区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关系。(4)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的速率。(5)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该实验研究影响最大的不定因素是(填序号)。①鸟②土壤质地③光照④水体肥力⑤稻田杂草答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