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讲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文化——授课教师刘红星1.开场白—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什么?毛泽东同志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一词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周礼·正义》卷三曰:“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是“文化”一词见于中国典籍的开始。到了先秦时期,才将“文”与“化”并联使用。但是,古代的“文化”一词并不具备现代意义的“文化”内涵。•旅游文化的定义(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旅游”一词在人们的具体使用中常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旅游,特指旅游者的活动行为;广义的旅游,则指旅游主体、客体、媒体相互作用的社会综合现象。长期以来,人们偏重旅游的经济性研究,甚至把旅游简单地视为纯经济现象。事实上,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或许比其单纯的经济影响更为深远。苗族服饰(1)•南山苗族姑娘溪边戏水苗族服饰(2)•南山苗族姑娘观望夕阳苗族服饰(3)•南山苗族姑娘与游客玩耍苗族服饰(4)•南山苗族姑娘南山放歌苗族服饰(5)•南山苗族姑娘吊脚楼观望游客中国四大名山•庐山图片1(高山云海)庐山,又称匡山或匡庐,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庐山图片2•庐山(高山水帘)庐山图片3•庐山(客松与云海)黄山图片1•黄山(人间仙境)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黄山图片2•黄山客松(迎接来客)黄山图片3•黄山奇峰(人间瑶池)黄山图片4•黄山(静观日出)九华山图片1•九华山(四方朝圣)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方园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图片2•九华山(保一方平安)九华山图片3•九华山(雪中奇景)九华山图片4•九华山(与天相接)龙虎山图片1•龙虎山(丹霞奇景)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道教创始张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龙虎山图片2•龙虎山(雄狮戏水)龙虎山图片3•龙虎山(道教圣地)文化性是旅游主体活动的本质属性•人类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旅行产生之处,主要出于商品交换的目的。随后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特别是近现代的旅游活动,虽然也部分含有商业贸易的动机,但显然摆脱了经济的旨趣。•学术界在分析旅游者产生原因的时候,一般都要提及三个方面:可自由支配收入(disposableincome)、可自由支配时间(disposabletime)和旅游动机(touristmotivation)。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旅游活动的产生和普及,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无限的“理性冲动”,既追求自由生命表现的内力的驱使,另一方面也受到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产品)的吸引和激发,旅游客体所具有的魅力调动激发了人们旅游的欲望和动机,并最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那么,旅游资源的魅力又从何而来、由何而生呢?旅游资源按其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旅游业的文化特性•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产业部门之一,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的。毋庸置疑,经济形势旅游业的本质属性。但是,旅游业毕竟是一个特殊部门,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旅游者,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旨趣,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或审美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旅游经营者必须为消费者提供文化享受,如此方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目的。正是因为旅游供求具有这样的特殊性,才决定了旅游业具有经济性的同时还具有文化特性,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文化规律。旅游文化的定义•1977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合作出版了《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用“旅游文化”作为书中一章的标题,并指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归纳的方法不一、理解的宽窄度不等,有人把这种文化认识上的差异概括为三种:其一,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旅游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单独形成或构成旅游文化;其三,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而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第二节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一、旅游文化的特征(一)双重性由于旅游活动的特殊性,旅游文化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双重性特征。第一,旅游文化是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的对立统一;第二,旅游文化是暂时性和延续性的统一;第三,旅游文化是文化求异与文化认同的统一。(二)大众性按照创造主体和范围的不同,文化可以分为雅文化合俗文化两类。雅文化亦即精英文化(eliteculture),是属于上层阶级的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理性精神。俗文化亦称大众文化(massculture),是属于社会大众的文化,具有商品性、娱乐性和消遣性三大特征。因此,旅游文化“不是书斋文化,而是民间文化;不是高堂文化,而是庶民文化;不是雅文化,而是俗文化。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三)双向扩散性旅游者与一般传播媒介不同,通过旅游者引起的文化扩散是双向的:一方面,旅游客源地的文化借助旅游者传入旅游接待地,进而导致接待地文化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旅游接待地的文化也会被旅游者带回客源地,影响客源地的文化。第二节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二、旅游文化的结构(一)按照现代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分按照现代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部分。(二)按照文化的结构模式分依据文化的结构模式,可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层。(三)按照旅游文化的主体和旅游交换的过程分考虑旅游文化的两个主体和旅游交换的过程,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第二节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三、中国历史文化与旅游“旅游”一词,诞生在我国的南北朝。南朝诗人沈约写有《悲哉行》诗,“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这是现在所知“旅游”一词见于中国典籍的开始,比西方Tourism一词的出现还早1300多年。从“旅游”一词的来源,不难发现,中国的旅游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旅游最能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在中国社会组织、伦理道德、神话思维、宗教情感、哲学观念、生产活动、艺术创造以及民风民俗等等当中都有体现。(一)哲学中国哲学与旅游的关系,首先是一身二任的关系。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家,有许多本身就是旅游家,如孔子、庄子、朱熹、王阳明等。其次是指导关系。哲学是对万事万物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哲学在旅游上的价值,较多地体现为其对人类旅游思辨能力的深化和提高。(二)宗教宗教是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性的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修养。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历史时期,宗教的内容、性质和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形成独特、灿烂的宗教文化,其中包括哲学、文学、神学、音乐、美术、建筑以及修持制度和风尚习俗。历史上,宗教对文化发生过较大的影响,我国人民的宗教信仰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二是外来宗教进入中国后迅速本土化、地方化。中国文学、艺术、民俗与旅游(三)文学旅游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学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1)旅游激发了文学创作,如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2)旅游促成了文学门类的诞生,如旅游诗、旅游词、和旅游散文旅游楹联;(3)旅游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如中国的许多古典名著;(4)旅游成为文学的主题,游记诗、旅游散文的旅游文学样式,是中国古代旅游的主要载体。(四)艺术中国的传统艺术与旅游关系都十分密切。(1)旅游产生艺术作品;(2)旅游推动艺术;(3)旅游即艺术。旅游关注的是有意义的发现、超越和传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旅游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五)民俗民族民俗涉及的范围很广,不同民族的居所、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家庭、村落、结盟、社会结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道德礼仪、禁忌习俗、口头文学、心理特征、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方方面面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点。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中国三山五岳•三山五岳中的三山是指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分别为蓬莱、瀛州、方丈。后来三山被引申为中国三大名山,分别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四川峨眉山。•五岳(FiveFamousMountains),又作五岳,是五大名山的总称。在我国一般指北岳恒山(位于山西)、西岳华山(位于陕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和南岳衡山(位于湖南)。有些研究认为,“五岳”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对山岳、山神的崇拜,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在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等地,亦有五岳的说法。中华十大名山•1、山东泰山2、安徽黄山3、陕西华山4、江西庐山5、山西五台山6、四川娥眉山7、西藏珠穆朗玛峰8、台湾玉山9、吉林长白山10、福建武夷山•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学无常师,朝无定处”后逐渐形成四大佛教名山,且各立一个菩萨的“道场”,即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江西普陀山——观音菩萨。所以选定此四山,是因为它们的自然条件好,且各有特点:五台山建佛寺最早,是在佛教传入中原的第二年,摄摩腾、竺法兰来到此处,见周围五座山峰峰顶夷平如台,而中央台怀镇小盆地冬暖夏凉,形似释迦摩尼修行圣地灵鹫峰,于是在此建寺。唐代佛教极盛时,五台山寺院多达三百六十处,今存四十三处,其中南禅寺、佛光寺等国内珍贵的唐代木构建筑遗留物。峨眉山素以“秀”著称,为动植物王国,又有“佛光”、“神灯”等自然奇观。九华山形如朵朵莲花,其许多佛寺为民居形式,保存完好的高僧肉身像极为罕见。普陀山四面环海,植被茂密,又有“潮音洞”等奇观,号称“海天佛国”。文殊菩萨的坐像•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聪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Ma?ju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可爱,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普贤菩萨坐像•普贤菩萨,曾译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左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许多日本真言宗人士认为卫护佛门的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化身,密教是由金刚萨

1 / 1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