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信息管理的研究现状S11131389周金莉内容设置•国外信息管理的发展进程•国内信息管理理论的发展•信息管理研究的主要派别•个人总结一、国外信息管理的发展进程1、霍顿的信息管理简论2、马丁的信息管理理论3、其他信息管理理论霍顿信息管理简论•闭合而开发的信息生命周期观•广义的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观•集成的信息管理观•“会通”的信息管理观美国著名的信息管理专家霍顿(ForestW.Horton),早在1985年就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理论。并指出,信息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使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程序,实现某种利益的目标活动。信息管理在美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解决当时政府部门和工商管理领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的低效率和信息供求矛盾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办公室、工厂、实验室环境中信息资源和财产的管理问题为核心的霍顿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成为在美国甚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信息管理理论之一。马丁的信息管理理论较早地将图书情报领域纳入信息管理研究的是英国图书情报领域的学者马丁(W.J.Martin)。他于1988年提出信息管理可以从两个层次上理解:其一,信息管理是图书情报领域久已熟知的富有挑战的更为复杂的变体;其二,这种复杂化又是社会内部的变化的结果,而变化源于信息的机构化和人们对信息认知的深化。可以看出,马丁对于信息管理的理解,受美国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影响比较大,但是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他信息管理理论•胡塞因(D·Hussain&K·M·Hussain)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里克斯(B.R.Ricks)和高(K.F.Gow)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史密斯(Smith)和梅德利(Medley)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克罗宁(B.Cronin)和达文波特(E.Davenport)的信息管理理论•施特勒特曼(K.A.Stroetmann)的信息管理理论•博蒙特(J.R.Beaumont)和萨瑟兰(E.Sutherland)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二、国内信息管理理论的发展(一)1993年,我国学者卢泰宏较早地将信息管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他认为“信息→资源”这一转化过程中的必要条件就是信息管理。一种理解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即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加工、规划等,并引向预定的目标。另一种则认为,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与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显然,前一种理解是对狭义的信息的管理,构成最初的、狭义的信息管理的认识。后一种理解是对广义的信息管理的认识,和国外研究者的认识历程可谓异曲同工。(二)1994年,符福峘研究员在他主编的《信息管理学》一书中,给出定义信息管理是指信息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管理,是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对信息搜集、检索、研究、报道、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要素,以期达到实现总体目标的社会活动。(三)1997年,我国学者陈耀盛提出,信息管理的本质内涵是对信息交流活动全过程所有要素实施决策、计划、组织、控制,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信息需要的过程。信息管理可以简称为对信息交流活动的管理。(四)1999年,岳剑波教授在《信息管理基础》一书中指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显然这是从管理的角度对信息管理的定义加以诠释。他以管理为划分依据,将信息管理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并相应地将研究内容归纳为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四个部分。(五)2002年,武汉大学马费成教授则提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工作,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这一定义揭示了信息管理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信息价值的实质。三、信息管理研究的主要派别•系统学派•管理学派•用户学派•交流学派系统学派这一理论学派的学科基础是信息科学。这一流派主要源于计算机领域,即以计算机系统为手段和研究对象,其实质是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学派在信息系统中以信息的生命周期来研究各个阶段的信息管理,形成了信息管理理论中一个颇具特色的研究框架。综观国外信息管理理论的发展,系统学派是欧美信息管理理论的主流,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霍顿、马尔香、史密斯、梅德利、博蒙特、萨瑟兰等。在国内,马费成教授将信息管理发展阶段分为三个阶段:以图书馆为特征的传统管理时期、以信息系统为特征的信息管理时期和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的资源管理时期。这种分法带有很大的技术成分。他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工作,即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对信息进行管理以实现信息的价值。管理学派这一个学派的学科背景是管理科学。管理学派的研究特点是将信息管理看作管理实践的一种,是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新的阶段。在国外研究中,英国学者马丁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使信息从属于标准管理和控制,以实现价值,必须致力于使信息利用为组织机构的目标服务,他是为整个组织结构的所有层次包括战略、战术层次、操作层次等服务。他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其范围包括数据处理、情报中心、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同时他认为信息管理是一种管理过程,是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预算和决算的过程。我国学者卢泰宏较早地接触了国外的信息管理理论,他将信息管理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五个问题:存—理—传—找—用。存即保存、存留;理即整理、加工;传即传播、传递;找即查找、检索;用即利用、使用。他的信息管理理论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管理“三维结构论”,即人文维、技术维、经济维。他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由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集约化而成。卢泰宏的三维结构图用户学派用户学派更确切地说应该称之为用户服务学派。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与利用为中心研究信息的搜集、传递、加工、存贮、控制与服务问题,形成了以用户研究为基点的信息管理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信息管理专家施特勒特曼的信息管理理论。他认为信息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应该放在信息服务上,其信息管理研究体系中的核心,是他巧妙地构造了一种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信息的经济转换过程。施特勒特曼对信息的理解扩大到社会信息的层次,将传统的图书情报领域信息服务过程抽象出来,从而使它同样适用于应用型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实践。信息的经济转换过程图交流学派这一学派的学科背景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理论学。这一理论基层包括传播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在国外信息管理理论的研究中,米哈伊洛夫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科学交流与情报学》,集中反映了基于“社会交流”的学术思想,从而建立信息交流、信息管理理论的认识论。在国内,陈耀盛比较早地构建了交流学派的研究框架。他把图书馆活动、档案活动、科技信息活动、军事信息活动,以及目录活动、出版发行活动、经济信息活动,都归纳为信息交流管理活动。因此认为,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交流管理活动这个客观领域。信息交流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并且有其内在的规定性,而作为信息管理学这门科学,应该对作为研究对象的信息交流管理活动实践进行概括总结、进行科学抽象、进行理性思维,从而揭示、描述其研究对象领域的整体多层次的矛盾、关系、规律,才能把握其本质,指导信息交流管理活动实践。四、个人小结通过阅读参考文献,我发现,90年代国外信息管理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经济学、信息管理实际应用领域、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系统理论、信息政策与战略、信息利用与用户。2000年以来的研究范围要比90年代扩大了许多,在起源阶段大多数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系统理论的研究,应用性研究明显下降。而目前,国外信息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信息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对管理变革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范畴。而国内的信息管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传统的情报学研究的特点。尽管大量优秀的学者都在结合国外信息管理理论方面作出相应探索和尝试,但还是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其中的情报学逻辑。这与我国的信息管理研究源自图书情报领域有一定关系,国内信息管理专业的前身大部分是图书情报专业,信息管理中“信息”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情报”这一概念边界范围的扩大。综上所述,我认为,目前信息管理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建立信息资源整合体系、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参考文献1、周晓燕,孙青.国内外信息管理研究的流派与研究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6):14-182、张广钦.信息管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江莉.当今我国信息管理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1998,(8):23-254、周九常.霍顿信息管理思想简论[J].情报科学,2006,24(8):1137-11405、周群.1994一2003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程及发展趋势[J].2004,48(1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