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顾问_热点深度分析(7月第二周新能源汽车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模式探索曹斌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忧畜粮安天下之所忧1、动物农业是强国富民的基石农业分为动物农业与植物农业,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农业发展的方式和产品质量左右着人类生存的健康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见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民族兴盛的基础,农业失控将导致国家政权的颠覆和民族的消亡。不言而喻,农业在人类生存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由植物农业加速向动物农业转变,按照人类生存的食物链的发展方向阔步向前,而人类食物链的发展方向遵循着:人吃动物→动物吃植物→植物吃微生物→微生物吃人的生态规律而发展,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快速步入这一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而我们中国人仍然停留在动物阶段。试想,一个以吃动物为主的民族和一个以吃植物为主的民族,不论是在身体素质,还是智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的程度决定着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强盛。由于农业,特别是现代动物农业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永不衰败的主导支柱产业。我们知道产业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核心是优势,优势的核心是规模,规模的核心是标准,标准的核心是品质,品质的核心是老板,老板的核心是素质,素质的核心是责任,责任的核心是法治,法治的核心是监管,监管的核心是措施,措施的核心是执行,执行的核心是体制。2、动物食品安全成为国人心腹大患“牛奶三聚氰胺案件”阴魂未散,“猪肉瘦肉精毒瘤又发”,前不久,我国爆发的“双汇瘦肉精猪案件”,再一次敲响了我国食品安全的警钟,引起了从普通老百姓到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和发表讲话,再三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确保广大民众吃上放心食品”。3、中国畜牧业发展模式亟待转变我国目前推行的“以饲养洋品种为主导、以大量消耗粮食为支撑,以滥用药物添加剂催产为核心,以封闭限饲缺氧不运动装备设施为基础、以密集防疫为保障的规模化快速生产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存在着密闭缺氧、不运动和大量采食对人体有毒有害药物添加剂的配合饲料等严重问题,直接导致畜禽的抵抗力下降、代谢异常,产品品质下降,造成人畜失合,人畜争粮,人畜串病等,影响我国养殖生产和动物食品安全。因此,科学有效的解决动物安全生产的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畜牧科技工作者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二、变中国养殖模式之所变1.创建中国特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必须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粮食不足,水资源匮乏,奶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多。因而,根据我国国情确定的畜牧业发展战略是“优质高效健康安全和绿色节粮环保低碳”。2.创建中国特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必须了解我国的畜牧业的基本参数(1)畜禽存栏数量(参考):猪4.5亿头(出栏6.9亿头);牛1.6亿头(奶牛1300万头),羊3.1只(山羊1.7亿只,奶山羊1200万,绒山羊4000万);家禽(65亿只)。(2)人均肉蛋奶数量:肉59千克、蛋20千克、奶28千克。(3)畜牧业产值:2万亿人民币,生猪占6000万亿。(4)畜牧业占农业比重:36%。(5)畜产品主要来源:85%主要来自于农区。3.创建中国特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必须了解国家发展规划国家“十二五”期间,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5000万吨、6000万吨;标准化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6%以上。4.创建中国特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必须了解我国的畜牧业新变化一是由数量扩展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二是由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三是由副业经营向主业经营转变;四是由兼营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五是由综合经营向专业经营转变;六是手工操作向机器化操作转变;七是由凑合饲料向配合饲料转变;八是由无序经营向有序经营转变;九是由单一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变;十是由低标准向高标准转变。5.创建中国特色畜牧业发展模式必须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1.耗粮性畜牧业发展模式与我国人多地少粮缺的基本国情难以有效对接;2.动物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现行管理体制的混乱性难以有效对接;3.畜产品消费市场的稳定性与小规模生产的无序性难以有效对接;4.政府数据统计的不可靠性与畜牧生产预测的准确性难以有效对接;5.扶持政策的导向性与畜牧生产的预期性难以有效对接;6.农民规模养殖资金需求迫切性与金融支持的脆弱性难以有效对接;7.畜牧经营的规模化与农民的职业化水平难以有效对接;8.规模养殖的安全性与疫病防控的风险性难以有效对接;9.畜牧发展的规模化与生态环境的无害化难以有效对接;10.规模化畜牧业发展的快速化与实现高效化难以有效对接;11.工厂化畜牧业的硬件实施的现代化与软件配套的薄弱性难以有效对接;12.大型企业的利益驱动性与农民利益要求的合理性难以有效对接;13.畜牧业发展的快速性与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性难以有效对接;14.畜牧业的高新技术的先进性与实际应用的高价性难以有效对接;15.畜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与专业学生就业难难以有效对接;16.中央政策的严厉性与相关部门权益的冲突性难以有效对接。6.创建中国特色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必须正确理解中央的战略定位中国畜牧业要走具有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道路,要达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目标。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加速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那么转型的方向在哪里?对于中国畜牧业转型的大方向,党中央已明确指出,这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健康型畜牧业;建设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但方向不等于路线,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还需要有路线图。按照当前流行的说法,把传统畜牧业定位为家庭的、小规模的、分散的落后饲养方式;把现代畜牧业定位为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饲养方式;把由前者向后者的转型作为中国畜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路线图,是不准确的,是偏离转型大方向的。中国畜牧业的转型,既要淘汰改变落后的村庄庭院分散的养中国畜牧业的转型,既要淘汰改变落后的村庄庭院分散的养殖方式,也不能沿袭西方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的老路。村庄里庭院内的零星养殖,是原始的、落后的,是需要淘汰的。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的畜牧业,严重污染环境,导致畜禽疫病药残等食品安全问题,亦难持续发展。工业化畜牧业是传统工业文明的产物,已经过时。而生态化畜牧业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未来的趋势潮流。生态型畜牧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的生产方式,产出的是绿色有机食品;是人与动物和自然和谐,以人为本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物,符合科学发展观,具有国际竞争力。所以,现代畜牧业应该是生态型畜牧业与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市场化、自动化、标准化、安全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化的有机结合。7、变中国养殖模式之所变(1)变管理体制(2)变消费观念(3)变养殖品种(4)变饲料标准(5)变饲喂饲料(6)变养殖方法(7)变养殖道路四、创中国特色养殖模式之所创1、现代动物农业的发展趋势(1)自然动物农业发展阶段(2)化学动物农业发展阶段(3)生态动物农业发展阶段2、生态动物农业的主要内容1、绿色养殖所谓绿色养殖是指出可保证动物食品安全、营养和保健的养殖方式,主要包括一下几种:(1)森林生态放养(2)果园生态围栏(3)发酵床生态养殖(4)动物循环农业养殖(蚯蚓、沼气、立体)(5)微生态制剂养殖(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元)藏香猪等优良地方品种可以食草为主进行饲养管理生态放养鸡生态试验猪场建设塑料隔板生态试验猪场建设塑料隔板2、绿色品种所谓绿色品种是指耐粗饲,抗逆、环保,以食草为主,不主要依赖粮食、饲料添加剂、抗生素而生存的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如藏香猪、太湖猪、东北民猪、八眉猪,以及野猪等优良地方品种及其改良品种就是理想的绿色品种。3、绿色饲料所谓绿色饲料是指那些不含有有毒有害的各种添加剂的饲草饲料,如青绿饲料、青粗饲料、块根快茎饲料、果渣饲料、粮食加工副产品、酿酒、酿醋等农副产品等。4、绿色添加剂所谓绿色添加剂是指对于人和猪的营养和健康有益的各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益生菌类微生态制剂、营养补充类添加剂等。5、绿色标准所谓绿色标准是指制定以采食大量青粗饲料为主的地方猪品种的选育标准、不含有毒有害添加剂的饲料标准、可保证猪福利的养殖标准、有益于消费者营养和健康的安全猪肉标准。6、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在我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类似的食品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由于在国际上,对于保护环境和与之相关的事业已经习惯冠以“绿色”的字样,所以,为了突出这类食品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加工程序,在中国,统一被称作“绿色食品”。按照我们提出的天然绿色养殖法生产的猪肉可完全达到国家绿色食品的要求,如果在全国大量推广我们提出的绿色养猪法,就可有力的保证我国的猪肉安全和粮食安全,真正实现“牧粮安天下”。六、中国如何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道路1.快速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化的新型专业户或专业化牧场,实现饲养方式由工业化向生态化、规模化的快速转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畜牧业的现代化既无法摆脱市场化制约,也无法离开国际化的冲击,畜牧业现代化离不开市场化和国际化。所以,畜牧业转型路线图,需要含有针对市场化、国际化的对策安排,大力培育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化的新型专业户或专业化牧场,实现饲养方式由工业化向生态化的快速转型。2.积极扶持企业进行生态畜牧业的集约化经营,培育强势龙头企业,进行品牌化经营。3.大力发展专门化的全产业链的畜牧服务业,推广“服务体系+规模养殖户”的产业化服务模式,搭建全社会都能介入参与的平台,构建适应市场化环境的畜牧产业服务体系。4.采取优质取胜的差异化竞争战略,打有机食品这张硬牌,可收到既能守住国门,又能破解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一石双鸟的效果。这是提升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做世界畜牧业发展强国的必由之路。5、中国畜牧业转型要走市场化之路培育高素质的从事畜牧业的职业农民,发展适度规模新型专业户,将其培育成适应市场化环境的畜牧业经营主体,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中坚;积极扶持企业进行生态畜牧业的集约化生产,打造著名企业的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大力发展全产业链的现代畜牧生产服务业,推广“全产链的服务体系+适度规模养殖户”的产业化模式,搭建全社会都能介入参与的平台,构建适应市场化环境的畜牧产业体系。根据畜产品需求弹性低的弱点,国家应针对畜产品市场过剩、价跌伤农的现实,从市场流通环节入手进行宏观调控。对城市中的餐馆食堂等优质商业渠道,实行有机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准入。推动畜牧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让农民通过畜产品提质增值来实现增收,也让城市人吃上安全健康的有机畜产品。3.中国畜牧业发展要走国际化的道路中国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对手阵容强大,饲料玉米、大豆是美国、巴西、阿根廷,鸡肉是美国和巴西,牛肉是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羊毛、羊肉、奶粉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它们都是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地多人少、土地面积广阔(美国936万平方公里,2.98亿人口;加拿大997万平方公里,0.33亿人口;巴西850万平方公里,1.79亿人口;澳大利亚770平方公里,0.18亿人口;新西兰27.7万平方公里.380万人口)。基于这样的国情,它们扬长避短,采取规模化、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发展土地、资本、技术密集型畜牧业。为适应这种发展模式的需要,它们以企业化的大型畜禽场为畜牧业经营主体。并培育了在全球纵横驰骋的跨国公司,以跨国公司为龙头,构建了几乎覆盖全球的产业体系。无论生产还是销售,都在全球占主导地位。中国国际化的畜牧业发展道路,不是主要立足于出口,而是有条件的依托国际市场,整合有效资源,立足于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