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常识知识点打印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更多资料请到91考试网国情知识考核要点(最新版)国情知识点归类复习“基础”类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事业单位考试真题]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2、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3、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4、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5、我国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事业单位真题]6、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7、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12、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3、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本质”“实质”“性质”类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类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2、我国最高国家权利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同情感:面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4、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7、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8、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集中”“集中体现”类1、建设中国特色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3、体现共同富裕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4、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和三峡移民精神5、艰苦奋斗集中表现:创业精神“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4、我国实现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更多资料请到91考试网、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核心”“中心”类1、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5、发展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关键”类1、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目的”“目标”类1、基本路线确立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发展3、实现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原则”“原因”类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6、中华文明历尽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前提”类1、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中国2、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保证”“保障”类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2、物质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3、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是:精神文明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重要”“重点”类1、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4、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5、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6、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9、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增强自身实力带有“一”的知识点1、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带有“二”的知识点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2、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3、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4、公有制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带有“三”的知识点1、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的人民的根本利益2、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原因或表现:3、三个重要国情的三个方面: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4、实行计划生育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多资料请到91考试网、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6、控制人口数量的三个具体措施:晚婚、晚育、少生7、四个文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8、三步走战略:9、“三下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10、城市“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11、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2、公有制经济的三种成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1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14、新型民族关系的四个特点: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15、维护民族团结的“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国情常识我国的人口与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的l/5。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3。预计在“十二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十一五”年均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的800万左右,在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平衡,以黑龙江省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为界的东南地区,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到全国的94.4%;而面积超过国土一半的西北地区,人口只占全国的5.6%。我国人口的构成特点是农业人口占人口的比重大,但在工业化进程中,大批农村人口将逐步转变成城镇人口。预计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6.6%,不仅远低于高收入国家70%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我国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达到9.75亿人,占全部人口的比重为7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三十多年来,一共少出生了3亿多人口,我国的人口总量由原来占世界人口的1/4降为l/5。不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有1400万,计划生育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基本人口政策。《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围绕这一目标,《人才规划》提出了“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2012年教育投入占GDP的4%;招考制度不再“一考定终身”;义务教育缓解“择校热”;学前一年毛入园率95%;教师行业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大学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13.5年;20%劳动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目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3%,低于4.6%的世界平均水平,而发达国家一般超过5%。我国就业人员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上的比重达68.9%,比2006年提高5.6个百分点。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前九个排序为: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截至目前,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0%,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1)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我国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三个粮食主产区,涵盖11个省份,土地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多一点,耕地面积和人口却占全国的50%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60%以上,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的65%。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十二五”规划指出,应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0位之后,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更多资料请到91考试网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