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工作总结点击次数:76次十一五时期,安康市国家税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税局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内部机制管人、外部信息管税、内控机制促廉,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各项工作目标。仅用四年时间就实现了税收收入翻番,初步实现了安康国税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市国税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十一五”时期是安康市国税事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全市国税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各项税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十一五”期间,我们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做到依法征收、严格管理、强化稽查,国税收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全市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36%,比“十五”期末提高0.22个百分点,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税收政策深入落实,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市各级国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西部大开发、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对于优化安康投资环境,缓解企业资金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税收征管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征管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建立征管部门、计统部门、税种管理部门与税源管理部门、稽查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323”税源管理互动机制,以表格流转代替人工督促,形成无缝隙流程。建立涵盖税源管理、税收征管、税收收入等全部业务的分地域、分行业、分税种、分纳税人类型的税源管理电子信息库,税源管理实现了电子导航。十一五”期间,全系统税务登记率、滞纳金加收率、违章处罚率均保持在100%,准期申报率和申报入库率达99%以上。目前,全系统规范机构设置,优化业务流程,健全岗责体系,加强业务衔接,依托税收征收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搭建税收税源管理电子导航平台,创造性落实323税源管理互动机制,可控、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了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干部队伍建设力度逐步加大,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通过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党员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普遍增强。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力度不断加大,并在着力构建选贤任能机制的同时,努力推进领导干部年青化。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群众性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的引领示范作用,连续4年保持了在全市行风评议总分排名第一,群众满意度测评第一;连续三年被确定为行风评议免评单位。市局连续三年成为全市目标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多年荣获全市“创佳评差处局”,连续五年荣获全省国税系统绩效管理先进单位。在2009年纳税人满意度第三方调查中,安康国税整体形象满意率达100%,位列全省第一。“十一五”期间我局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税源匮乏与地方财政需求矛盾日益体现,税收收入组织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二是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队伍的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税源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税收征管各环节之间业务衔接不够紧密,“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不足和问题既是工作的潜力,也是“十二五”时期全市国税工作的主攻方向,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十五”国税工作总结及“十一五”国税工作基本思路和二OO六年国税工作规划一、“十五”期间国税工作简要回顾“十五”期间是曾都区国税局起步、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税,加强规范管理,全力以赴抓收入,竭尽全力促发展,不遗余力搞改革,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圆满实现了“打基础、谋发展、图壮大”的工作目标,为全面做好“十一五”国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五年来,国税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增收过千万,稳步壮大了曾都国税收入规模。“十五”期间,全局共组织收入3.15亿元,年均增收1418万元,年均增幅达26.16%,大大超过全省年均水平。2004年,全区完成国税收入7800万元,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税收收入翻番。2005年,在香菇出口税则号改变、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欧美贸易设限等因素的巨大影响下,仍然组织收入9370万元,继续保持20%的高幅增长,为全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丰厚的财力保障。五年来,经济税收观念深入人心,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不断优化了经济税源结构。牢固树立经济税收观念,深入开展税源调查,竭尽全力招商引资。几年来,积极为地方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建言献策11项,其中1项被市政府采用,多项被区政府采用;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向自觉行动的转变,由少数人操心向大多数人参与的转变,由招引项目向招引产业的转变,由部门招商向以商招商的转变,形成了曾都国税独特的招商引资链条,招商已呈蓬勃发展之势。五年共招引企业60多家,引进内资1.2亿元、外资600多万美元,遍及食品包装、服装加工、针织纺织、皮革制品、电子科技等行业。这些引进项目创税能力逐渐显现,累计提供国税收入3600多万元,成为税源总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优化了经济税源结构。五年来,依法治税内外结合、刚柔相济,逐步营造了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深入贯彻税收征管法、行政许可法,认真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积极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和“四五”普法教育,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并举,引导社会关注国税;及时开展税收政策清理,厘清规范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断强化税收执法的刚性,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稽查,累计查补税款742万元,罚款190万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税收秩序;逐步建立与公安、法院、检察、工商、地税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健全协税护税网络,营造了良好的依法治税舆论环境和执法环境。五年来,税收管理推陈出新、特色鲜明,大幅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探索出“构建三级责任制”的金税工程管理新方式,得到省局的充分肯定;推行以“亮证亮卡”和“电子定税”为主体的阳光办税工程,规范了个体税收管理;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搭建征管查互动平台,夯实征管基础;推广普通发票使用,用票面达到66%。尤其是2005年,全面开展了纳税评估,引导纳税人主动补缴税款100多万元;对农副产品、汽车配件、铸造、塑编、砖瓦、粮食加工等行业初步实现了行业化管理;采用追欠新措施,发布3期欠税公告,金额达280余万元;摸索出出口退税管理的“三级管理、三级审核”办法,为省局农副产品出口退税管理提供了经验,在全省进行了重点推介。五年来,税收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保障有力,有效推动了科技兴税进程。全系统微机拥有量从2001年的63台上升到2005年的223台,人均拥有微机达0.85台;建造了103平方米的微机培训室,铺设了上达市局、下至各分局的高速运转网络,硬件建设日新月异。联网运行了金税工程防伪税控、CTAIS等系统,全区1万多名纳税人全部纳入微机管理,并对一般纳税人实行了重点监控。2005年,又完成了综合征管软件、防伪税控、出口退税审核三大主体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为迎接综合征管软件2.0版的运行夯实了基础;开发了农副产品网上申报纳税系统,实现了数据申报、信息比对、审核预警等职能网上运行,提高了出口退税管理水平和效率。五年来,纳税服务精细入微、绩效兼优,全力打造了曾都国税精良服务品牌。先后推出“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办税、“一户式”管理、“一次式”稽查、“一网式”运行,在办税厅开展“温馨导税”和“每月一星”评比活动,税收服务不断提速。推行金融网点批量扣缴申报纳税,1100多户纳税人实现就近办税;严格执行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的政策,7000余户纳税人从中享受到近1000万元的税收优惠;落实下岗再就业优惠政策,1000余户纳税人免费领取税务登记证;落实免抵退税政策,5年共为出口企业办理免抵退税2.4亿元;及时执行“三废”、粮食、综合利用、先征后返、即征即退、教育储蓄、“三资”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纳税人共得到了减免税收5000万元的实惠。五年来,行政管理稳步规范、节俭高效,全面提高了机关行政效能。修订完善《曾都区国税局行政管理制度汇编》,强化了制度建设;规范内设机构,体现了精简、高效的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辞退了109名临时工;理顺与税务代理的关系,实现了国税机关与代理部门在人财物上的彻底脱钩,妥善解决了用工历史遗留问题;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健全了“两权监督”机制;加强信访工作,化解各类矛盾;贯彻政府采购制度,规范财务收支;全面开展资产清理工作,处理216辆公用摩托,回收资金31.5万元;加强后勤管理,厉行节约,压缩开支,树立了节约型机关的新形象。五年来,文明创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以“先锋行动”、“堡垒工程”、“五比五创”活动为载体,增强了各级班子的凝聚力;以“三讲、三谈、三联、三促”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以“税徽在岗位上闪光”、“党徽在岗位上增辉”等活动为载体,激发了全体干部的工作活力。开展素质教育,在岗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上升到87%;涌现了25名省级能手,16名市级能手。进行了作风整顿和国税干部要“增强八种意识”的教育,倡导了执法为民、聚财为国的良好风气;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5年共投入资金40多万元,帮扶了原大堰坡乡太宿山村、原岩子河乡大东庙村、均川镇富家棚和珍珠庙村等多个贫困村,树立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国税形象。过去的五年,是区国税局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五年;是全区国税系统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五年;是税源结构有效优化,国税收入大幅增长的五年;是各项机制逐步健全,各类管理日趋规范的五年;是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文明建设全面丰收的五年。五年中,区国税局被誉为全区服务地方经济及招商引资工作的一面旗帜;连续三年名列全市国税系统综合考核第一名;连续四年位居区政府综合考核第一;连续两年获得了行风评议第一名的佳绩;连续二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又被省人事厅、省国税局授予“全省国税系统先进单位”。二、“十一五”时期国税工作的基本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是“十一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科学规划“十一五”期间的国税工作,对于推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曾都国税事业的不断进步、构建和谐曾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局和区委、区政府“十一五”时期的总体规划,结合曾都国税实际,区局确定,“十一五”时期全区国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税收观为统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规范税收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确保全区国税收入稳定增长,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职能,为构建和谐曾都、小康曾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经济税收发展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区局的奋斗目标是:——国税收入稳步攀升。坚持服务大局、维护稳定的宗旨,确保国税收入稳定增长,收入规模、增长幅度、收入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十一五”期末,力争全区国税收入规模突破两亿元大关,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大力支持经济发展。发挥国税部门的招商优势,拓宽招商渠道和方式,连年完成招商任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全区税源存量。——税收执法日臻规范。依法治税向纵深发展,征管基础更加牢固,管理体系更加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税收环境更加优化,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国税行风的满意度。——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坚持科技兴税,整合应用软件系统,“数据集中到省”,“金税工程”三期按期上线运行,进一步提高国税干部的现代技术的应用意识和水平。——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坚持从严治队,全面推进基层和队伍建设。“十一五”期末,确保在岗国税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98%以上,其中大学以上达到60%,研究生达到3%。确保建成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向“全国文明单位”冲刺。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十一五”时期全区国税部门要紧扣一个主题,树立五种理念,实施五项工程。——要始终不渝地把握“管理”这一永恒的主题。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