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专业硕士《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100分钟完卷)考勤(10分)本课程总评成绩100分,其中卷面90分,10分为考勤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1.怎样评价毕达哥拉斯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受到俄耳甫斯的影响,具有一些神秘主义因素。从他开始,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毕氏曾用数学研究乐律,而由此所产生的“和谐”的概念也对以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毕达哥拉斯还在西方长期被认为是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称勾股定理)首先发现者。在宇宙论方面,毕达哥拉斯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理论。他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则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研究还产生了后来的理念论和共相论。即有了可理喻的东西与可感知的东西的区别,可理喻的东西是完美的、永恒的,而可感知的东西则是有缺陷的。这个思想被柏拉图发扬光大,并从此一直支配着哲学及神学思想。他还坚持数学论证必须从“假设”出发,开创演绎逻辑思想,对数学发展影响很大。2.简述科学实验在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毋庸置疑。可以说,没有实验,就不会有现代科学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综观自然科学的整个发展历史,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的佐证。他们或则是直接建立在科学家们大量实验现象的发现、观察和探索之上;或者是学者提出了大胆的设想或理论模型,甚或在演绎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的预言;但是不论这样的理论看起来是多么合理,在数学上又完美无缺,但是在得到实验验证之前,它仍不能成为科学的定论。因此我们说,科学理论正确与否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爱因斯坦说:“一个矛盾的实验结果就足以推翻一种理论”这句话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实验举足轻重的地位。3.简要评价技术决定论思想。技术决定论最早是由凡伯伦(ThorsteinVeblen)于1929年在其著作(TheEmgineersandthePriceSystem)中首次提出来的,它是技术发展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它建立在两个重要原则基础之上;一是技术是自主的;二是技术变迁导致社会变迁。其理论分为两大类:强技术决定论和弱技术决定论。强技术决定论是一个极端的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否认或低估社会对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代表是奥格本学派。弱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产生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即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所以也被称为社会制约的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作为社会技术哲学中不太严谨的一个概念,技术决定论虽然有多种形式,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要与技术变迁相适应。而技术决定论带给社会的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必须从马克思所倡导的个人全面发展的视角上重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生态平衡”。针对这种技术决定论的双方面问题,不仅要从实现上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而且要从理论上自觉地、系统地批判科学技术决定论,从而维护历史唯物主义的本真精神。以下三题选做两题即可(每题30分)二、试讨论墨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观点。默顿是科学(建制)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期研究的重点是外部社会环境对科学的影响。他考察了17世纪英国的情况,得出了两个假说:①新教(尤其是清教)伦理精神的潜功能促进了科学的兴起;②经济、军事和技术的需要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后期他转而对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科学内部的社会现象的研究,讨论了科学精神气质与科学共同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精神由客观性和创造性两个价值标准来表现,从中又产生出构成科学共同体社会结构的规范标准:普遍性、共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默顿认为科学共同体还有自己的组织结构。他区分了科学的交流、评价、防范和奖励系统,研究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及马太效应(科学家的名望越高,越容易获得更好的研究条件,也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名望)。他认为,科学内部社会系统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又应该有相对的自主性,这是科学的认知结构所提出的要求。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活动的社会规范,是指“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由美国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提出。它包括了普遍主义、公有主义、非谋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所谓普遍主义,即科学是客观的,非个人的。其含义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是评价科学知识的唯一标准是其与观察和早已被证实了的知识相一致的客观原理,而与知识发现者或创造人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无关。第二是科学向一切有人才之人开放,即任何人都等同的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科学职业选择和评价的唯一标准是从业者的表现及其研究成果质量。所谓公有主义,即科学发现是全社会协作的产物,它们是科学共同体和全社会的公有财产,不属于任何个人,发现者对知识财产的要求公限于获得承认和尊重,而没有任何特权,不能随意使用和处置它们。也就是说,科学界对科学创造的产权与当代主流经济学界所主张的产权含义大相径庭。所谓无私利性,即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科学知识而不是任何个人利益。所谓有组织的怀疑主义,即科学家对于自已和别人的工作都不要轻信,而应该持一种有根据的怀疑和批判态度。默顿这一条即是科学方法论的要求,也是科学体制的要求。这也与我们科学研究活动中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征”的怀疑探索精神一脉相承。默顿提出的科学精神气质在某种程度是一种其个人对科学从业者的理想状态的描述。也就是说,默顿期待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它本身具有一种不可完全检验的特性。它的本质是一种“应然”状态,而非“实然”。默顿的科学规范的内涵其实是一种作者对科学活动和科学活动者的良好愿望和崇高理想。这个理想的基石和核心就是一个“公”字。相对于永无止境的科学追求来说,个人是私,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私。在动中,最高的理想就是忘记私的存在,即忘我的追求“公”理。默顿的普遍主义规范要求科学人以“公”为标准;公有主义规范要求科学人对待科学成果以“公”为大;无私利性规范要求科学人从事科学活动以“公”为动机;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要求科学者以“公”心而非私心去审视个人和他人的科学成果。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内涵和本质其实就是以“公”为上。三、试讨论专家群体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四、试讨论如何防范技术的社会风险。技术具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而后者是往往是存在社会风险性的。通常来讲,技术的目的总是用来改善人类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的。技术的社会风险取决于技术的使用者即社会中的个体或团体。例如编程技术,有的人编写出了方便他人的工具软件,比如说杀毒工具,优化工具,办公工具,图像处理工具等等;反之,有的人则编写出了让人深恶痛绝的病毒,比如偷窃别人密码信息的木马病毒,感染可执行文件的病毒等。另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之徒也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犯罪活动。假药,假手机,假文凭等等也都是诸如此类的情况。互联网技术与编程技术还有很多其他技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倾向性,而是其使用者造成了不同的后果,进而引发了无法估量的社会风险。鉴于技术可能会带来的社会风险,人们应该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减少对人类无益的技术开发并减少社会个体利用技术造成的社会风险,保证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合理健康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过程中,应当坚持造福人类,在造福社会的理念。科学研究要为人类谋福利,把人类的利益作为评价和选择科技活动的准则,如果科学技术为了毁灭人类而存在,恐怕现在地球的主人已经换届。这里的利益不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而是全人类的整体利益。此外,任何科学研究要尊重、维护人的健康和生命,至少不危及和损害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安全。科学家应当坚持原则:对明显的危及人类社会安全的科学研究开发不参与,而且要明确反对和尽力制止,并且应对隐含的伦理问题提出警示。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一方面使科学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止科学成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由于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与实效性,因此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地权衡利弊,不要只为眼前利益所蒙蔽而忽略其长远影响。既要有利于长远发展,又要有利于当下的国计民生;既要选取最成熟、最恰当的科学技术手段,又要针对科学技术实现中的不完备之处努力加以发展,以便尽早完备并尽可能缩小以至消除它的有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