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国际经济合作习题答案齐欣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一、选择题1.ABCDE2.ABC3.ABCDEF二、判断题1.√2.√三、简答题1.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并根据协议、章程或合同分担一定的风险,共同分享合作的收益。2.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技术合作、国际租赁、国际土地合作、国际经济信息与管理合作、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国际发展援助和区域经济一体化。3.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不同国家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开展的经济协作活动。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籍的自然人和法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其中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或公司间的经济合作活动。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是宏观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宏观国际经济合作则限定了微观国际经济合作的对象、范围和性质。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服务于微观国际经济合作,任何形式的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最终都将落实到微观国际经济合作上来。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一、选择题1.ABCD2.ABCD3.ABD4.ABCD5.ACD6.BCE二、判断题1.√2.×辨析:厂商增长理论是以一般化厂商理论为依据,是最早从微观的厂商行为角度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而新的国际直接投资宏观理论是以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作为其微观基础,从宏观层次上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3.√4.√5.√6.×辨析:瑞典经济学家曼德尔认为,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是一种完全替代的关系,即国际资本流动取代国际贸易,属于一种逆贸易倾向的投资。7.×辨析:列宁第一个从理论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问题。8.√9.×辨析:投资要素组合理论认为,直接诱发要素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发达国家通常在资本、技术及管理等直接要素上拥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则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因素发挥作用。三、简答题1.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集中于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决定因素。这些理论从厂商寡占行为角度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发生机理,采用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假定,即市场的不完全性、寡占者相互依赖关系及厂商垄断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得出了有别于前人的对直接投资的新解释。此阶段的代表性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包括厂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厂商增长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是根据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或生产环境差别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原因和行为的理论。这类理论的出发点是解释融资能力差别所造成的资本化率的差异,因而是一种宏观层次上的解释。新的宏观理论以厂商垄断优势理论作为其微观基础,从宏观层次上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利伯的资本化率理论。2.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垄断优势论是最早专门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是论证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垄断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理论。海默从企业的层次出发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创见性地提出国内企业到国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在于企业拥有的特定优势,即垄断优势,而企业凭借这种垄断优势能够在国外获得更大的利润。垄断优势理论的创新之处首先在于其放弃了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惯用的完全竞争的假定,而是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动机与不完全竞争理论结合起来。根据垄断优势理论,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企业自身拥有特定优势,且这种优势足以抵消在东道国与当地企业竞争时所面临的劣势;二是存在不完全市场,使得企业可以长期保持这种特定优势。关于企业的垄断优势,该理论认为,企业垄断优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高水平的知识资产,如专利、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等;二是产品优势,如商标、营销、产品差异以及价格操纵能力等;三是企业内部或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上述垄断优势使得企业能够生产出差异化产品,最大限度地克服海外经营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文化差异所构成的不利影响,实现投资利润并保持垄断优势。海默进一步解释,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主体的跨国公司之所以选择直接投资而不是出口或许可证方式,一是因为东道国关税壁垒的存在使得对外直接投资比出口更为有利;二是因为在技术出口中,对外直接投资更能够实现经营控制,从而获得更多利益。3.内部化理论具有四大优势,一是防止知识产品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扩散或丧失,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得最大效益;二是可以有效降低外部市场交易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三是大大减少市场不完全所造成的交易成本;四是有助于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在母公司和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利润转移,有效避税和进行资金转移,以实现跨国公司总利润最大化。4.根据技术地方化理论,在特定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可以把成熟技术作为其特有的企业优势,并借以同发达国家的企业展开竞争。其动因在于:第一,发展中国家企业使用不同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第二,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消费偏好,或者去除了从发达国家引进产品中的奢侈品性能而仅保留了产品的基本性能。第三,除了在技术和产品上的优势之外,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具有小规模技术的倾向。第四,对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的企业有时也能够生产出可以与发达国家企业产品相竞争的差异化产品。第五,所有上述优势都可能因为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投资而得到加强,或者由于东道国政府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企业的青睐,或者由于发展中国家东道国与母国之间共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等。5.根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分析,投资者不能只把预期收益作为选择投资证券的唯一标准,还应该重视证券投资收入的稳定性。多种证券组合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投资风险,因为在多种证券组合中,不同证券的收益与损失可以相互抵补,起着分散风险的作用。作为投资者,可能选择不同国家的证券作为投资对象,从而引起资本在各国之间的双向流动。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指出了任何资产都有收益和风险的两重性,并提出以资产组合方法来降低投资风险的思路,揭示了国际间资本互为流动的原因,因此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但该理论假设市场是充分有效的,参与者都同时可以得到充分的投资信息,这与现实情况不符。6.日本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所谓边际产业是指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同时却是在东道国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也可以包括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密集部门。投资国从边际产业开始投资,可以使东道国因为缺少资本、技术、经营技能等而未能显现或未能充分显现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或发展壮大。这样可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实现数量更多并且收益更大的贸易。7.1984年,根据西方各国学者的观点,联合国《金融与发展》编辑部对此作了总结,对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给予了统一的定义:①别国发生的事情将对本国的经济产生影响;②本国要做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别国的行动和政策。通常两者都有。总之,相互依赖意味着别国的行动和政策影响到本国的经济发展。西方依赖学派认为,除了定性分析外,经济的相互依赖也可以定量分析。其中,关键性的指标有:①国际贸易年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的比较。②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们分别被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依存度。③国际间资本双向流动的变化情况,包括三个层次:非货币部门长期私人资本流动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私人资本流动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总资本流动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8.中心—外围理论以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莱维什(RaulPrebisch)为主要代表人物。普莱维什认为,现代经济分为两大体系;中心体系和外围体系。中心体系由发达国家构成,外围体系由发展中国家构成。在中心与外围的贸易交往中,贸易条件对初级产品出口国和制成品进口国——外围国家更不利,对初级产品进口国和制成品出口国——中心国家更有利,也即著名的“普莱维什命题”。9.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即一个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一个是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可以说,斯大林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开放的理论问题,而且提出同一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相互开放应比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对外开放具有更高的水平的观点。然而,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经济由“全国际化”倒退为“半国际化”,而且把两个对立经济体系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从理论上扼杀了。“两个平等的世界市场理论”对于当时克服美国、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禁运政策所造成的困难起过一定作用,但是它在理论上是不符合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规律的,在实践上也产生了消极后果,它使社会主义国家越来越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扩大了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10.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直接诱发要素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发达国家通常在资本、技术及管理等直接要素上拥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则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因素发挥作用。而在现代国际直接投资中,间接要素的作用日趋重要。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该理论从投资国和东道国两方面的综合角度考察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并着重考察了间接诱发要素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作用。该理论在考察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的同时,还注意了国际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而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仅在静态层面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没有从动态上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第三章区域经济合作一、选择题1.B2.C3.A4.ABCD二、判断题1.×辨析:区域经济合作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和地区优势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国家间经济合作。2.√3.√4.√5.×辨析: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到目前为止发展最完善,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三、简答题1.区域经济合作是特定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采取某些共同的经贸政策,促进商品、资本、技术和劳务在相邻国家之间的移动来提高成员国(或参加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改善和保障成员国的国民福利水平,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和地区优势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国家间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有:(1)优惠贸易安排;(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4)共同市场;(5)经济同盟;(6)完全一体化。2.区域经济合作的特征有:(1)以贸易自由化为起点,贸易自由化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的基础。(2)以政府推动为主。(3)具有对内自由和对外保护的双重特征。3.与欧盟不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典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结成的经济合作组织,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过程中,体现了大国主导的特点,但又给予发展中成员充分的优惠。(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2)合作内容宽泛。(3)对发展中成员的优惠。4.《茂物宣言》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分布广、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政治文化差异大,因此很难通过类似欧盟或者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方式推进国家间的合作。而《茂物宣言》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成员之间的经济合作构筑了总体的框架。在以后的几次会议上,又逐步明确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的指导原则,从而使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成为APEC的两大支柱。第四章国际直接投资一、选择题1.ABCDEFG2.ABDEG3.ABD4.ABC5.ABDEFH6.ABCDEF7.AB8.ABCD9.ABCDE10.ABCDE二、判断题1.×辨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企业通常看好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投资方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