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融总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导言什么是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是从货币金融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研究货币资本在国际间周转与流通的规律、渠道和方式的一门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学科。第一章外汇与汇率1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1)动态的外汇指汇兑活动,即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或通过金融机构和信用工具将资产转移到国外,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2)静态的外汇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即国际结算)的工具和手段。静态的外汇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外汇指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即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广义外汇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用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以外币表示的各种金融资产和支付手段。简单地说即一切用外币表示的资产。2中国关于外汇内容的规定外汇是指: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的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⑤其他外币计值的资产。3外汇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国际性:是外币表示的国外资产,用本国货币表示的信用工具和有价证券不是外汇。(2)可偿性:能在国外得到补偿的债权。空头支票等拒付的汇票不能视为外汇。(3)可兑换性:能兑换成其他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不可兑换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一般不能视为外汇,只是一种记帐单位。“只有那些能自由地转入一般商业帐户之内的外国货币或银行票据才可称为外汇”。4外汇的功能(作用)(1)外汇可作为计价和支付手段,便利国际结算;(2)外汇促进国际贸易发展(通过国际汇兑实现购买力的国际转移);(3)外汇可调剂国际间资金余缺(国际资本流动);(4)外汇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5)外汇同时是衡量一国经济水平及其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5外汇的种类按来源和用途分: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外汇按限制(可否自由兑换)分:自由外汇与记帐外汇按交易的交割期限分: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按管理对象分:居民外汇与非居民外汇按持有者分:官方外汇与私人外汇6汇率(exchangerate)是两种货币的相对价格。或者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又称外汇价格或外汇行市)。(1)即期汇率(spotrate),也叫现汇汇率,指买卖外汇双方成交当天或两天以内进行交割的汇率。(2)(forwardrate):是一种使用于远期交易的汇率。远期外汇买卖是一种预约性交易,事先由买卖双方签定合同,规定在未来指定的期限内,按合同上载明的汇率和数额进行交割。一般远期有30、60、90、180天。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有差额,叫远期差价。7汇率变动货币的价格会发生变动,其基本影响因素是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和需求。1)贬值(depreciation):一种货币用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单位本币值更少的外币)。2)升值(appreciation):一国货币用外币表示的价格提高(单位本币值更多的外币)。外汇汇率上升时,用外汇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下降,竞争力提高,有利于促进出口。-2-外汇汇率下降时,用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需求上升,有鼓励进口的作用。8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1)国际收支状况(2)相对通货膨胀率(3)利率水平(4)经济增长的国民差异(5)心理因素(6)政府(中央银行)干预第二章汇率制度及其选择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为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机构。2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4)国际结算的原则(5)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3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可以根据两个重要标准划分:货币本位和汇率制度。(1)货币本位是国际货币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储备资产的性质。一般来说,国际货币储备可分为两大类:商品储备和信用储备。(2)汇率制度在国际货币制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因而我们可以根据汇率制度来划分不同的国际货币制度。根据上述类型的划分,历史上的国际货币制度演变过程分成三个时期: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牙买加货币制度。4固定汇率制(fixedexchangerate)政府规定有关货币的兑换比率,本币与外币按这些规定的汇率进行兑换,只有极小的波动幅度。浮动汇率制(flexibleexchangerate)一国货币与其它国家货币的比价在外汇市场上由供求关系调节和决定,汇率完全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波动。5浮动汇率的类型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6固定汇率制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汇率是确定的;如果是绝对的固定汇率,就没有投机;防止所谓“不负责任的”政府政策。缺点:存在内外宏观经济目标的矛盾;有竞争性通货紧缩的危险;存在缺乏国际流动性问题;一国面临冲击时难于调整;对投机的抵御力差。7浮动汇率制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根据冲击和不平衡调整汇率;受投机冲击的影响小些;无国际收支失衡,储备稳定;货币政策有效;不需要提高利息率或引致衰退来维持固定汇率。缺点:汇率和价格波动;降低通货膨胀更难些;商业环境不确定性增大;投机更多(波动更大);经济约束变小。第三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1国际收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进行的经济交易所作的系统记录称为该国在该时期的国际收支。2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相等。如果收支相等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为不平衡。-3-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称国际收支赤字。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在实际当中,国际收支经常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3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类型(1)结构性失衡:因一国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2)周期性失衡:跟经济周期有关,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3)收入性失衡:一国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4)货币性失衡: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5)政策性失衡: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6)偶发性失衡:突发事件引致贸易收支不平衡;汇率浮动风险、游资、投机等因素引致资本帐户收支不平衡。4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如果一国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不仅会严重消耗一国的储备资产,影响其金融实力,而且还会使该国的偿债能力降低,并失去在国际间的信誉。(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导致该国货币信用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初的国际债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债务国出现长期国际收支逆差,不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所致。5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导致本币升值,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不利出口。(3)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4)一些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5)持续顺差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6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1)支出变更政策:指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经济中支出的总水平,进而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以此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汇率政策:指一个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改变外汇的供求关系,由此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资本流出入的实际收益,进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3)资金融通政策:一国动用官方储备和使用国际信贷便利而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政策。主要用于解决临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4)直接管制政策:指一国对国际经济交易直接采用严格的行政管制,主要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5)国际经济金融合作政策:加强国际清算制度以及国际间信贷成为平衡国际收支的一种手段。7弹性分析要研究的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由失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所起的作用。具体而言,是讨论国内外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贸易收支。其基本思想是:当一国出现持续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采用本币贬值的方法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以增加出口、抑制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弹性分析法的局限性:(1)只考虑了汇率变动的替代效应而忽略了收入效应,且供给弹性为无穷大与充分就业假定有逻辑上的矛盾;(2)忽略了资本流动,实际上,汇率变动对资本帐户有重要影响;(3)弹性理论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实际上,贬值与贸易数量的变动存在时滞;(4)弹性理论分析了货币贬值后初始阶段的价格,而没有考察继发的-4-通货膨胀;(5)弹性分析的局部均衡方法具有局限性,“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是不对的。通胀、国民收入、利率等都在变化。8收入分析法(乘数论)总收入Y=C+S+T总支出Y=C+I+G+X–M在政府财政收支平衡(G=T)时,有C+S=C+I+X–M即S=I+X–M从而有:I+X=S+MX–M=S–I公式表明,在国民收入均衡水平上,一国贸易差额上的盈余等于储蓄超过国内投资的部分;另一方面,该国贸易差额中的赤字等于国内投资超过国民收入均衡水平上的储蓄。9国际收支调整(1)当出口增加导致国际收支顺差时,若k大,m小,则该国会在长期保持顺差;若k小,m大,则顺差被进口增加所抵消。(2)当出口萎缩导致国际收支逆差时,若k大,m小,则进口缩减程度较小,国际收支逆差更大;若k小,m大,则进口缩减程度较大,有利于国际收支调节。因此,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政府可以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减少国民收入,从而降低进口支出,改善国际收支。相反,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盈余时,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国民收入增长,进而提高进口支出,达到降低国际收支盈余的目的。10吸收分析是从乘数分析发展而来。国民收入核算公式Y=C+I+G+X–M吸收是国内总支出,定义为:A=C+I+G贸易差额定义为:B=X–M国民收入核算公式就可改写为:Y=A+B或B=Y–AB=Y–A=X–M=If这就是吸收理论的基本公式。如果一国出现收入小于吸收的情况,该国就会出现贸易逆差。[它只能通过资本输入来弥补,If是该国对外投资,If0时为资本输入。]上述公式表明,如果国内吸收大于收入,则该国国际收支将出现赤字。原因是,因为吸收来自生产,在吸收大于生产时,若无储备,其差额必然由净进口来弥补。即:国际收支的盈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而国际收支赤字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过多的表现。公式同时也说明,调节国际收支要调整收入或改变吸收。方式有:收入水平增加而国内吸收保持不变;在收入水平不变情况下减少国内吸收;在收入增加的同时减少吸收;使收入增加的速度超过吸收增加的速度;使收入水平降低的速度低于吸收下降的速度。11货币分析法认为,尽管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反映了诸如收入、消费、生产率等实际因素,但它在本质上却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货币供求存量之间的不均衡:当一国的货币需求超过货币供给时,这部分超额需求必须由外国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