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的得与失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好处:1.有利于吸引外资。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直接投资国之一,基本上属于一个资本净流入国。外资的大量引入,对满足国内资本需求有巨大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资金,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部分约占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每年约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实现的。3.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为止,我国仍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人口大国。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巨大的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近些年来,大批乡镇企业的崛起和三资企业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增长,给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契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坏处:1.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来说,使中国经济停滞不前。使得人民币升值,虽然人们的工资在不断的涨但永远涨不过通后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2.经济全球化近一步拉大了中国的贫富差距,劳动力的外流。3.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文化也流入我国,严重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总的来说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害有利。其中的得与失是要看人们的拿捏程度的。经济全球化也是世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中国加入WTO只是适应世界的发展趋势,如果避之将带来更大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有取其利来发展自己的经济与文化,积极应对其出现的状况。2、贸易有利于经济增长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但是具有很明显的时期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进口是对经济增长的漏损,进口的增加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加重进口国的失业,对经济增长起负面作用,但经济的增长将会拉动进口的增长;出口则是对经济增长的一个纯拉动,出口有利于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内的就业。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变动不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大幅上升,加速通货膨胀,此时的国民收入的提高取决于供给能力的改善,这时的进口会增大本国的供给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而进口产品又分为进口消费资料和进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进口会提高国内的暂时供给,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生产资料的进口能增加国内的长期供给能力,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则会降低国内的供给能力,加速通货膨胀,并不能增加国民收入,而出口初级产品和大量的原材料则会降低国内的生产能力,导致国民收入下降,这也就是有名的“贸易贫困化”理论。但另一方面,出口能增加进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对外贸易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总量和质量。经济发展要求对外贸易的根本任务在于促进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如果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这些目标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对外贸易才能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外贸易结构失衡,效益低下。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不合理,大多是附加值低的产品,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尤其是纺织业,大大超过世界水平,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寥寥无几。因此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是当务之急,了解世界的需求并顺应需求,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质量,增强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重要途径。3、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贸易大国并不等于贸易强国。所谓贸易强国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贸易强国必须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二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而且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三是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四是货物贸易规模大,服务贸易尤其发达。五是对外开放度大。贸易强国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平均关税较低,尤其是逐年有大幅度下降;市场开放范围广,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对外开放;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一般都在30%左右。按照以上指标衡量,目前的中国还不能称为贸易强国,与世界上的贸易强国相比,中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目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上存在的问题有:1.中国出口企业规模偏小,规模效益较低中国目前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总体规模很小,特别是在重化工业和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国内的自主企业规模都更小,不能形成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2.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长期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大的比重,如家电、服装、玩具等;而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处于劣势,如光学、计量、医疗、精密仪器的比重较小。3.贸易条件长期恶化贸易条件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的贸易条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且还有逐渐恶化的趋势。4.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严重失衡从FDI流入量与流出量的比值看,从1994—1999年的6年间发达国家平均为0.7,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94,而中国为15.48;到200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42%。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局限性。5.缺少对市场有冲击力的自主品牌企业全体没有品牌实力,在面临市场洗牌的时候抵御风险的能力低。向强国转变也要求我们的企业尽快并投入精力建设自己的品牌。真正做到以自己的名义出口。我国要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的对策: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科技兴贸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力推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二是运用高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是提高商品生产者和交易者的综合素质;四是贸易手段的现代化。2.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3.加强宏观调控,规范进出口秩序贸易强国通过建立完善的体系和有效发挥商会的作用,规范本国的出口秩序。我们应借鉴贸易强国的经验,充分利用商会开展国际市场调研工作,及时全面地掌握有关信息,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架起一座能够迅速传递信息的桥梁。同时,商会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管理好行业内的经营秩序。4.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和目标,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程度和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是贸易强国的基本条件。我国加快服务业发展就是要: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提高国防竞争力;深化服务业改革,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促使与国际市场接轨;服务出口坚持走质量和品牌之路。4、我国纺织品出口遭受国际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我国纺织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一)我国纺织品出口价格低1、劳动力成本低。纺织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品的成本也就较低。我国是劳动力密集型国家,中国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人力成本较低,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生产并出口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品更有利,也使得我国纺织品的价格比其他国家的价格低,这也加大了进口国对华反倾销的可能性。2、出口企业国际营销战略的失误。中国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单纯依赖低价战略打入国际市场的居多,出口企业急于出口,同行竟相压价。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增大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二)外国的贸易保护策略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强势对进口国家的纺织品造成较大压力,进口国政府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纺织产业而对外来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通过这些手段使其进口价格与国际市场拉平,以保护自己国内的纺织产业。(三)中国涉案企业对反倾销应诉不积极统计显示,大多数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后,要么不积极应诉,要么就不应诉。中国对纺织品遭受反倾销的应对策略(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产品质量的提高,不仅仅可以通过成本的提高来提高产品的出口价格,还可以通过建立的品牌形象加大产品的附加值。(二)改变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面对不断变化的贸易环境,纺织企业应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扩大国际营销渠道,通过出口结构调整,提高深加工、高质量产品,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三)对反倾销案件积极应诉,及时抗辩1、了解国外反倾销。2、运用国际标准,健全管理制度,健全商务档案。5、我国企业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研究1、顺应潮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潮流,我国企业只有顺应潮流,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获得或维护相关利益。事实表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主动融入较之被动卷入有利得多,以部分经济主权约束和让渡,换取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明智的选择。游离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外,不仅不能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而且还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同时,也可以主动出击,将优势产品投资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内生产,绕开贸易壁垒,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减低生产成本的目的。3.加大改革力度,促进企业的成长。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改组、控股、参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集团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增强母公司资本经营管理能力,扩大企业集团的融资渠道,并实行国际化经营战略,使其在国际竞争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6、跨国经营中的转移定价分析转移定价是跨国公司的一种经营策略,又称转让定价或划拨定价,它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约定的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所采用的内部交易价格。这种定价服从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需要。跨国公司通过各种名目的转移价格,调整各子公司产品的成本,转移各子公司的利润收入,以使整个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纳税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并能减少各种政治、经济风险以及支持子公司去争夺市场。因此,这种定价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市场供求关系法则的影响,也不是独立的买卖双方在公开市场上按“独立竞争”原则确定的价格,而是一种人为的内部转帐价格。我国跨国企业实施转移定价策略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避税,使整个公司纳税最小化转移定价首先用来规避所得税。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分布在不同国家,这些国家的所得税率高低不同,跨国企业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将盈利从高税率国家转移至低税率国家,减少公司整体的纳税额。2.调节子公司的利润水平运用转移定价调节子公司的利润水平主要是调低利润,以避免子公司利润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麻烦。有时跨国企业也可运用转移定价调高子公司的利润水平,为扶持国外子公司的建立和发展,。3.规避各种风险(1)规避外汇风险。(2)规避东道国的价格控制。(3)规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回收投资和收益,调拨资金。4.争夺与控制市场当子公司需要扩大新市场,或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我国母公司可以低价向子公司供应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降低子公司的生产成本,使其拥有价格优势,击败部分对手,争夺和控制市场。7、非歧视性原则的理解与应用非歧视原则是世贸组织及其法律制度的一项首要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国际贸易关系中最基本的准则。它是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在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延伸。非歧视待遇原则是世贸组织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又称为无差别待遇原则。该原则旨在以多边贸易体制来限制经济实力战略及固有的歧视国外生产者的因素。非歧视待遇原则规定:一成员方在实施某种限制或禁止措施时,不得对其他成员方实施歧视待遇。它表明,如果成员方一方对另一方不采用对任何其他国家所同样不适用的限制或禁止,即为无歧视待遇。为确保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关贸总协定自建立起就致力于通过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等规定的实施来形成非歧视的、多边国际贸易关系和体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是国际投资协定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