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P102、自主性交易: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汇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P243、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P244、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当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它是本币贬值能带来国际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P375、J曲线效应:以时间为横轴,贸易收支为纵轴,本币贬值后贸易余额先向下变动,其后向上变动,贸易收支变化的曲线呈J形,因此,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P386、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P397、直接标价法:固定外国货币的数量,以本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这称为外币的直接标价法。8、间接标价法:固定本国货币的数量,以外国货币表示这一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从而间接地表示出外国货币的价格,这称为外币的间接标价法。P549、名义汇率: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而名义汇率是指两国通货的相对价格。10、实际汇率:某种表示货币实际竞争力和相对价格的指标11、均衡汇率:与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相一致的汇率,也就是内、外部均衡同时实现时决定的汇率。12、购买力平价: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机制。P6613、一价定律:如果认为可贸易品的运输成本为零,则同种可贸易品在各个地区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这种一致关系称作“一价定律”。P6614、内部均衡:反映国内总供给等于国内总需求的状态。P11115、外部均衡:在国内经济均衡发展,内部均衡实现基础上的国际收支平衡(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均衡)。P11116、米德冲突:在固定汇率制下,政府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部均衡与外部平衡,但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难以同时实现的情形。P11317、固定汇率制: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选择一个基本参照物,并确定。公布和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单位参照物之间的固定比价。P18418、浮动汇率制: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P18519、资本外逃:由于恐怖、怀疑或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异常流动。P22320、货币替代: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国货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P22621、货币危机:广义上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狭义上指市场参与者通过外汇市场的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和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事件。P25922、债务危机:一系列非产油发展中国家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通常是欠国际银行业的债务),由此不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债信严重下降,而且也使国际银行业陷入了资金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业乃至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P250简答题部分1.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几种类型及其原因?P28①临时性不平衡(短期性):指由短期的、非确定的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②结构性不平衡(长期性):指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及其变化而发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③货币性不平衡(短期性、中期性或长期性):指一国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变化引起国家物价水平变化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④周期性不平衡():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⑤收入性不平衡():通常指由于一国经济条件、经济状况的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从而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⑥预期性不平衡():预期因素从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两方面对国际收支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从实物角度:当预期一国经济将快速增长时,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都会增加在本国的实物投资;从金融角度:一方面,经常账户的逆差要由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来融资;另一方面,在资金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对本国经济增长和证券价格上升的预期会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本国的证券市场,带来资本和金融账户的顺差。2.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有哪几种?P32货币—价格机制:该机制主要是通过黄金流动和物价变动两个杠杆来发挥作用。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国内货币存量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另一种是汇率水平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流程为:Ⅰ国内货币存量与一般物价水平变动,逆差:货币外流→货币存量减少→物价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逆差减少)Ⅱ相对价格水平变动,逆差:货币外流→外币需求增加→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逆差减少)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和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表明货币存量减少,引起本国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上升,从而导致资金外流减少或资金内流增加,国际收支改善3.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手段。P34①支出转换型政策: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数量,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特点: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商品和劳务上来。作用手段: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直接管制。②支出增减型政策:改变国民经济中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的政策。特点: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③融资型政策:融资型政策是指货币当局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措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以对付国际收支的失衡(又称融资政策)。优点:迅捷。不足:只适用于暂时性或短期失衡,不适合巨额、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④供给型政策:通过增加和改善总供给,以长期改善国际收支的政策。特点:从社会总供给方面考虑问题。作用手段: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制度创新政策等。作用机制: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企业素质(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来改善国际收支。不足:时间长,见效慢。⑤道义与宣示型政策:政府在经济和行政手段之外所采取的、没有强制约束力的收支调节政策。效果取决于:(1)政府号召力和公信力的大小;(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性有关。4.简述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关系。习P147在封闭经济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目标。这三个目标概括了使经济处于合理运行状态的主要条件。但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发生了改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政策目标的数量增加了,国际收支平衡成为宏观调控所关注的目标之一;第二,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会相互影响。当政府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可能会同时造成开放经济下另一均衡问题的改善(内外均衡的一致),也可能对另一均衡问题造成干扰或破坏(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5.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汇率水平及其波动的?P60习P139①国际收支: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反之亦然。②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通货膨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由于其货币的国内价值和购买力下降相对较快,则其货币相对于外国货币也会贬值。③相对利率:本国利率相对于外国利率较高时,投资者愿意持有本币资产,导致本币需求上升,本币升值,反之则本币贬值。④总需求与总供给:当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时,本国货币一般呈贬值趋势。⑤预期:一方面会改变利率、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以间接影响汇率,另一方面还会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影响汇率。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往往导致货币供应增加(政府融资)和需求增加,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⑦国际储备:储备增加能加强外汇市场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因而有助于本国货币升值。反之,储备下降则会引诱本国货币贬值⑧货币当局干预: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抛售外币,从而导致外币贬值,反之亦然。⑨相对经济增长率:高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行市,但就长期而言,却将导致本币币值上升。6.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异同。习P127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都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的功能出发,研究汇率水平的决定问题;两者的分析都以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可贸易品的一价定律为基础,计算所得的汇率都可以用两个经济体之间物价水平的关系来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成立要求两国间贸易不存在交易成本,并且各国物价水平的计算采取完全相同的权重这些条件较为苛刻。而相对购买力平价放松了绝对购买力平价的苛刻要求,主要关注的是汇率的相对水平和变化。7.简述货币模型的基本内容。习P133在货币模型中,由于本外币资产(例如债券)是完全可替代的,因此这两种资产市场是统一的市场。根据一般均衡的原理,只要本国货币市场和外国货币市场都保持平衡,资产市场必然平衡。货币模型把重点放在分析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的变动对汇率的影响上。基本模型e=(msd-msf)-(yd-yf)+(id-if)。可以看出,本国与外国之间的实际国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以及货币供给水平通过影响各自的物价水平,最终决定了汇率水平。8.简述均衡汇率多重论的政策含义。多重均衡汇率的政策意义在长期内可表述为:政府的汇率政策辅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仅在短期内可以增加就业和提高经济增长率,并且也将在长期内将宏观经济提升至一个较高的发展轨道。因此,只要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可被承受的范围之内,政策即可以通过选择一个较低的汇率来加速长期的经济增长。或者选择一个区间,所以不是一个固定的汇率,而是一揽子汇率政策,即多重汇率。多重均衡汇率的框架依据以下的逻辑:对应于任何一个内部均衡都存在一个维持外部均衡的汇率,从而实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同时实现,即实现“均衡的均衡”。进一步,对均衡汇率的调整意味着以实现外部均衡为条件,决定不同的内部均衡水平。在此意义上,均衡汇率不再仅是一个关于货币之间的比价问题,它直接地体现了政策的意义。9.简述经济增长要追求内涵增长和外延增长的平衡的原因。外延式经济增长是指通过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内涵是经济增长是指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当内涵经济相对较快增长时,会出现要素规模缺口,意味着本该投入的要素被阻止投入或被转移投入到世界市场上去了。这将造成失业的增加,甚至产业的空洞化。当外延经济相对较快增长时,会出现技术进步缺口,会造成效率低下,技术进步受阻。总之,目标是在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前提下,使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获得平衡,是国内资源消耗和国外资源消耗获得平衡,使自然资源消耗和劳动力资源消耗获得平衡。10.为什么在长期内无法使用单一的汇率手段同时实现本国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在长期内,使内部均衡实现的汇率水平,和使外部平衡实现的汇率水平,都是由实际冲击分别决定的。因此,对于特定的实际冲击,内部均衡所需的汇率和外部平衡所需的汇率有可能出现偏离。如果本国发生正向技术冲击时,一方面本国内涵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提高,为促进外延经济平衡增长,实现内部平衡,本币应贬值;另一方面,本国技术正向冲击使本国劳动生产率相对于外国更快增长。为实现外部平衡,本币应升值以消除国际收支顺差。对政府而言,长期内,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所要求的汇率水平取决于冲击的性质和水平,单一的汇率手段不可能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11.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手段可分为哪几类?1)、按干预的手段分,可分为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2)、按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分,可分为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3)、按干预策略分,可分为熨平每日波动干预、砥柱中流型或逆向型干预和非官方盯住型干预三类;4)、按参与者的国家分,可分为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判断题1.国际收支是指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记录。2.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3.一般来说,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FOB)计价。4.金融账户可以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蓄资产四类。P45.错误和遗漏账户是一种抵消账户,数目与净的借方或贷方余额相等而方向相反。6.记入借方的账目包括:……;记入贷方的账目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