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与三里屯、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客人以国外游客、“明日之星”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客人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书、或带着电脑来加班,或者朋友小聚、甚至洽谈公务。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完整的“碧玉”。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在老胡同被拆之前,保护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视,凭借较为完好的元代里坊格局、明清名人府邸,南锣鼓巷得以幸存。近几年又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商机,租下沿街民房,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元朝古巷新旧混血,就此重生,全球游客都爱来此“迷失北京”。青灰的院落,歪斜的树丫,凄冷的寒风,寂寥的街巷„„冬天的南锣鼓巷,在寒流的侵袭之下显的很安静,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灯影霓虹,有的只是寒阑的期许。这些期许应和着阳光的印迹游动,穿梭于小街小巷,看罢传统,也看罢时尚;看罢过往,也看罢现在„„时光在这里老去,也依然还在这里回荡。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胡同。说他名扬中外,是因为建筑大师吴良镛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工程,1992年被亚洲建筑协会授予“亚洲建筑金奖”,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奖”。在胡同中部,北边有一片2至3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这就是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吴良镛教授根据“有机更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认为旧城改造,要保留好的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修缮虽已破旧但尚可利用的建筑,拆除破旧危房,逐步过渡,既保留历史文脉的延续,又形成有机的整体环境。这些新四合院兼有单元式公寓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他与旧的胡同格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护了古都风貌,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成功的探索。漫步南锣鼓巷,你不仅会惊讶于在城中心还有这样的“桃源”,更会惊艳于它的时尚,它的旧貌新颜。在这里,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古老文化与时尚竟可以对接得如此天衣无缝。白天感受胡同街景浓郁的老北京韵味,夜晚则可以游荡在独具个性创意的小店,或随意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或尽情融入时尚先锋的自我放纵。有人说,三里屯没有做到的南锣鼓巷做到了,后海失去的南锣鼓巷又给找了过来。南锣鼓巷的夜晚和白昼都是风景,没有谁比谁安静,只有动人心魄的风情。文宇奶酪店,在南锣鼓巷的胡同中穿行,如果你无意中发现有一群人把巷子挤得水泄不通,千万不要惊奇,排队买文宇奶酪早已成为南锣鼓巷的一大景观。位于南锣鼓巷49号的文宇奶酪店,店面不大,褐色原木招牌,两扇朱漆木门,几张简易桌子,但在这条巷子里,却算得上“宫廷”老字号了。据说,这里的店主原是三元梅园的一位老师傅,祖上得到宫廷里厨师的真传,时至今朝依然独独坚持着每天限量,卖完就打烊。南锣鼓巷61号的“创可贴8”,是一家凝聚了北京特色的T恤店,老板江森海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从一个哼着“Beatles”的英国小伙儿变成了地道的京城“胡同串子”,并把自己对北京的热爱都“感染”到了他设计的T恤上。多年不见的搪瓷红脸盆、老铁皮玩具、儿童三轮车、北京第一张地铁票,在这里要么成了室内的装饰,要么成了T恤的标志??使你不得不感动于老江对中国文化的着迷,和那份孩子般的童真。位于南锣鼓巷23号的乐天陶社,是一个实现艺术梦想的好地方。其总部设立在香港,旗下拥有多名年轻的艺术家,作品创意无限,充满了灵动的气息,是挑选礼物的绝佳地点。1999年开业的“过客”,无疑是南锣鼓巷最早出名的餐吧。花木葱茏、绿荫掩映,无论外面的街道上有多喧闹,小院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安静与沧桑感。老板是一对非常有名的“背包客”,因而这里也成为世界各地的背包客的聚点。中式的四合院、古典的家具、香醇的咖啡,成为众多游客的美好记忆。“过客”自创的两款“羊肉串披萨”和“宫爆鸡丁披萨”更是让人百吃不厌。坐在店里看窗外的人来人往,恍惚间不禁疑惑:你是谁眼中的风景,谁是你生命中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