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指标体系(请您只填写附件中的三、“3.博士后人员科研项目”和四、“4.博士后人员科研成果”)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制表1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表设站单位名称:────────────────────流动站名称:────────────────────(设站学科)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号码:────────────────────E-mail:────────────────────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制表填表说明21、本表内容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指标体系》中须设站单位、流动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部门博士后管理部门填写的评估数据;2、填表须按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指标内涵细化说明》的要求填写,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可虚报;3、每项中如原表不够填写可加行;4、报表原件请用A4纸打印;5、评估项如涉及涉密内容请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处理;6、“设站单位填写”内容填报设站单位有关情况,“流动站填写内容”填报流动站有关情况;标有“*”号指标项要求以流动站为单位提供评估数据清单(样式见本表附件),“设站单位填写”表中“①设站单位‘十一五’期间博士后工作发展计划和措施”和“②设站单位制定的制度”两项请另附材料复印件;7、表中各统计数据应为流动站所涉及的院系在该一级学科内的数据合计;8、“6、设站单位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由设站单位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对表中各项内容认真审核后,签署审核意见;9、“7、有关管理部门对流动站工作的综合评价”作为指标的加分项,按照如下办法分别由有关部门填写评价意见:(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系统除外)的流动站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博士后管理部门填写;(2)军队系统的流动站由总政干部部科技干部局填写;(3)北京地区中央所属单位的流动站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填写。10、本表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负责解释。设站单位填写3(每个设站单位只填写一份)博士后工作措施及制度建设情况*①设站单位在“十一五”期间有无博士后工作发展计划和措施:□A.有□B.无*②设站单位制定了下列哪些制度(在□中打“√”):博士后人员招收制度□博士后人员考核制度□博士后人员日常经费管理制度□博士后人员住房管理制度□博士后人员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博士后人员奖惩激励制度□③设站单位从期满出站博士后人员中选留教职员工的人数同期单位录用教职员工的总人数流动站填写内容1、流动站建设情况1-3①设站单位是否有专门的博士后工作管理人员:4□A.有□B.无1-3②设站单位组织流动站管理人员博士后工作培训的情况:□A.经常组织□B.偶尔组织□c.从不组织2、博士后人员招收情况(2007.1.1—2009.12.31)2-1①博士生招收人数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人数(以填表日为统计时间)③国家资助(含留学回国类型)博士后人员名额④外单位人员做博士后人数3、博士后人员科研项目情况(2007.1.1—2009.12.31)*3-1①参与国家级项目数量②参与省(部)级项目数量*3-2①申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国家级省(部)级②申获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国家级省(部)级③申获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其中: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点资助一等资助二等资助省(部)级博士后科学基金4、博士后人员科研成果情况(2007.1.1—2009.12.31)*4-1①发表论文他引率情况SCI平均他引率EI平均他引率SSCI平均他引率CSSCI平均他引率A&HC平均他引率CSCD平均他引率ISTP平均他引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平均他引率军队内部核心期刊平均他引率②出版论著情况论著(数),其中:5独著(数)合著第1作者(数)、合著第2作者(数)*4-2项目获奖情况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国家级奖励省部级奖励社会力量奖励*4-3获专利情况,专利受理数量专利授权数量*4-4成果转化效益情况取得经济效益项目的数量取得社会效益项目的数量5、*博士后人员成才情况(加分项,统计时限:2000.1.1—2009.12.31,其中院士数统计设站以来的人数)①院士(数)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中国青年科学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优秀博士后全国杰出科技人才③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④省部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教学名师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66、设站单位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在□中打“√”):以上内容属实□无涉密内容□签名:(公章)7、有关管理部门对流动站工作的综合评价(在□中打“√”):(侧重流动站建设情况及对《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的执行情况)□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签名:(公章)7附:评估数据清单(样式)一、“1-1设站单位‘十一五’期间博士后工作发展计划和措施:”请另附复印件二、“1-2设站单位制定的制度:”请另附复印件三、“3.博士后人员科研项目”3-1博士后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情况序号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项目来源项目起讫时间项目级别博士后姓名在站时间3-2博士后人员申获基金情况序号获得基金名称(申请或批准编号)基金级别资助起讫时间经费(万元)博士后姓名在站时间注:1.“项目级别”栏限填“国家级”、“省部级”;2.“基金级别”栏填写方法: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填写国家级或省(部)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填写“重点资助”、“一等资助”、“二等资助”,省部级博士后科学基金不需填写。四、“4.博士后人员科研成果”1、发表论文、出版论著情况论文名称博士后姓名在站时间发表年月发表刊物检索类型他引率出版论著著作名称博士后姓名在站时间合著排名出版日期出版单位注:1.“检索类型”栏限填“SCI”、“EI”、“SSCI”、“CSSCI”、“A&HCI”、“CSCD”、“ISTP”、“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军队内部核心期刊”;2.“合著排名”栏,独著者请在此填写“独著”。82、项目获奖情况项目名称博士后姓名在站时间获奖年月获奖名称与等级奖励级别注:“奖励级别”栏限填“国家级”、“省部级”、“社会力量奖”。3、获专利情况专利名称专利受理(授权)号博士后姓名在站时间排名受理(授权)时间4、成果转化效益情况取得经济效益的项目项目名称经济效益(万元)主要完成人博士后姓名在站时间合作单位名称取得社会效益的项目上报材料题目上报方式上报时间上报部门主要完成人博士后姓名在站时间注:“上报方式”栏限填“省部级要报”、“省部级信息专报”、“省部级办公厅上报”。五、“5.博士后人员人才情况”(加分指标项,选填)博士后姓名进站时间荣誉称号名称批准时间以上内容属实□以上信息无涉密内容□流动站负责人签字:9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指标(综合评估)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1.流动站建设情况1-1工作措施及制度建设①博士后工作促进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措施及发挥作用情况设站单位填报;博士后人员、博士后合作导师问卷调查②博士后人员招收、考核、日常经费、住房、科研项目管理和奖惩激励制度的建立、宣传和执行情况③从期满出站博士后人员中选留教职员工的人数与录用教职员工人数比设站单位填报1-2学术环境营造①博士后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博士后人员问卷调查②博士后人员在科研项目中发挥作用情况③博士后人员与合作导师交流的情况④信息化建设情况⑤组织博士后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⑥组织博士后人员参与国外科研合作的情况⑦为博士后人员提供的综合能力培训情况1-3流动站管理水平①专门工作人员配备情况流动站填报、博士后人员、博士后合作导师问卷调查②设站单位对其各站管理人员的培训情况流动站填报③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对有关政策的熟悉程度博士后人员、博士后合作导师问卷调查④科研及生活条件保障情况⑤流动站在联合招收工作中的合作情况2.博士后人员招收情况2-1招收规模①博士后人员招收人数博士后信息系统采集②博士后人员招收人数与博士生招收人数比博士后信息系统采集、流动站填报③博士后人员在站人数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比2-2招收结构①国家资助名额与博士后人员招收人数比②外单位人员做博士后人数与博士后人员招收人数比③联合招收博士后人员人数与博士后人员招收人数比博士后信息系统采集10④留学回国类型博士后人员人数与博士后人员招收人数比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数据采集方法2.博士后人员招收情况2-2招收结构⑤跨学科博士后人员人数与博士后人员招收人数比博士后信息系统采集⑥外籍博士后人员人数与博士后人员招收人数比2-3招收年龄①博士后人员平均年龄3.博士后人员科研项目3-1项目数量①博士后人员人均参与国家级项目数量流动站填报②博士后人员人均参与省(部)级项目数量3-2基金项数①博士后人员人均申获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数②博士后人员人均申获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数③博士后人员人均申获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数4.博士后人员科研成果4-1发表论文、出版论著情况①博士后人员人均发表论文他引率流动站填报②博士后人员人均出版论著数量4-2项目获奖情况①博士后人员人均获国家级奖励数量②博士后人员人均获省部级奖励、社会力量奖励数量4-3获专利情况①博士后人员人均专利受理或授权数量4-4成果转化效益①博士后人员人均参与取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数量5.博士后人员成才情况(加分项)5-1人才成果①出站博士后人员为院士的人数流动站填报②出站博士后人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中国青年科学家、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优秀博士后、全国杰出科技人才数量③出站博士后人员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数量④出站博士后人员为省部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教学名师、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获得者数量注:1、本指标体系为2010年度综合评估指标,其中第5项指标项“博士后人员成才情况”为加分指标项,参加评估的单位可选填。2、博士后人员科研项目、博士后人员科研成果两个一级指标按照工学和理学类、社会科学类赋予不同权重。3、本指标另设“有关管理部门对流动站工作的综合评价”(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表》),此为加分项。11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评估指标内涵细化说明一、总体说明1、“设站单位名称”、“流动站名称”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下发的有关文件中的名称(或经过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更名的名称)填写。“设站时间”按照上述文件下发时间填写。2、评估数据应为流动站所涉及的院系在该一级学科内的数据合计。统计范围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本流动站的有关情况,其中博士后人员科研项目、博士后人员科研成果、博士后人员成才情况三项一级指标下的各项数据不统计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人员的相关情况。3、统计时限为2007.1.1—2009.12.31,有特殊要求的见评估表中的专项注释。二、指标说明(一)流动站建设情况1、“1-1工作措施及制度建设”指标为设站单位自评内容,由设站单位统一填报;“③从期满出站博士后人员中选留教职员工的人数与录用教职员工人数比”指统计时限内从本设站单位期满出站的博士后人员中录用为教职员工的人数和本设站单位录用教职员工总人数之比。122、“1-2学术环境营造”指标中,“①博士后人员创新能力的培养情况”指博士后合作导师的创新精神、学术水平,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和培养以及流动站学术氛围等方面的情况;“②博士后人员在科研项目中发挥作用情况”指博士后人员在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中承担科研任务的情况;“③博士后人员与合作导师交流的情况”指博士后人员与合作导师交流、讨论科研工作的频度;“④信息化建设情况”指图书资料、网络等方面的建设、使用情况;“⑤组织博士后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指标中,“学术交流”含学术年会、综合性学术会议、专业或专题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科技论证会等;“⑥组织博士后人员参与国外科研合作的情况”指在站期间参加与国外机构联合开展的科研合作活动;“⑦为博士后人员提供的综合能力培训情况”指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