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有广为人知的三大镇馆之宝,那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蒙娜丽莎的微笑,本篇就介绍这三大宝。米洛的维纳斯在卢浮宫苏利馆的古希腊、伊特鲁利亚及古罗马展区的一个过厅里,(它与德农馆交界)你只要看到人头涌涌就不会错过了。米洛斯岛是爱琴海上的一个火山岛,位于基克拉泽斯群岛最西南端。由于位处希腊大陆和克里特岛之间,该岛在爱琴文明时期是重要的位置。在青铜时代著名的费拉科庇遗址上发现了一个米诺斯宫殿。另外,该岛在古希腊以盛产艺术品闻名于世,著名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即发现于此。《米洛斯的维纳斯》是美术史上的习惯称呼,严格说,它应当叫《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因为维纳斯是罗马人对这位爱与美女神的称呼,希腊人是不知道有什么维纳斯的。它于1820年在希腊的米洛斯岛被发现,故叫做米洛斯的维纳斯。维纳斯女神,是古罗马神话传说中美与爱之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之为阿芙罗狄特)。公元前,就有雕刻家将她人体化,雕刻成石像。这前后维纳斯为主题的而创作的不乏其人,而《米洛的维纳斯》则是至今之冠,可以说她是雕塑史上之典范。米洛斯的维纳斯女神雕像,高约2.04米,由两块半透明的白云石拼合雕就。她站在鸡血白纹的云石底座上,上半身裸露,下半身裹着围毯,神情端庄,肌体丰润,窈窕曲立,仪态万方,造型典雅至极,集美之大成。作品是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末或公元前1世纪,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膄,美丽精致的椭圆形的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都流露出希腊雕塑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的嘴角上略带微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跟许多古希腊著名的阿芙洛狄忒全身立像不同,《米洛斯的维纳斯》没有用全裸的形象,它采取了半裸的处理方式。在众多的希腊女性雕像中似乎还找不到什么类似的,这自然可以说独树一帜,颇具特色。一波三折的曲线美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形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上身的秀美。她的身姿庄严、崇高而端庄,像一座纪念碑;她的表情平淡而深邃,人们能感受到她那丰富而又高贵的心灵。她的双臂已经残断,这是幸还是不幸呢?真难说,我觉得或许少了它们,整体更简洁单纯,裸露的部分也更突出醒目,视觉美感会更强烈更动人,更能激发人们的想像空间。《米洛的维纳斯》融合了希腊古典雕刻中的优美与崇高两种风格。它那阔大而简洁的手法,使人想起菲狄亚斯在巴特农神庙所创造的庄严、崇高的雕刻;它那端庄优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联想到普拉克西特列斯所创造的优美而抒情的人体美。她的体形符合希腊人关于美的理想与规范,身长比例接近利西普斯所追求的人体美标准,即头与身之比为8∶1。由于8为3加5之和,这就可以分割成1∶3∶5,这就是“黄金分割律”,这个比数成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人体美的准则。这座雕像专家们考证是公元前100多年左右古希腊文化后期的作品,可直到1820年才被人发现。当时,一个名叫伍蒂埃的法国海军见习军官来到当时尚属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殖民地的希腊米洛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个希腊农民岳尔戈斯,在其带领下,伍蒂埃在岛上的一个山洞内发现了一座小小的庙宇,在庙内的大堆沙土中有一座断了双臂的美女雕像,这便是被后人称之为“米洛的维纳斯”的雕像。可惜当时,伍蒂埃和岳尔戈斯寻找多时,却始终没有找到维纳斯雕像所缺损的双臂。当下伍蒂埃决定把雕像抢购回去,因而付给岳尔戈斯定金100银币。这时伍蒂埃所在之军舰奉命航赴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待一上岸,他赶忙去拜见法国驻土耳其大使利维埃尔侯爵。在问明原委后,侯爵即派使馆文化参赞偕同伍蒂埃去办成交手续。不想在此期间,英国官方也风闻此事,派出“荷兰”号驱逐舰开赴米洛岛以图得之而后快。当法、英掠夺者几乎同时赶到米洛岛时,雕像却已被希腊庙宇总管买去,打算送人,并已装箱搬上了土耳其军舰。法国方面岂肯坐失这块嘴边肥肉,经过一番争夺后,终以8000银币把这个稀世珍宝抢购回去,后来利维埃尔侯爵将此雕塑送给当时的国王路易十八,路易十八又将她捐赠给卢浮宫博物馆,从此卢浮宫里就多了一个让世人为之倾倒的永恒的绝世美女。这件作品出土时已经成好几块碎片,经过拼接修复,使十九世纪的美术界大为震惊,认为是公元前二世纪大希腊化时代人体美学的精品,也奉其为美术素描的基础,影响了全世界美术学习者的基本观察。许多人在探讨女神残破的双手原来应该是什么样子,至今却没找到答案。或许,因为双手失去,更可以单纯观察人体从臀部到小腹、两腰、胸部,以及上肩微妙的线条变化。女神的重心落在右脚,因此她的左腿微微弯曲,身体倾斜,也正式学者所说---埃及人只懂立在背后观察,从尾尻部份向上升起的脊椎,像一只莲花的茎,一直到颈部,是一条缓慢升起优雅而充满韵律感的线条,正是希腊人体艺术中最有名的“蛇形线条”。一种在休息状态的身体展现出希腊人对美的向往,不是纪律的紧张,而是找到自己内在平衡的一种自在。维纳斯雕塑四周永远是布满了围观的各色人等、种族的人群,大家都惊叹不已,也在奇怪---为何这样一个美丽的雕塑会被打烂并掩埋在废墟中。现在我们知道---希腊人在公元前七百七十六年的时候,他们非常歌頌這個「身体」,他们觉得这个身体是神创造的,我們外面穿的这件衣服,是人创造的,所以衣服沒有肉体更崇高,所以他们在「奧林匹亞」的运动会时全部是裸体,他们有一个名词叫作「Kouros」,這个「Kouros」是說十八岁到二十一岁是身体达到最完美的状态、狀況,所以因此他们可以跑得最快、跳得最高的身體,头上要戴一個月桂葉的冠,來受到最大的歌颂。可是到了公元三、四世紀的時候,基督教文明起來了。基督教文明认为肉体是罪惡的,我们为什么有这个肉体?因为有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违反了神的的戒令,偷吃了禁果,最后才有了后代、有了肉体。所以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是有原罪的,故小孩子生下來就要洗礼「baptism」,因为这样才能够洗清罪惡。所以经过一千年的中世紀(黑暗时代)以后,希腊的雕像是不准看的,全部打碎埋在土里,等到近代,我們看到十七、十八世纪文艺复兴之后,人们才大量在的地里发现和挖出這些作品,把它重新拼接起來,这时才发现希腊曾经有过这样伟大的文明。以上的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从“这件作品出土时已经成好几块碎片,.....”那一部份起的解释来自台湾的蒋勋先生的“蒋勋的卢浮宫”这本书,以及他的某次讲话。这是维纳斯隔壁的雕塑,也是残缺的,按蒋先生解释的意思延伸---这些残缺的雕塑有可能是原件,而眼前过厅里(以及以后其他展室)的完整的希腊时期雕塑,都大部份是复制品或摹仿品,我现在也明白了梵蒂冈博物馆里的雕塑,为何有的标明是原件(大部份是残缺的),有的标明是复制品了,当然就复制品所塑造的时代和精美程度而言,那也是很棒的历史艺术品文物了。由此而延伸---当我们在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致一些世界有名的博物馆中,看到一些残缺的文物,不要全部都认为那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掠夺、运输过程中所造成的破坏,毕竟像唐太宗昭陵六骏的其中两匹马被切割开来偷运走的案例只是一种特别案例(在此案例中掠夺和破坏都是不能否定的),大部份情况下文物的破损是中世纪时候的事,有些中东地区的文物都是像维纳斯那样用钱向当时当地的政府首脑买回来的,那样掠夺的定义值得斟酌,那是当地政府的腐败、贪腐和无能。现在我们去看胜利女神,她又被称为“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其位于德农馆的一个楼梯过道的中庭,同样属于古希腊、伊特鲁利亚及古罗马展区的一部分,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她。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是提坦帕拉斯和斯堤克斯的女儿。她的罗马名字叫Victoria(维多利亚)。雕像的形象为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的女性,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到来。她还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在提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获胜。雕塑《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是古希腊美术史中的希腊化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一世纪,又称作“泛希腊时期”)的作品。这一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征服了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并向外扩张。该雕塑是为了纪念打败托勒密舰队的海战而建造的。《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又称胜利女神。卢浮宫最著名最珍贵的两座古代雕塑之一。这座高3·28米的雕像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是古希腊的著名雕刻。胜利女神像为公元前306年统治着小亚细亚的德米特里乌斯,在一次海战中打败统治着埃及的托勒密而建。1863年从萨姆特拉斯岛的神庙废墟中发掘出来。被后人发现前,这尊雕像一直耸立在萨莫德拉克勒边的悬崖上。胜利女神像虽然已经头手残缺,但从保存完好的躯干中,仍能感悟到女神英勇、飘逸的气势。两支张开的翅膀和轻盈飞扬的衣裙,让人感到女神在空中腾飞,有着一种强烈的运动感。丰满躯体在薄衫下透露出力量和健康,表现了胜利和与之而来的喜悦。是已知雕像中表现热情奔放与动态的最完美的作品。雕像的头部与手臂在历史岁月中遗失了,但飘逸的裙裾、展翅欲飞的形态仍然动感十足,栩栩如生。胜利女神的希腊名字叫尼刻(或耐克)(希腊语:Νίκη,“胜利”;拉丁字母转写:Nike)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她在罗马神话中对应的是维多利亚(Victoria)。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1],她是泰坦神帕拉斯(Pallas)和斯梯克斯(Styx)的女儿,也是克拉托斯(力量)、比亚(强力)和泽洛斯(热诚)的姊妹,他们都是主神宙斯的同伴。尽管出身泰坦族,她在泰坦战争中还是站在了奥林匹斯神一边,为他们带来了胜利。《萨摩色雷斯胜利女神》在传统的描述中,尼克常带有翅膀,拥有惊人的速度,但是除此之外并不具有其他特殊力量。她并不仅仅象征战争的胜利,而是代表着希腊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尤其是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成功。因此她被认为是带来好运的神祇,经常作为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在艺术作品中,她通常同化于其他的神,比如古希腊的雕塑家通常将她塑造为娇小的带有翅膀的形象,栖停于另一个神的手臂,或是从同伴神的衣裳中探出,或者像仙女一样高飞于天空。美国的运动鞋品牌耐克就是以她命名。在她最著名的肖像中,如卢浮宫内的《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VictoiredeSamothrace),她表现为裸体或是穿有盔甲的带翅女神。在希腊的陶器上,她被描绘为站立、飞翔或是跨步,有时候是在祭坛上倾注祭酒。她的附属物通常是花环、双耳罐、小瓶和香炉。在意大利西部的希腊殖民地上她通常出现为乘坐战车的形象,在另一些地方她表现为拿着武器或奖杯,或是演奏里拉(lyre,古希腊的竖琴,有五弦至七弦)或笛子。尼克经常与雅典娜一起受到崇拜,因为在前490年马拉松战役中希腊战胜了波斯之后她们两个被着重联系起来。雅典的帕台农神庙中供奉的雅典娜巨像据信也刻画了尼刻,并且帕台农建筑群中也包含了一个献给雅典尼刻的神庙。有时,雅典娜被描绘为携有尼刻附属物的形象。根据保萨尼亚斯的纪录,雅典尼刻被表现为不带翅膀的形象,大概人们希冀如此可以阻止胜利女神离开这个城市。该神庙还存留下了这个神的一个形象:解鞋带的尼克(NikeSlancio)。它曾经位于神庙的胸墙上,现存于雅典的卫城博物馆。这是胜利女神尼克的立像,她站在船头,展开华美的翅膀,威风凛凛地宣告胜利的到来。据说是公元前190年左右的作品,大约是罗得斯岛的军队战胜叙利亚的安提欧克斯三世,为了谢神,在萨摩色雷斯岛的卡比利神殿树立了这尊雕像。雕像高275厘米,1863年发现于萨摩色雷斯岛。也许雕像过于庞大,博物馆里似乎找不到她合适的安身之处,于是人们把她安放在一条宏伟宽敞的阶梯的高处,让她在那里迎接来自四方的艺术爱好者。雕像的头部和手臂残缺,我们已看不到她的容貌,这是一个大遗憾。但也正是如此,人们才可以毫无禁忌地想象她是花容月貌抑或是威武豪迈。女神全身充满了生命力和雄壮的感觉。包裹身体的薄衣被大海的飞沫打湿,随风飘扬,紧贴在女神丰满胴体上,细密而又富于变化的衣褶勾勒出女神优美的曲线,给人以华丽优雅的美感,被人称为是“崇高样式”的理想化人体。这座雕像完美而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