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倫理的思考與實踐之路陳世一前言★土地危機★現實的土地問題一.土地倫理的源起1.「土地倫理」名詞出現的歷史背景2.美國經驗的保育運動3.梭羅與繆爾4.李奧帕德的「土地倫理」觀二.土地、倫理與法律1.橫移到台灣的「土地倫理」2.土地的意涵3.人類與土地關係的歷史發展4.探討倫理的性質5.倫理與法律三.「土地倫理」的另類思考1.發展中的土地倫理2.當前台灣「土地倫理」的反思3.我對「土地倫理」發展的分期4.尚未形成集體共識的「土地倫理」符號象徵5.生態平等主義(生態中心)的矛盾四.分殊性或一致性?1.土地倫理的地域性格2.依賴或壓迫3.土地倫理的世界性意義五.人地關係的反思1.文明與荒野的衝突2.從物質循環看生態危機3.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生態系2六.台灣的土地問題1.土地污染破壞後的反動──台灣環保運動的興起2.美麗的哀愁──消失中的野生生物3.台灣的土地性質4.台灣人對土地的價值觀及利用狀況七.土地倫理發展的實踐策略1.台灣「土地倫理」發展的難題2.土地倫理與土地法規3.國土規劃的全方位視野4.生態美學的提倡5.翻動土地教育的土壤6.社區總體營造中的人地關係7.思維的革命之路前言★土地危機以人類的觀點看土地的價值,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因為在人類的歷史中,土地從來沒有目前那麼高的交易價格,即便是一些野地,在先進國家是如此被小心翼翼的保護起來,像捧在手掌心的寶貝般,還不斷向人炫輝它的價值;然而,從土地污染、土壤更新及動植物棲地消失的角度看,在人類的歷史中,也從來沒有一刻土地是如此遭受凌虐、壓迫,以致於徹底改變了原有自然物質循環的尺度與方式,這些都已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未來的生存了。★現實的土地問題某農民:不要跟我談我應該對土地負什麼社會責任,我為這塊土地付出一輩子的心血,換來的卻是比不上一個工廠工人的回報!當我們侈談「土地倫理」、「土地的所有者應該有土地的責任」、「土地的價值不只是經濟利益的價值」時,好像一個長年疏離土地、職業穩當、生活無虞的人在嘲諷那些抱著一個大水缸,卻喝不到幾滴水的人說,水的功能很多,它不只是用來喝的一般荒謬。這彷彿是「何不食肉糜?」的歷史倒帶。3一.土地倫理的源起將土地倫理當作一種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行動的哲學思考,有其策略上的洞察與先見。然而,丟到土地負荷及文化包袱沉重、土地意識卻日漸薄弱的當代台灣社會的時空框架裡,卻是實踐上的最大考驗。1.「土地倫理」名詞出現的歷史背景李奧帕德(AldoLeopold,1887─1948)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就進入美國的林務署,前往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擔任助理林務官,自此而後,就投入美國的自然生態保育運動。一九四三年完成沙郡年記手稿。在沙郡年記中,李奧帕德提出「土地倫理」這個對環境運動新的思考觀念,為世界生態保育運動潮流樹立一個新里程。2.美國經驗的保育運動當十七世紀歐洲白人移民開始進入美洲之後,因為森林大量的砍伐、破壞,導致自然資源的浩劫,當時美國的殖民地政府曾頒布律令來管制森林的無限制砍伐。後來,野生動植物因移民的拓墾開發而不斷減少時,各種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法律也不斷創立。十九世紀是白人移民在美國各地如火如荼拓墾最興盛的時期,大片的荒野在勤奮的移民拓荒者手下不斷消失,這種野地不斷消失的現象,使當時美國關心生態保育的學者及熱心人士感到憂心忡忡,認為惟有保留大片的野地,才能真正保護許多野生的動植物。當時,於是透過自然學者喬治.卡特林(GeorgeCatlin)及一些環境保育人士的奔走呼籲,美國於一八七二年成立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以橫跨三州的大面積來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棲地。3.梭羅與繆爾十九世紀的美國生態保育運動中,梭羅(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則是在兩年多的湖畔獨居生活後,以文學哲思的手法寫下了「湖濱散記」(Walden)一書,用以凸顯荒野與文明之間的區隔,同時強調人應該過簡樸的生活才不會無謂的破壞自然。梭羅對自然的思考,也隨著「湖濱散4記」的流傳而擴散到美國各地。接下來的約翰.繆爾(JohnMoir,1838─1914)被譽為美國生態保育運動的開創者,同時也是「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有生存權」觀念的倡議者。他的論點將美國環境保護中的哲學思考,往前推進了一大步。4.李奧帕德的「土地倫理」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李奧帕德的「土地倫理」認為,人類歷史中倫理的發展,從把奴隸當財產而可以任意處份的時代,遞演到普遍人權的時代,他認為倫理規範的遞演是生態演化的一個過程。「就生態學而言,倫理規範是對生存奮鬥中的行動自由施加限制;就哲學而言,倫理規範是在區分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其實這是一體兩面,其起源是相互依賴的個人或團體發展出合作模式的趨勢,生態學家稱這種合作模式為共生(Symbioses);政治和經濟即是進步的共生,在此共生結構中,原先可自由參加的競爭,已有一部份為具有倫理內涵的合作機制所取代。」(沙郡年記,P322)李奧帕德認為,倫理規範的發展,最早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再來是處理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我們尚未有處理人和土地的關係,以及處理人和土地上動植物關係的倫理規範。就像奧狄賽的女奴一樣,土地依然只是一種財產;人和土地的關係仍然完全是經濟性的,包含了特權,但不包含義務。如果我對於種種跡象的解讀是正確的,那麼,在人類的環境中將倫理規擴展到前述第三種關係,在演化上是可能的,在生態上則是必要的。這是一系列步驟中的第三個步驟,而前面兩個步驟已經實行了。」(沙郡年記,P323)李奧帕德承繼前人在生態保育觀念上的啟發,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有豐富而深刻的自然經驗,同時從美國土地開發利用的觀察、實踐中,發現美國土地面臨的危機和問題,繼而提出其長期觀察的哲思及實踐土地保育的理念。這是美國式的經驗,而其認定的對象主要是針對當時美國擁有土地的人,思考的重心則擺在擁有土地者不能單純以經濟利益來考慮土地的價值。個人以為,李奧帕德將「土地倫理」的規範視為生態演化上的一個過程,似乎是一種策略性的運用,或是一種將人類認知納入本能在生態演化過程思考的一個結論。從認知的觀點看,似乎是比較詮釋性的。反而,在其書中許多隱微的角落,散見著更深而廣的、複雜思維下的洞見與灼知。或許,要放到台面上的「土地倫理」標籤,還是需要有一些簡化的過程與策略性的思考的。二.土地、倫理與法律5當傳統的倫理崩解,新時代的利益關係取代往日發諸社會內在的倫理秩序時,律法趁勢而起,發展茁壯成枝繁葉茂的大樹時,誰又能讓這棵長在道德、財富與趨勢成規糾纏不清的離根大樹,重新種回原初土地的母體呢?1.橫移到台灣的「土地倫理」一九八○年代,「土地倫理」的概念開始傳入台灣少數人的思緒裡。就像台灣無數從西洋或東洋引進的文化、思想或觀念般,模糊而微弱的「土地倫理」口號丟入房地產狂飆的台灣社會,自然像泡沫一樣,迅速地流散在洶湧奔騰的波濤外。一個美國的「標題式」概念來到台灣,至少,在目前仍然是一個模糊難解的新名詞。當「土地倫理」發展協會送審時,有關單位的人搞不清楚「土地倫理」到底是何意涵即為一例。它會像艱澀難懂的專有名詞,只在某些無關輕重的場合,被某些自命清高的所謂「環保」人士呼呼口號,還是能像無孔不入的商品文化,循著各種社會運作的通路滲到大眾的骨髓裡?就要看有心人士的努力了。把「土地倫理」當成一種「環境意識型態」、「文化意識型態」來推動,或許會更見社會實踐的效能。2.土地的意涵「土地」只是一個總括的代名詞,包含土地、水、空氣及地表所有的生物。經濟學者則將所有種類的自然資源簡稱為土地。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依靠,就好像水是魚類的生存條件般。然而,人類對土地的認知、感情和價值,卻隨著文化的差異和歷史的發展而變遷。當代土地意涵的最大危機是土地交換價值的過度膨脹,使原本承載人類感情、認知、生活、休閒遊憩的豐厚土地意涵簡化,或分割成單一不同目的的生產、交換價值而已。3.人類與土地關係的歷史發展在漁獵時代的人類族群數量有限,同時必須面對外在氣候、猛獸及瘟疫等惡劣狀況的挑戰,生存的環境極其嚴苛,這個階段,土地上的生物各自在求生存的本能上競逐演化。到了人類學會農耕和畜牧後,慢慢可以積累和貯存食物,文明的發展也6就從農業時代大步向前開展,土地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價值是生產食物,人類不再需要往森林或草原中向大自然索求蛋白質的來源,於是,世界土地的形貌也逐漸被人類發展成為一塊塊的農田或牧場,不過,這個階段的土地取用,仍以平坦的、土壤較肥沃的、可以長出作物的土地為主要利用的對象。這個階段人類對土地的追求,先是向自然環境拓展,改變原始土地的面貌為農田,繼而是人與人、族群與族群、國家與國家之間從小規模到大區塊的土地交易、爭奪與控制。到工業時代以後,土地迅速由具體生產的價值流變為活動交易的價值,商機蓬勃、人群密集或交通中樞之地的身價快速上漲,土地在不斷轉手的過程中被炒熱而徹底改變其原初的價值。這個時期的土地取用,是以資本為最大依歸,無論是個人、企業體、財團或國家機器,對土地的利用與改變主要都扣住其有形無形的資本生產價值為考量,土地的本質在這個階段也徹底被扭轉了,人們開始忘記土地的多元而重要的基本功能,只記得牠的交易價格所帶來的經濟效能。在這種狀況下,世界土地秩序的危機於焉從所謂先進國家逐步拓展到全球各地。4.探討倫理的性質倫理是指一個穩定社群內人與人、人與社群間的關係系統。人在社群之內依循這套倫理機制活動,則他可以在這個社群裡有適當的位置,並趨向有利於自己地位與利益的情勢。一個不理會社群內倫理的人,將會受到排擠,甚至逐出社群的命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講究五倫的傳統中國社會,一個不忠、不孝的人自然很難容於當時的社會主流,而成為被打壓、眨抑的對象。倫理基本上是一種對「善」的追求,然而,不同時代、不同價值觀的社會,往往對「善」的認定有很大的差別。就好像有些地方一夫多妻是天經地義,換到另一個地方可能變成十惡不赦。歷史告訴我們,「善」的認定會隨著不同時代、不同文化傳統及社會變遷而改變。因而,不同的族群、社群、地域環境、職業等也會產生不同的倫理規範,不同的國家、地方也會有他們的倫理規範。但是,從傳統社會倫理規範儼然的時代演變到今天人口爆炸、社群繁複、人與人的交流極度興盛的今日社會,傳統的倫理規範零落散逸,以利益考量為核心價值的所謂「倫理遊戲」取而代之,而法律則一躍而變成倫理混亂而模糊時代的守門員,取代了傳統倫理的內在價值。而分殊的職業倫理、社群倫理仍在每一個小圈圈中被具有其種道德理想者不斷的提醒。5.倫理與法律7目前的社會結構在倫理規範及法律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不易被釐清的深層弔詭。當不同價值背景的「善」被扔到世界觀念資訊交匯的大熔爐時,在工具理性爭逐的狹縫中,似乎還沒有提煉出一種共通的倫理標準。然而,就另一種人本的倫理而言,民主社會的無形力量卻像燎原的野火一般,藉資本主義商品社會的推波助瀾,慢慢滲入世界無數的角落。而這種倫理卻是和李奧帕德未來式的「土地倫理」,有著根源性的扞格。傳統的社會承平之時,因為比較穩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單純,主要社會秩序的維持,都靠倫理規範的力量。法律在這個時期,僅對特殊的社會行為作制裁。這個時期,輿論的力量經常是超越法律的。工業革命以後,生產工具的突飛猛進導致社會結構的根本改變,人口大量往都市集中,資本主義帶動的自由市場經濟更打破了傳統的生產─消費結構,自由民主的理念也隨著經濟革命的風潮被推上世界的舞台。在現代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複雜綿密的關係網絡,已經不是過去老舊的倫理所能束縛。在以利益思考為核心的現代社會,隨著各種需要而發展出的龐雜法律,取代了過去單純而有力的倫理規範。就新時代的意義而言,社會結構變遷導致倫理的式微,法律自然取而代之了。這是否表示「土地法律」應取代「土地倫理」呢?其實不然。就實踐意義來講,法律是規範性的,限制你不能作麼;但倫理卻積極的促動你應該作什麼。然而,「土地法律」當然必須植基於大眾的社會需求,常民對土地的認知及使用價值,才有落實的可能;而揭櫫高遠理想的「土地倫理」理念的全面推動,就更具挑戰性了。三.「土地倫理」的另類思考人類藉著科技文明的力量企圖掌控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