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源配置与公平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卫生经济学论文题目: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综述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综述摘要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我国卫生卫生事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数据收集、对比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卫生资源配置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政策建议。关键词卫生资源,现状,成因,综述ReviewofthepresentsituationandcausesofthemedicalresourcesallocationinChinaAbstract:Theoptimalallocationofmedicalresourcesplaysaimportantroleinhealthsystemreformaswellasmedicalandhealthservices.Thispaperisdonefor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problemsofthemedicalresourcesallocationinChinaaswellastheforeignadvancedexperienceinthemedicalresourcesandthesuggestionsbyuseofliteratureanalysis,datacollectionandcomparativeanalysis.Keywords:healthresources;thecurrentsituation;causes;review引言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资源。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卫生事业实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卫生资源是维护健康的物质基础,其配置状况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状况。因此,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对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系统、全面地进行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诸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步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自我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对卫生改革缺乏整体制度安排,加之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公平性重视不够,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卫生服务公平性下降,卫生服务整体绩效不高等问题。追根溯源,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是最根本原因,解决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有助于促进卫生发展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卫生事业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实现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成为了当前卫生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卫生资源配置调整提供建议。一、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我国对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起步较晚,到1982年才有江苏、吉林两省开展医疗卫生人力需求量的预测。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省也相继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供需平衡法进行卫生人力需求量的预测研究。而全面、系统地展卫生资源配置研究是从九十年代中期[1]。从1993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卫生服务调查,为我国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加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政策保障。2008年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卫生卫生服务需要量明显增加,居民卫生卫生服务利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2]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发布[3]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卫生资源配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目前我国对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是从资源整合、共享的途径,公平与效率,配置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但是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而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效率、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要、需求之间的关系,缺少实证性的研究和预测。二、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我国卫生资源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失衡、区域失衡、结构失衡和供需失衡四方面。(一)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一般而言,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呈现“正三角”形态,即卫生资源更多的流向人口多和卫生资源需求量大的农村基层地区。然而,目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却呈现“倒三角”形态。改革开放后,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差异较大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就卫生资金配置方面看,我国农村居民卫生费用筹资总额较城市居民少4505.92亿元,城市人均卫生总费用为农村居民的3倍。[4]从卫生服务供给看,我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而农村仅占20%,城市的医疗资源80%又集中在大医院,能级分布的这种“倒三角”多年一直没有扭转.[5]2009年我国有卫生技术人员数5535124,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1113331,占总数的20%。其中城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为6.03,县级地区为2.46。城市执业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2.14、2.22,县级地区为0.79和0.65。2009年城市地区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为4.31,县级地区为1.93,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1.05。[6]这种资源分布的不协调、不平衡诱使很多农民和社区居民有病都去城市高配置医院,高配置医院承担了大量的基本医疗服务,高端服务的高收费造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高配置医院发展很快,人力资源聚集,呈现明显的极化效应。而农村地区和低配置医疗机构呈现萎缩状态,人力缺乏,房屋陈旧,设备匮乏,生存困难,呈现明显的“空壳化”。可以说,城乡之间、城市高配置与低配置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形成明显的卫生资源配置的“双二元结构”。(二)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失衡东部地区逐年加大对卫生的投入,而中西部地区受地方财力所限,投入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机构的房屋陈旧、设备更新缓慢、人才“孔雀东南飞”,特别是西部边远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密度小,造成卫生服务半径大,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下降,同样的医疗卫生资源所达到的可及性远落后于其他地区。[5]根据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理面积和卫生资源数据计算出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卫生资源数量结果显示,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每平方公里卫生资源(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天津、上海等直辖市每平方公里卫生资源远高于其他省份。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人口大省或经济发达的省份每平方公里卫生资源拥有量较高。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经济不发达、面积较大的自治区每平方公里卫生资源占有最少。[7-11]每平方公里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拥有量最多的上海分别是拥有量最少的西藏的约5倍、12倍、16倍。[12]如果国家对中西部没有财政支持的人力战略,这种差距可能会越拉越大,区域卫生发展也会陷入瓶颈。(三)卫生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也是相对内部构成而言,主要存在“三长三短”,即医疗发展“腿长”,而公共卫生和中医药发展“腿短”,城市卫生发展“腿长”,而农村卫生发展“腿短”,居民健康投入“腿长”,而政府投入“腿短”。199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的卫生工作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卫生公共品投入主要是以政府为主渠道,政府的投入是保障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中医药等工作的关键。前些年,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年后,政府的卫生投入逐年加大,结构失衡的问题随之有所改善,但是投入的力度明显不够。我国2005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17.9%。而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世界平均政府投入为58%,低收入国家为47%,中等收入国家为56%,高收入国家为72%。[13](四)卫生资源配置的供需失衡根据经济学理论,卫生资源配置必须要以人们需求为导向,卫生资源配置要以不断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疾病谱、不同层次医疗需求为主要目标,同时要控制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要让病人获益、让社会满意。区域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应与区域人群医疗服务需求的相对强度一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居民的卫生保健需求有了较大提高,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结构和质量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出现供需失衡的现象。卫生服务工作具有很强密集性,技术和卫生人力培养和梯队建设具有很长周期性,卫生设备的较高费用和人机不匹配的低效率,都制约着卫生资源的能力。同时城乡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完善,居民的就医观念仍未改变,倾向于高配置医院。据统计,2002年,我国每万人口卫生人员数为9.6人,而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为34.6人,我国每万人口床位数为0.6张,而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为4.0张,明显低于世界水平。近些年,我国在用不到世界3%的卫生资源解决或部分解决世界22%人口的健康问题,这当然一方面说明我国卫生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说明卫生工作难度和供需失衡情况的严重性。三、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一)政府投入的不足和政策导向的引导效应20世纪80年代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分级包干体制以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责任特别是政府的投入责任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可供利用的卫生资源都是有限和稀缺的。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能力上存在很大差距,使得不少落后地区缺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财力投入。[14]理论上讲,人群的疾病分布在一定时间段内基本趋于稳态,而且是散点分布,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疾病产出。非盈利性医疗机构为了弥补财政补助的缺口必然设法增加医疗服务收入,这就出现了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诱导需求的产生、高端药品的使用等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谈判能力的差别,以及存在其它卫生制度缺陷,产生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方向的影响,存在管道性阻塞和行为失衡,合理的改革措施难以推行,比如收支两条线管理政策,农村和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欢迎,呈现“一头热”,而条件好的地区和大医院则嗤之以鼻,呈现“一头冷“,背后更多是利益的博弈,卫生制度要因地制宜,但不可能泛化成“众口可以调”的地步。[15](二)卫生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作用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财政补贴占30%左右,现在只有6%到8%。政府的一般做法是引入市场型的激励机制。在此机制下,医疗服务价格未作调整,而现有的诊疗费标准,无论如何也支撑不起医院的成本运转,药品销售中的批零差价也就成为医疗机构补偿的重要来源。于是医院鼓励医生多开药,开好药,以增加药品的差价收入。以药养医,一方面加重了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另一方面驱使医院盲目上项目、上设备,扩大业务规模,造成无序竞争,加重了医疗成本,浪费了医疗资源。[16]在这种管理背景下,加上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受利益驱使,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疯长、“公医”不公便成为一种必然。同时医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现在绝大多数“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的“合法”收入,每月不超过4000元人民币。培养一名医学学士需要五年,医学硕士则需要七八年。与医生掌握的信息资源和创造的价值相比,医生的合法收入显然偏低。现在普通医生的低工资和不受重视,造成了管理者与普通医护人员在待遇上的巨大反差。医疗服务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公共品或准公共品性质。在服务供给层面,过度走向商业化必然导致布局不合理,降低服务可及性,和卫生投入绩效;在需求层面,服务需求逐步演变为私人消费品,则必然带来部分社会成员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用的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加重进一步加大。一些医疗机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可能放弃必要的医疗服务程序、人才梯队培养和公益性目标等,转而追求“短平快”的产出,使得医疗服务市场鱼龙混杂,对按程序守法经营的机构产生挤出效应,非法行医和非法医疗广告屡禁不止足以例证。四、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一)发挥政府主导,宏观调控的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卫生筹资方面。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逐步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