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第二章思考题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第二章思考题2:简要分析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举例说明。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大类。每一大类按成因又可以细分,如高原可以分为堆积高原(如黄土高原),熔岩高原(如美国的哥伦比亚高原)等,平原可以分为冲积平原、山麓堆积平原、湖积平原、滨海平原等。我国不仅是一个多山的国度,而且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和高原兼而有之。高原、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6.1%(其中高原、山地和丘陵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0.9%、43.5%和11.7%),平原和盆地则占土地总面积的33.9%。就地势而言。海拔<500m的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25.2%。500~1000m的占16.9%,1000~1500m的占18.2%,1500~2000m的占6.8%,2000~3000m的占7.0%,>3000m的占25.9%。不同的地貌类型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表1),从而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发利用。表1我国5种地貌形态类型比较类别海拔高度相对高度构造特征外力作用特征地面特征平原多数<200m50m沉降为主沉积为主平坦,偶尔浅丘、孤山盆地高低不一,因地而异盆心与盆周高差在500m以上四周隆升,中间沉降或上升量小于四周内流盆地以沉积为主,外流盆地为沉积或侵蚀内流盆地地势平坦,外流盆地分割为丘陵高原>1000m比附近低地高出500cm以上古侵蚀面上升或沉积面抬升剥蚀为主古侵蚀面或沉积面部分保持平坦,其余部分崎岖丘陵多数<500m50~500m轻度上升流水侵蚀为主宽谷低岭,或聚或散山地低山500~1000m300~500m成山较早流水侵蚀和化学风化为主有山脉形态,但分割较碎中山1000~3500m500~1000m高山3500m以上不等成山较晚,上升量大冻裂作用强烈,最高山上有冰川作用尖峰峭壁,山形高峻引自林培,1996各种地貌类型对于土地利用的影响不同。平原一般说来海拔低,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发展农垦、机耕和灌溉,成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基地。但各种成因不同的平原对农业的影响也不一样。而山地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平,土地类型变化复杂,土地利用方式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1.山地与丘陵山地与丘陵的区别首先在于相对高度的大小,一般相对高差大于500m者为山地。由于山地相对高差大,往往因海拔高度的不同形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垂直地带性分异,从而产生不同的土地利用垂直布局,这种现象在丘陵地区少有。其次是山地沟谷切割较深,地形轮廓明显,陡坡难以利用;而丘陵则地形浑圆,形成缓丘宽谷,在宽谷中分布一些较好的农业耕作区,如南方丘陵地区,往往在丘陵之间分布有大片的水田或梯田。当然,在山地与丘陵地区,由于都存在着相对高差和坡度,因而在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决策时应当注意如下几个共同问题。一是坡度因素,如前所述,坡度直接决定了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和土地利用的方式选择,而且也与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性密切相关。二是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由于存在着不同海拔高度,山区土地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立体性,类型丰富多样,在进行山区土地资源开发时,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和山地立体生态经济系统。三是水的问题,一般山地丘陵地区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缺水问题,要根据当地水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和开发治理途径,是山区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此外,坡向也常常是影响山区土地资源特征及其利用的因素之一。坡向直接影响光、热、水条件的局部差异性,因而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分布。2、平原平原是由于地壳运动过程中相对下降而形成的负地形,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进一步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海滨平原等,是主要的农耕区和城镇用地。1)山前平原山前平原由几个山口的洪积扇连接起来而形成,沿山麓分布,故也称为山麓平原。在山区由于坡降较大,河流携带大量的悬浮物质,出山口后由于坡度变小,河水的相对载荷力减低,将携带的泥沙倾泻于山口堆积而形成的洪积扇。山前平原的物质组成及其分布规律是:山出口的扇顶物质较粗,坡度大,到扇的中、下部物质逐渐变细,坡度逐渐变小,面积逐渐变大,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渐由山前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山前平原一般地面平缓,具有一定的坡降,故地面排水良好,既有丰富的地表水,又有水量丰富、埋藏不深易于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发展农业的水土条件均较为优越,因而通常发展成为农业集约化生产基地。图2是北京西北地区部分山前洪积扇的土地利用模式。图2北京西郊山前洪积扇的土地利用模式示意图2)冲击平原当河流到达中、下游地区之后,由于坡度变小,河水中所携带的悬浮物质进一步沉积并且泛滥,形成了广大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冲积平原的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农作区,也是耕地和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3)湖积平原在地质构造的沉降低洼区,由于降水补给而形成湖泊,湖水携带的细泥物质经静水沉积而形成湖积平原。淡水湖泊在我国多为优良的渔业、农业和牧区,如南方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以及北方的白洋淀、微山湖等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而西北干旱的内陆湖泊由于有盐化特征而主要用于牧业,或因含盐量过高而成为非农业利用的土地资源。4)海滨平原海滨平原主要分布于沉降性海岸,包括河流三角洲与海积平原两种。河流三角洲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出海口附近沉积而成。在我国南方降水量丰富的三角洲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于降水充沛,淡水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脱盐良好,且肥力较高,因而演变成为重要的农业垦殖区与海产品养殖区;而北方地区(如黄河的现代三角洲等),由于降水量少,土壤含盐量高,且淡水资源有限,故其农业开发利用常受到一定限制。海积平原通常是河流入海后的河流泥沙被潮汐、海流与海浪推回近海岸沉积而成,其中有海岸沙堤、泻湖与滩涂等。滨海平原的开发利用除用于海水养殖以外,主要视其淡水资源和面积等因素而定,如淡水资源丰富、面积较大的海滨平原,适宜于围垦农用。由于滨海平原往往靠近大城市和工业区,特别是靠近沿海开发区(如天津的滨海新区、山东的东营等),其开发潜力相对较高。因此,对滨海平原、尤其是河流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开发具有重大的经济与战略意义。图3综合反映了几种不同地貌类型的土资源利用特点。潮涧浅滩海成平原侵蚀剥蚀丘陵海河平原断垄侵蚀山地地貌类型冲积扇断崖陡坡夷平面沿海养殖业制盐业耕地林地果园耕地林地耕地土地利用现状旱地(棉花)水田水产水田旱地水田旱地全新世还成平原以带状向海扩张,由于形成年代久暂不一,影响了盐分的淋洗程度,因此使土地利用状况也作带状分异缺点是平原低洼处易受涝害和咸害,埋藏浅的泥炭层又会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夷平面海拔600m,地表起伏小,宜于农作。但热量不足,只种单季稻土地资源特点图三四明山到庵东沿海地貌块状示意图(据顾嗣亮)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