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表面张力:表示的是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任意单位长度、并与液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简称为表面张力2、润湿现象在印刷中的应用沾湿:平版印刷中水能否附着在印版的图文部分。平版印刷中油墨能否附着在印版的空白部分。浸湿:凹版印刷中,印版滚筒的上墨和柔性版印刷中网纹辊上的网穴能否被油墨附着,便属于浸湿作用。铺展:平版印刷中的水能否在印版的空白部分铺展。3、接触角是指在固、液、气三相交界处,自“液-固”界面,经液体内部,到达“气-液”界面的夹角。4、平版印刷为什么要先给印版供水,再给印版供墨才能正常印刷?答:有水平版胶印的图文表面表面能高于油墨的能量,低于润湿液的能量,所以图文部分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只吸附油墨,不被润湿液所润湿。而非图文部分是高能表面,既能被油墨润湿,又能被润湿液所润湿,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表面性质,因此,印版必须先着水后着墨,非图文表面先由润湿液铺展保护起来,然后和着墨辊接触,才不会被油墨所润湿。5、说明如何提高印版的润湿性?答:(1)增加印版的粗糙度,可以减小接触角,提高润版液的润湿性能,故印版的表面都是经过粗化处理的。(2)降低润版液的表面张力,也可以减小接触角,提高润湿性能。所以在胶印润版液中往往要添加表面活性物质,以降低表面张力。但润版液表面张力的降低,同时也带来了润版液和油墨夕间界面张力的降低,会促进油墨乳,不利于印刷,所以降低表面张力只能适可而止。第二章1、油墨传递行程:是指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从装墨单元传出,被输送至承印材料表面的全部过程。给墨行程→分配行程→转移行程油墨传输→油墨转移2、分配行程:指油墨从给墨行程传递出来以后,经过若干三辊一组的匀墨装置和多辊组成的着墨装置,到达印版的行程。3、油墨在辊之间的分裂机理:核→洞→丝4、网纹辊的作用:始终稳定地向印版提供定量、均匀的油墨。5、丝网印刷的特点:1.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2.版面柔软印压小3.墨层厚覆盖力强4.适用各种类型的油墨5.耐光性能强6.印刷方式灵活多样5、长墨路输墨系统的分配行程是有哪些墨辊组成的?各有什么作用?分配行程的油墨传输性能参数有哪些?对分配行程油墨传输有何影响?答:墨辊组成:匀墨辊、串墨辊、重辊、着墨辊作用:匀墨辊:周向匀墨串墨辊:轴向匀墨重辊:提供墨辊匀墨所需要的压力着墨辊:将油墨均匀传递到印版上(1)匀墨系数:Kc值越大,匀墨性能越好(2)着墨系数:Kd值越大,着墨性能越好(3)储墨系数:Kg的值越高,表示全部墨辊贮存的墨量越多,给墨系统自动调节墨量的性能也越好,从而保证了印刷品墨色一致。(4)着墨率:指每根着墨辊向印版传输的墨量占全部着墨棍向印版传输的墨量的百分比6、油墨在墨辊之间的流动过程7、对于长墨路系统,为使印版获得厚薄均一的油墨膜层,油墨应满足那些性能要求?8、网纹辊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网纹辊的技术参数有哪些?分别对印刷有何影响?如何选择网纹辊?如何保护网纹辊?答:种类:(1)镀铬网纹辊:先雕后镀,耐印率较低(1000~3000万次),网纹辊线数较低,成本低。(2)陶瓷网纹辊:激光雕刻,耐印率高(4亿次左右),网纹辊线数高(>600线/英寸),成本高。参数:线数、容积、开口率、壁厚传墨均匀性:网纹辊线数↑,均匀性↑传墨量:网纹辊线数↑,开口面积↓,传墨量↓释墨性:网纹辊线数↑,释墨性↓彩色印刷时,网点面积>着墨孔面积,一般地,加网线数<1/3网纹辊线数网纹辊的选择:根据承印物的性能、印刷的图文形式,选择网纹辊的线数和容积网目调彩色图像印刷时,选用线数一般较高。网纹辊的养护:控制刮墨刀切线夹角28-35°。避免刮墨刀在干燥状态下与网纹辊摩擦。维持较小的刮墨压力。印后认真清洗。9、丝网印刷条件对丝网印刷油墨转移有何影响?丝网印刷对印刷工艺条件有何要求?答:印刷条件:(1)网距:过小:沿刮刀运动方向容易发生洇墨,网版与承印物不能及时剥离——印迹蹭糊。过大:丝网受力过度出现弹性疲劳而松弛,图文尺寸误差较大,印刷精度差,严重时,撕裂丝网。(2)复墨:复墨量决定网版的供墨量(3)压印角:a越大,油墨转移量越小(4)印刷压力:一般印刷压力越大,油墨转移量越大(5)印刷速度:一定条件下,出墨量∝1/印刷速度10、WF油墨转移方程的参数有何物理意义?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影响油墨转移率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让影响的?答:b:b值:是指纸张表面凹陷处在印刷瞬间可能填入的极值墨量影响因素:(1)纸张方面:纸张表面的凹孔几率愈高,b值愈大;(2)在油墨方面:油墨连结料的粘度愈大,b值愈小;(3)在印刷条件方面:印刷压力愈大、印刷速度愈低,则b值愈大。f′:自由墨量分裂率。影响因素:油墨流变特性k值:是间接指印刷中油墨与纸张表面接触的平服程度,也指纸张的印刷平滑度影响因素:纸张的平滑度、油墨的粘度、印刷的压力和速度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1)承印材料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湿度、平滑度、吸收性(2)印版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印版的材质、版面的图文结构(实地线条网点)(3)印刷压力与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4)油墨性能的影响:油墨粘度和黏性越小,f越高11、如何防止油墨的透印和粉化?答:滋墨现象:油墨的渗透度较大,会出现油墨从印刷图文的边沿外溢,造成滋墨现象透印现象:油墨中的连接料的渗透深度有可能超过纸张的厚度,因而穿过纸张,渗透到印品的背面,造成油墨的透印现象(r纸张毛细孔r油墨颜料粒子)油墨的粉化:用涂料纸印刷时,油墨中颜料粒子过量地存留在印刷品的表面,一经摩擦便会脱落,被称之为油墨的粉化(r纸张毛细孔r油墨颜料粒子)方法:(1)使纸张毛细孔经和油墨粒径分布合理并相互匹配(2)提高油墨的黏度,加快油墨的干燥速度(3)适当地减小印刷压力12、纸张掉毛、掉粉的原因是什么?影响纸张掉毛、掉粉的因素都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如何避免纸张的掉毛、掉粉?答:原因:在印刷过程中,油墨墨层撕裂纸面,粘下纸张表面细小纤维、填料、涂料等,为掉粉、掉毛影响因素:1油墨的流变性:随着油墨粘度的增大,剥纸速度就越低,纸张掉毛、掉粉严重。2墨层厚度:在墨层很薄时,拉毛速度随着墨层的增加急剧地下降;随后下降的趋势较为平缓;当墨层厚度越过某一定值后,下降的趋势变得很缓慢,即墨层厚度再增厚,拉毛速度也很少下降了。3印刷压力:在工作压力段,印刷压力的变化对剥纸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其维持在较低水平。4温度:温度下降油墨的粘性和黏着性均增加,对掉毛、掉粉不利5纸张的耐水性:耐水性差的纸张,其湿掉毛严重。6两色间隔时间:两色印刷间隔时间越短,湿掉毛现象越严重7润版液:润湿液供给量越大,湿掉毛现象越严重。避免方法:纸张的质量油墨的粘着性油墨的粘度印刷压力印刷速度润湿液的供给量供墨量13、飞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影响飞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轻飞墨现象的产生?油墨的雾散即“飞墨”,油墨分裂时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弹性导致油墨快速分裂,而油墨粘性使油墨拉丝过长。影响因素:(1)机械条件印刷速度:印刷速度越快,飞墨越严重。墨层厚度:印刷膜层越厚,飞墨越严重。(2)油墨性能颜料的颗粒度:粒度越大,越易飞墨。连结料:矿物油型连结料和树脂型连结料,矿物油的连接料墨点多余树脂连接料。墨丝长度:墨丝愈长,油墨的弹性愈差,墨膜分裂时,墨丝的断点增加,飞墨加剧。油墨的导电性:增加油墨的导电性可以降低飞墨现象。放置时间:油墨比新制备的油墨飞墨轻得多。是油墨在放置过程中,颜料和连结料的润湿性增加。(3)印刷环境湿度:在同一温度下,湿度提高飞墨减少。通风状态:增加印刷车间的通风效果,从而能带走油墨微滴,从而降低飞墨对印刷的影响。减轻方法:(1)机械条件:改为短墨路供墨系统;加大墨辊的直径(2)油墨性能:加入硅树脂、硬脂酸皂类物质;加入水或铵类电解质;加入增塑剂(3)印刷环境:增加车间内空气的湿度;安装空气过滤器;加装防护装置,以阻止飞墨的扩散第三章1、印刷压力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印刷机的印刷压力来源于什么?答:表示方法:直接表示:总压力、线压力、面压力间接表示:压缩量、压印宽度压力来源:印刷包衬2、印刷使用的包衬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在胶印印刷中如何选用印刷包衬?答:按包衬的弹性模量,可将包衬分为:硬性包衬:弹性模量大中性包衬:弹性模量适中软性包衬:弹性模量小包衬选择原则:(1)精度高的印刷机、印刷精美印刷品应选择硬性包衬。(2)精度低的印刷机、印刷一般印刷品应选择软性包衬。(3)就目前情况来说,由于印刷机的精度提高,包衬的使用已趋于标准,基本采用硬性和中性包衬3、用网线印版、线条印版、实地印版印刷时,哪一种版需要的印刷压力最大?为什么?答:实地需要压力最大4、如何确定胶印印刷过程中的印刷压力?答:确定原则:(1)印刷压力确定原则就是包衬的确定原则,滚筒表面不产生相对滑动原则(2)滚筒齿轮节圆相切原则(3)压力合适原则原则5、影响印刷压力的因素有哪些?答:(1)印刷包衬(2)印刷承印材料:材料的平滑度、材料的厚度(3)印刷速度:接触时间变短(4)印版图文结构(5)印刷数量:印数多,更换包衬、橡皮,需试运转稳定。(6)其他因素:印版种类、印版砂目粗细程度、图文特点。PS版和高网线图文印版,选用较小印刷压力。第四章1、平版印刷中,油墨和润湿液的乳化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乳化对平版印刷的转移有何利弊?平版印刷中,使用完全拒水的油墨行吗?为什么?答:平版印刷中的油墨乳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平印过程决定的:胶印机的印刷部分存在四种辊隙状态。第一种辊隙是着水辊与印版空白部分的间隙;第二种是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此时在着水辊与印版的强力挤压下,少量润版液被挤入油墨造成第1次乳化;第三种是着墨辊与润湿过的印版空白部分的空隙,又有少量润版液被挤入油墨造成第2次乳化;第四种是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的间隙,因前面过程附着在印版图文部分墨膜上的润湿液微珠再次被挤入油墨,造成油墨的第3次乳化。平版印刷的过程决定了油墨的乳化是不可避免的,且油墨与适当水形成的W/O型乳化油墨的粘度有所下降,流动性改善,有利油墨的转移。而绝对不乳化的油墨把印刷中强制挤入内部的润版液(水)迅速从油墨中离析出来,附着在油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妨碍了油墨向橡皮布的转移;此外,不能乳化的油墨的传递性极差,可能使印刷品发花。所以,绝对不乳化的油墨不适合平版印刷。2、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基本理论答:水和油墨在接触过程中,非图文部分的水很难进入油墨中,油墨也很难浸入非图文部分的水中,使印版非图文表面的水膜和图文表面的墨膜之间,形成更加接近理论上存在的分界线,达到油水互不浸润的水墨平衡。3、润湿液主要有哪几类?分析他们的特点答:(1)普通润湿液:普通润湿液由于无表面活性剂,很容易造成油墨对非图文部分的侵蚀,为了保证非图文部分的稳定性,要求用水量大。而过多的水会使纸张变形,造成印刷质量下降。但成本低,配置简单。(2)酒精润湿液:乙醇改善了润湿液在印版上的铺展性能,减少了润湿液的用量。由于乙醇有较大的蒸发潜热,挥发时能带走大量的热量,使版面温度降低,网点扩大下降,非图文部分不易起脏。(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比酒精润湿液的成本低,无毒,不挥发,对胶印机的润湿系统没有特殊要求。(4)强化水润湿液:润湿液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省掉了配液的工序,降低了成本,不污染环境,特别适用于印版磨损率低的少批量短版印件。4、润湿液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答:(1)表面张力:决定润湿性能(2)pH:影响油墨转移(3)浓度:影响印刷质量(4)电导率和水的硬度(5)温度5、印刷过程中,水量控制不合适会给印刷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影响润湿液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印版的用水量?答:不良影响:水分过大时,印刷品出现花白现象,实地部分产生所谓的“水迹”,使印迹发虚,墨色深淡不匀。与此同时,纸张的变形量增大,图文套印不准,还会沾湿滚筒衬垫或使滚筒壳本锈蚀等;水分过小时,先是在印品的空白部分出现墨污,引起脏版。随着印刷时间的延长,油墨渐渐地堵塞了非着墨的部分,出现“糊版”,位于实地之上的网点区的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