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印尼油气特点概述印尼是人口大国,也是高耗能、高耗油的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相对稳定,发展速度加快,可以说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尼约有60个沉积盆地,其中73%位于海域(70%的天然气储量位于海域),目前已勘探的36个含油气盆地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主要的含油气区有苏门答腊油气区、爪哇油气区、东加里曼丹油气区。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印尼是亚洲第2大油气生产国。1.石油资源印尼石油工业历史悠久,1885年发现油田,1892年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炼油厂,70年代石油危机促进了印尼经济和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1975年剩余可采储量达到16亿吨的峰值,1977年石油产量也是达到8279万吨的峰值。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印尼勘探投入(特别是外国资本和海上勘探投入)大幅度减少,重大发现减少使剩余可采储量总体呈降低趋势,1989年达到低值区。80年代后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资投入,使得1991年剩余可采储量达到第二个峰值,但此后却再次陷入储量急剧下降的状态,这种变化显现了印尼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下降的整体趋势。90年代以来剩余可采储量快速下降相应的是储产比的下降,目前已降至稳产的警戒线以下。近年来油气剩余可采储量的变化相对稳定,海陆分布各半,按当量值计算石油明显小于天然气。综合石油储、产量的变化,可看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油区,印尼的石油工业在1970年前可视为青年期,储、产量以较高的速度攀升,1970-1990年可视为其壮年期,储、产量波动2出现几个峰值,其后可视为快速递减期,剩余可采储量持续下降,产量的总体下降趋势也相当明显。印尼长期作为石油出口国,一直来不注重节能和节油,石油也一直是其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直到产量下降后才逐步加大节能和以其他能源替代石油,以争取多石油出口来支撑经济发展,在国内更多使用天然气和煤炭,也适度发展水电。2005年石油在一次能源占比47.5%,天然气和煤炭分别为29.9%和17.6%。70年代后期,印尼石油生产的86%用于出口,90年代后期降至50%,2002年降到48%,总体说呈逐年下降趋势。印尼也是成品油的传统出口国,与原油出口量的减少大致相应,亦呈减少趋势,1991年炼油能力超过消费量的29.9%,而2003年则反之,消费量超过炼油能力,说明曾经有过较强的成品油出口能力,而随着近年来国内成品油需求量不断增大,只好将更多原用于出口的成品油来满足终端的消费。印尼为了争取外资投入以提高油气储、产量,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重要的是近年来取消国家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并将其逐步私有化,目前外国石油公司在印尼石油勘探开发中起到很大作用,也不断有新的油气发现,但总体看进展的不够理想。印尼的待发现石油资源量居东南亚地区之首,特别是海域尚有较大的潜力,如果对外合作发展顺利,未来应该还会发现较多的油田发现,但应该还是难以完全改变其石油净进口国的总趋势。2.天然气资源印尼是东南亚地区天然气储、产量均最大的国家,总体天然气的3发展滞后于石油,直到90年代初期,天然气储、产量都高速增长,2000年天然气剩余可采数量达到2,.59万亿方的峰值,此后储量基本呈降势,产量增速也明显减慢,目前,随着经济整体处于恢复和上升期,吸收了大量外国投资,加强了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其天然气储、产量均有回升。从印尼整个天然气历史看,大致1990年以前可视为青年期,储、产量明显上升,其后则可视为壮年期,如果加强勘探,在新领域中发现大气田,可能会出现第二个储、产量高速增长的次级峰值。以油当量计算,印尼是以天然气为主的油气国家,天然气(特别是海域)的剩余可采储量近年来都大于石油。东南亚的油气地质与我国大陆架等地质均有一定的相似性,有良好远景的盆地主要是新生代盆地,他们的基本架构都是古近纪的裂谷和新近纪的整体沉陷。这种地质构造背景一般决定了,天然气资源数量和重要性大于石油,海域盆地是主要的含油气区,另外盆地的油气田群也往往跨海陆,海域产气的重要输送形式是LNG,特别是在一些海岛上。马来西亚、文莱、泰国、缅甸以及越南的天然气几乎都产自海域,除了以上原因外,陆上气田勘探开发程度均高也是原因之一,从待发现资源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看,印尼未来天然气更多来自海域,其主要输送形式是LNG。